浅谈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浅谈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浅谈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姓名:王巧侠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沟镇单楼初级中学
内容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如果适当的将影视作品引进课堂,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影视作品讲授新课——再现历史画面,突破重点难点;利用影视作品进行课堂小结——加深知识理解,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影视作品历史教学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在这一思想课程的引领下,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将历史题材中的影视作品引进课堂,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以此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一、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知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要求我们历史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乐学、爱学。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说,如果教师不能在上课三分钟之内形成高潮,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课,由此可见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感染学生,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我在讲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时,开始便播放电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的片段。该片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拍摄的文献纪录片,通过寻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见证者、侵华日军老兵和大量历史遗迹,真实记录了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大屠杀惨案这一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凶残本质,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一幅幅日本侵略者屠杀我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教师已不必言语,也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了“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
二、讲授新课——再现历史画面,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的知识内容和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以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不易解决的问题,教材重点及难点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适时、恰当运用电影、电视等教学媒体,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瞬间的重现,可把过去的事情、历史上的事实搬到教室里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知识的突破。
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有不少同学提出:当时中国的整体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创立了三支海军,尤其是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装备也比较精良,而且北洋舰队将士如邓世昌、丁汝昌等奋勇杀敌,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方面还是以失败告终呢?为此,我播放了《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躲进威海卫军港;慈禧太后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和皇帝大婚;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学生通过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敌、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镜头,就不难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三、课堂小结——加深知识理解,进行思想教育
课堂小结是在阶段学习任务或者新课结束后,教师以富有艺术性的手段、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应该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更应该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运用历史影视作品,配合教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历史情景,以情激情,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启迪,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例如我在讲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以后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对那个特殊年代所发生的种种事件知之甚少,因此对那场*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性也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理解,在教学中综合电视剧《孽债》:知青们响应号召奔赴云南边疆,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抛下了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孩子,千里寻父、千里寻母的孩子们的到来就像一枚枚炸弹,给父母新的家庭掀起巨大的冲击波。该剧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引起了众多电视观众的强烈共鸣,它反映的正是那个*年代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相互交流,联系现在的实际,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我国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要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作为历史教师还要有恰当的使用方法。
第一,在引进影视作品的时候,要认真选择材料。目前,虽然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风靡全国,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差不多搬上荧屏,如《三国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太平天国》、《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凡是种种,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其中专门为教学拍摄的影片为数很少,而且大部分影片是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表现,即在以基本的史实为客观依据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和情节虚构,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对影片进行认真选择。应当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能适合教学需要、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教材重难点的影片。除了以纪实性为主的纪录片、专题片外,如讲《中国古代史》,可选《上下五千年》;讲《中国近代史》,可选《中国近代风云录》;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可选《士兵日记——战纪实录》。还可以节选部分电影片断,但要注意向学生讲清影片中所存在的与事实不相符的内容,如讲《中日甲午战争》时选择的影片《甲午风云》,要对片中把爱国将领刘步蟾描写成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给以纠正,避免学生产生误解。对严重违背历史真实的影片,最好不要作为教学资料播放。
第二,教师在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必须把握好课堂时间。将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引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固然很好,但它只能是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讲授。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历史影视剧的时间不宜太长,要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录像分析、理解、掌握问题。这样,一节课45分钟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利用3-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二是利用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结合录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三是利用20-25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录像,让学生思考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将播放录像与解决问题交叉进行。
总之,随着国家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时候,只有把它与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冯国超主编:《世界上下五千年》,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刘明翰等著:《外国历史常识》(近现代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3)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近、现代部分),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现历史画面,突破重点难点;加深知识理解,进行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试论影视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姓名:李卫全 性别:男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电话:*** 电子......
浅谈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摘要】影视音乐,也称电影音乐,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影视音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以纯音乐与歌曲等形式在表现主题、营造气氛、烘托......
刍议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能使历史教学在多媒体这一技术的影响下向学生呈......
班班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陕西安康岚皋 张永贵摘要: 随着“班班通”设备在中小学的普及,初中历史课中应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也越来越普遍。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效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