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_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下学期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和肉体创伤,这些小说沉痛的揭露出十年*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的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等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和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归来”的歌,她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出现的现代诗剧,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的一个独特类型。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8.“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的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政策、转轨等。(2)代表作家作品: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B不回避生活的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2.潜在写作:指17年和*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她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13.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和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1.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三驾马车”对90年代文学的贡献:对浓郁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的敏锐捕捉与成功表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和典型性的人物......

《下学期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学期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