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_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是由章爱琴、宋时娣两位老师牵头负责的镇江市教科所“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于2004年12月正式向镇江市教科所提出立项申请,并在2005年3月批准该立项课题。学校非常重视该课题,由教科处牵头,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芮主人亲自加盟该课题组作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更为关注学生,“以人为本”已经放到了课改的首要位置。小学语文教育如何从耗时多,效能低的阴影中走出来,还学生学习的快乐?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课题,旨在探讨如何找寻兴趣培养的策略,从兴趣入手,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快捷通道。

2005年1月——3月,是课题的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筹建了课题组,制定了主课题,构建了子课题,并明确了各子课题的负责人。2005年3月,课题立项批准后,我们便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实施研究。

二、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段不同,确定了各成员的研究内容的不同,主要有:

(1)识字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研究如何培养低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阅读积累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背诵优秀诗文,名言警句等,从而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习作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研究如何消除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3月——2005年8月,按低、中、高段,分别用观察法、调查法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范围,学习能力,查找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正负面因素。第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用一年时间,按低、中、高段,分别寻找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并积极进行实验,写出相关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一定的理论建设。

2007年6月开始着手准备课题结题事项,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延到今天。

四、课题研究过程

1、宣传课题思想,完善操作机制

(1)组织理论学习,优化观念

我们认识到,一项课题,要将理论落实于行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认识。为此,课题组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搜集工作,及时印发资料给课题组各位老师,举办专题理论讲座和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

在课题组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举办了多次主题研讨会,例如,“如何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题讨论。举行了“如何把握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沙龙活动。还组织教师围绕“识字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阅读、积累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习作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网络阅读、习作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等主题上研究课,写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完善研究网络,营造氛围

我们课题组围绕课题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整理有关“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理论要点,梳理、反思方案,明确了操作点,完善了理论构建及实施体系,进一步落实该主课题下的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在研究中,重点开展的工作有:识字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阅读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古诗文诵读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习作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网络环境下阅读习作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3)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实效。

因为每个课题组成员所在年级段不一样,大家又都是一线教师,平时工作都很忙碌,因此,我们按年级段要求各组员做好子课题的过程性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不讲形式,只注重实效。在这种制度影响下,教师都能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己的子课题研究,围绕子课题上好研究课,写好教学设计,写出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2、加强实践操作,推动课题深化 课题研究,关键在于落实深化。在实践中,我们校做到点面结合,对课题组教师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即每学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研究专题方案,作一堂研究汇报课或活动,完成一篇以上高质量的专题研究论文。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二方面的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策略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教师的情感、教学手段等一系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如何在课堂上得以体现,并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了课题组老师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的内容。

(2)倡导“个性化”研究,提高科研的自觉性。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炼了不少理念,其中“相信潜能、充满期待”不仅是对学生而言,也是对教师而言。我们十分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推行教育叙事研究,组织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后日记。提倡开展教学沙龙,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研究成果

1、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低年级课题组成员还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识字资源,拓宽识字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为今后的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中高年级课题组成员在阅读积累及习作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学生参加各类演讲赛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上百名学生在各级各类语文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中年级张文楠同学在镇江市少儿故事演讲大赛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故事大王“称号,高年级罗宣言同学在全国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校园内还涌现了一大批经典诗文“诵读之星”和“书香家庭。”学生近两年来发表的上百篇习作即将编册成书。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各类文献资料,阅读相关理论专著,学习中外名师经验指导研究工作。

2、教育调查法。

①学生调查:通过学生座谈进行个别调查,用问卷形式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兴趣范围、学习能力以及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②家长调查:通过走访家长,分析家庭对孩子学习语文的影响,研究如何开发家庭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③教师调查:与教师座谈、讨论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实施方案。④教育观察法:留心观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差异。

3、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唤醒和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具体做法:

2、利用文本本身魅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1)发掘教材的美

语文教材与其它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语言都很规范、朴实、优美,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学生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即使低年级的词串识字编得也很有情趣美、意境美。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解读教材,充分发掘出教材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带来的情感、语言、人文、交际等方面的怡悦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灵活处理教材

传统教法都是谈论如何教好教科书,不是谈“用好”“用活”教科书、为教学服务,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教科书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载体,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语文教材非常重要。如:第二册《学打电话》,教材中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今天,是你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打个电话,祝他生日快乐。”课题组成员张生梅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打开思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拓展和延伸,引入了祝贺老师生日、祝贺同学生日,模拟情境表演以及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等,由此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材的丰富性,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创设自主课堂,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自主的语文课堂,是培养兴趣的主阵地。语文课堂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找到自我学习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热爱语文,燃起语文学习的激情。

(1)引而不发,激疑燃趣。

学新课时,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通过审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多装些问号。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习中的疑点不是马上解答,而是引而不发,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去解疑,这就能够形成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

(2)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情景教学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运用讲述生动的故事,形式多样的表演等直观手段与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地再现了教材中所描绘的美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提供展示机会,使学生找到自我学习的乐趣。

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越大,他们越学得兴趣盎然。有98%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课堂学习中的“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演一演”等形式感兴趣。追问其原因,大多数同学表示,这些形式能让他们自由发挥,有吸引力。由此可见,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4、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要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保护其自尊心、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运用激励性评价,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就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5、开放语文活动空间,巩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新课程特别强调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事一物都可以为教育所利用和借鉴。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语文活动。

①错别字大通缉逮捕行动。组织学生互查作业,发现错别字的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找出正确的书写方法。

②开展学生百家小论坛,轮番上阵,可讲故事,可以演讲,朗读美文也行,目的是让学生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是可以拿出来触摸享受的。

③定期开展“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活动,给学生搭起读书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表达读书感受的机会,在生生互动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④开设“谈天说地”课。“谈天说地”课,内容天南地北,包罗万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的舞台,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习作动机,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⑤开展轰轰烈烈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沐浴醇厚的传统文化。诵读兴趣的培养与巩固,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诵读才能展示,小组擂台赛,古诗童谣传唱,古诗积累本展览,师生对抗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在组织郊游时,也把古诗诵读作为在郊外游戏的活动内容之一。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玩当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语文活动。①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时间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问问、多做做,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活的信息资源。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棕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志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平时也可以布置一些常规性的作业,如给爷爷、奶奶读报、写信等,鼓励学生与家长以及邻居交谈,谈历史、谈时事,谈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看新闻联播、“走遍中国”等一些电视节目,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在晨会课“谈天说地”栏目中与同学交流。

②鼓励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和创新思维的成果。学了《特殊的葬礼》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对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我们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环保现状,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状况,访问在环保局工作的家长,了解环保措施实施情况。

“教者有心,学者有益”。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开放性的语文活动,是持续语文学习兴趣的源泉,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衡水市第二幼儿园 王敏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教师希望幼儿去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而不是过去那种灌输式、死记硬背......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实施阶段总结(2011秋)金溪中心校:李昌淑一、课题研究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学习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

《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计划

《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计划阳城工业区第二小学语文课题组2013年4月一 研究的背景:1、课题研究的意义:(1)是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开 题 报 告一、课题的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专题

小学生英语兴趣培养策略与课堂效率陈旭(宜宾市翠屏区西郊中心校 四川宜宾644000)摘要: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兴趣培养,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从建立平等民主......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 小学生 语文 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 小学生 语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