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1_课题教学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教学课题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教学”。

教学课题: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二 授课时间:三课时 单元目标:

1.了解绘画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2.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函育美感育陶冶情操的功能育价值的初步体验和认识情; 4.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教具准备:图片

重点难点:1.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难点;2.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了解绘画和生命之间的联系,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函育美感,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一、导入新课(世界名画)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和谐交融

二、传授新课

1、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体现在那些方面?请集合作品说明(学生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健壮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进行艺术活动有着更为严肃的目的,这种活动是一种祈求狩猎丰收的。仪式”,他们相信画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会变成活的错获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猎的时候会取得成功。

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于对基督教传说的题材——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插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获得生命力的渴望。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

原始社会美术+表现对象:动物植物—思想内涵:对动、植物的信仰。中世纪的美术+表现对象:人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价值的赞美。

2、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不可以,离开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3、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然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次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红蓼白鹅图》、《溪山行旅图》、《禽兔图》 学生依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孟特方丹的回忆》、《神奈川风浪图》、《运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风景画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4、让学生比较各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课本所举的美术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2)哪些形象是与生命有关的自然形象?(3)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4)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哪里?(5)物种的生命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健壮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稷神崇拜图》,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人要在岩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 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通过交代其倒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精神,再让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者描绘的“亚当”是人还是神?是否有生命力? 教师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请学生谈谈作品表现的内容,理解维纳斯的象征性.即维纳斯同样也具有生命活力。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大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教师提问

教师围绕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内容、特色、意境进行描述 教师黑板展示:

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教师小结:自然与人的生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慰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自然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板书: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二

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 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课后反思: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进行审美体验。中世纪的艺术是借神话题材赞美人的生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必须让学生理解一点。在讲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深入讨论,从而明白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进行艺术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的道理。让学生 体验感情生命与自然在美术作品里是怎样和谐相融的,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围绕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领悟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5分钟)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学生思考讨论。

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2)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研究问题:

1、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 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研究: 学生发言:

教师发言(结合作品回放及局部观赏)。

2、问题:

(1)作品中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2)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效果,产生美感的? 学生讨论研究: 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发言:重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补充发言。

3、研究思考:

(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

(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作业要求:(2分钟)

1、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试写一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的感悟。(五)学习活动小结:(1分钟)

第二课时

(一)简要回顾讲评前一课美术欣赏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读)引入本课。(二)活动三:讨论与解释、作者的感情与艺术创造。

1、作者感情的体会(10分钟)欣赏作品(课本第4页,可作增补)。

将课本作品与内容相似的内容其它绘画作品作比较。讨论解释:

(1)为什么类似的内容,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不同?(2)课本作品分别体现出何种感情? 学生讨论,并试对比作出解释。教师发言:感情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肯定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感情的解释的理解。

2、艺术创造的理解:(12分钟)研究问题:

(1)艺术是什么?(2)优秀美术作品是否就是客观形象的再现?为什么?

观赏一组自然形象图片,再与相似内容的绘画作品作比较。试找出艺术形象与自然形象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观察思考发言: 教师适当提示:

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这是艺术创造的特征。再请学生联系作品数幅,谈谈对艺术创造的理解。(三)活动四:体验与评价、创作与审美

1、创作活动的体验:(10分钟)通过观赏课本作品和增补作品思考: 是否是作者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活动? 体会方法:

(1)学生亲自实践作品局部与体会感受。(2)教师师范作品局部加强感受。(3)请有绘画经验的学生谈感受。

2、审美体验与评价:(10分钟)结合本单元内容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师生互谈感受: 作业要求: 选择作品一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写感受,大胆发表见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教学难点: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师准备教具:课本所选作品图片、作品简介、画家生平简介 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美术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生动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壁画中的野牛,还是神话传说中的人或神;不论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还是各种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大多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2、欣赏与评述:(1)、分别查找和收集课本所选的有关画家和作品的学习资料,进行阅读和摘录。(2)、选择数幅作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3、作品简介:《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元前15000-前12000年,西班牙

作品发现于1879年,这些画是先勾线后涂色,以赭红与黑色为主,所画的各种动物形象非常写实而传神。画中野牛挺起双角,有着厚厚的胸脯,坚实的背部,细瘦的腿似乎在抖动,非常生动的表现了野牛的生命活力与威严气势。《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他运用15世纪的新画法,改变了中世纪绘画的装饰风格,创造出一种富于线条韵律、严谨精致的绘画风格,所作宗教画及神话题材的寓意画大都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红寥白鹅图》(北宋)赵佶

(请收集了有关赵佶的资料的同学到前面来交流)赵佶,北宋皇帝(徽宗),书画家。绘画重视写生,工笔花鸟,以精工逼真著称。本作品画风精致严谨,章法布局十分考究,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意境。《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范宽画山水师法自然,笔法雄健,开创当时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之一。本画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描绘峻峰大岭,飞瀑云腾,山顶林木茂盛,山凹寺宇隐现,全图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此图用笔雄健浑成,墨法厚重,深得“山之骨法”。《群虾》(现代)齐白石

(同学们展示交流收集有关齐白石的资料)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出身贫苦,当过木匠,工余时自学绘画。27岁拜师学书画,继而学诗、篆刻。60岁后定居北京,艺术也日趋成熟。他突出的贡献是将质朴天真的劳动人民的情感与传统的文人画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他的绘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虾是齐白石喜爱的题材之一,精确的体态,透明的身躯,以及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都被表现的栩栩如生。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和他长期观察、摸索以及数度的艺术提炼、简化的工夫不可分,所以他才在画上有“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的题记。

4、资料交流:

把收集的资料按小组总结,每组派一名代表把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大家。

5、分析与研究:

(1)所举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2)这些物种正处于哪种生命活动之中?(3)哪些是与物种生命活相关的自然形象?

(4)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条件有什么依存关系? 小组交流,派代表总结发言

6、讨论与解释:

结合所选作品进行探究性的讨论与解释:

(1)美术家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去表现生命与关注自然的?

(2)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不是表现了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7、体验与评价:

(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

(2)你能不能体会到,对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课题1

课题1.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鸽的由来,知道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知道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最美好的心愿。2.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3.学会收集资料。教学准备......

课题1

模块四:汽车制动系统课题一:鼓式制动器的拆装一、实习准备:1、工具:多功能套筒扳手一套、双头两用扳手一套、钳子、螺丝刀、桑塔纳2000轿车专用工具一套2、教具:普桑整车一台、CA......

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1]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王宗平(执笔)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校是一所城区中学,有一大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

课题研究教学反思_1

教学反思修红英 的工作室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学习、运用过去时态这个语法知识,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巧设教学情境,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一步步展示动词原形到动......

教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安图县两江中学 钟丽娜本单元起,将从定量的角度来学习化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本课在整个教材上......

《教学课题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学课题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题教学 课题 课题教学 课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