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人教必修1第1章第4讲_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地理 人教必修1第1章第4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情况,图中∠1=47°。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出现太阳直射的月份可能是()A.5月

B.6月 C.8月

D.12月

2.若黄赤交角增大,则a光线与b光线之间的夹角∠3会()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变小

解析:第1题,b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南方天空,且与地面的夹角为47°;a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北方正上空,且接近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a为夏至日光照情况,b为冬至日光照情况,且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其纬度接近北回归线。故该地出现直射现象的时间为6月份。第2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该地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将增大,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减小;该地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范围也将扩大,故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将减小。图中∠1减小,∠2也减小,则∠3增大。

答案:1.B 2.A(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3~4题。

3.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第3题,由北京处于白昼可以判断AB为昏线,这时东经120°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B的经度差是90°,由此两点推知北京时间恰是正午12时,0时经线则是与东经120°相对的西经60°,也就是说与北京不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西经60°向西到180°经线,选项中符合的是华盛顿。第4题,C地位于南半球,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说明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A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于南纬68°及其以南的地区是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纬22°,根据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接近8°的道理,可以推知此时大约在7月初,正是尼罗河的汛期。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日出方位都是东北方,日落方位都是西北方。塔斯马尼亚岛的纬度高于马达加斯加岛,在南半球的冬半年白昼短于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3.B 4.D 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20分钟之后,正好看到乙地的日落。据此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的经度差是()A.40° B.50° C.35° D.45°

6.该飞机上的乘客当天经历的昼长是()A.11时40分

B.12时20分 C.12时

D.8时40分 答案:5.B 6.C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当北京时间为8:45时,①地正好日出,则其地理坐标是()A.60°N,30°E B.45°S,30°W C.60°N,75°E D.13°S,75°W 9.若用M表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则对M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最大

B.②地最大 C.③地最大

D.各地相同

解析:第7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等长。图示显示④地昼长12小时,应在赤道上,而此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应小于90度,故④地标注错误。第8题,根据①地昼长18时30分,可计算出该地日出的地方时:12-18时30分/2=2时45分,即可推算出①地经度为:120°E-15°×(8时45分-2时45分)=30°E。夏至日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5°,根据公式H=90°-|Φ-δ|,可计算出①地纬度为60°N或13°S。故A项正确。第9题,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较小,回归线之外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幅度相同,为47°,图中②③④三地都在回归线之间,①在回归线以外,故A项正确。

答案:7.D 8.A 9.A(2012年百校联盟文综)北京时间2011年7月8日23时29分,“亚特兰蒂斯”号开始最后一次太空之旅。执行任务12天后,于7月20日返回地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亚特兰蒂斯”号发射时全球昼夜和日期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半球上白昼面积远大于黑夜 B.南半球上白昼面积略小于黑夜 C.东半球上8日的范围略小于9日 D.南半球上日期分布与北半球不同

11.在“亚特兰蒂斯”号飞行期间,下列地区同等高度的房屋正午时刻影子朝向不变、长度变短的是()A.中国全境

B.美国五大湖地区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极点附近

解析:第10题,根据北京时间为8日23时29分,可计算出东半球的白昼范围大致为20°W至37.5°E,故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的白昼面积略小于黑夜,故B项正确;北京时间接近23:00时,东半球9日的范围约为32.5°,8日的范围约为147.5°,东半球上8日的范围远大于9日的范围,故C项错误;南半球上日期分布与北半球相同,故D项错误。第11题,7月8日至7月20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大约在19.5°N至16.5°N,并向南移动,16.5°N以南地区(除极夜地区外)房屋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且影子始终朝向房屋的南侧。结合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臵可知,只有澳大利亚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10.B 11.C(2012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13题。

12.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A.23°

B.43° C.47°

D.57°

13.当图中M、O、N三点重合为一点时,该点一年内所处的纬度范围是下图中的()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解析:第12题,一年中M、N两点重合于O点时,晨昏线与M、N所在的纬线相切,O点为切点。据此可知该纬线为北极圈或北极圈以内的某一纬线。O点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需满足的条件是该点在北极圈上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运用公式H=90°-(66°34′-23°26′)可以得出结果。第13题,若M、O、N三点重合,说明该点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也就是该点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所以该点一年内所处的纬度范围只能是66°34′N—90°N。

答案:12.C 13.B 2011年1月19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自2010年年底进入位于南极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80°25′1″S,77°6′58″E)后,成功完成世界最高水平天文科考支撑平台的安装、调试工作,从而正式拉开了我国在南极建造天文台的帷幕。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日工作人员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为()A.东北地平线升起,西南地平线落下 B.东南地平线升起,西南地平线落下

C.东南方升起,中午位于正北方,高度最高;西南方落下,子夜时在正南方,高度最低

D.平行于地平面,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15.南极天文观测的最佳时段为()A.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 B.8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 C.4月中旬—8月中旬 D.1月中旬—5月中旬

解析:第14题,1月19日,南极绝大多数地区处于极昼期,根据昆仑站的经纬度可推断,该日该地处于极昼范围内,故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方升起,中午位于正北方,高度最高;西南方落下,子夜时在正南方,高度最低。第15题,天文观测应选择在夜晚进行,故南极出现极夜的时候为最佳观测时段,即4月中旬—8月中旬。

答案:14.C 15.C

二、综合题

16.(2012年合肥模拟)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3)A地经度是__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

解析:从经纬线的分布来看,本区域为南半球局部示意图,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表示O点和70°S纬线切点地方时为0时,A经线为180°,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出现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B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O点地方时为0时;图中的经度差为30度,A点日落,此时地方时为20时,夜长为8小时;太阳直射的经度由A点180度经线为20时,计算得出12时的经度为60°E,直射纬度由晨昏线和70°S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纬度为20°S;A地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直射该纬度,为90度,最小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43°08′,一年中相差46°52′。

答案:(1)冬至(12月22日)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2)6 0(3)180° 8(4)60°E 20°S(5)46°52′

17.(2012年南京模拟)下图是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度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用

在图中画出夜半球。

(2)该日,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________。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最低为________。

(3)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________。(4)关于图中各地此时出现的现象,可信的是________。A.a地旭日东升

B.b地地球自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d地盛行西北风 E.e地草木茂盛

解析:第(1)题,由该图为8月的某一天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又知晨昏线与80°纬线相切,说明8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由此得出太阳直射10°N,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30°W,据此可知太阳直射120°W经线。第(2)题,该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10°N,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80°S及其以南地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为极圈与极点之间,其最低纬度为66°34′。第(3)题,今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并由北半球移向南半球,所以其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10°N,a地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所以A项不可信;地球上任一地点的自转线速度没有季节变化,所以B项不可信;图中c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C项可信;d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当地为冬季,当地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所以D项可信;e地为非洲南部草原,此时当地为干季,草木枯黄,所以E项不可信。

答案:(1)(10°N,120°W)画图略(2)80°S及其以南地区 66°34′

(3)昼渐短夜渐长。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4)CD

第1章MFC概述 1

第1章 MFC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1.1 MFC是一个编程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1.1.1 封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1.1.2 继承 ....................

第1章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概述

第1章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概述第一节 地理教学方法概述第二节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第2章 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第一节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第二节 以直接感知为......

政治必修4 第4单元第1讲单元综合测评试题

政治必修4 第4单元第1讲单元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

第1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食品毒理学的定义(一)毒理学(toxicology):1.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s)。 现代意义:毒理学概念则更加广泛,其......

第1章 绪论

固 废——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公元前3000-1000年,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克里特岛的首府诺萨斯即有垃圾覆土埋入大坑......

《地理 人教必修1第1章第4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地理 人教必修1第1章第4讲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人教 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人教 地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