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项链练习_10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项链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0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项链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她先看了几副手镯,再看一串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制的镶着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巧。她戴着这些首饰对着镜子左试右试,犹豫不定,拿走也不是,放下又舍不得。她嘴里还老是问:
“再没有别的了?”
“有啊。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你都喜欢什么!”
忽然她在一个黑缎子的盒里发现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一种过分强烈的欲望使她心都快跳出来了。她拿起项链,手也直抖。她把它戴在高高的衣领的外面,对着镜中的自己看得出了神。
然后,她焦急而迟疑地问:
“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一把搂住了朋友的脖子,亲亲热热地吻了她一下,带着宝贝很快就跑了。1.本段选文部分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节选的文字内容看,主要写了玛蒂尔德借项链时的一些语言和行为。答案: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2.这段描写极有层次地展现出玛蒂尔德在借项链时的精神状态,试简要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说节选部分展示的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十分明显,开始发现项链时是惊喜,然后是焦急而迟疑,最后借到项链后欣喜若狂。
答案:惊喜——焦急而担心——欣喜若狂
3.小说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作者安排小说情节的艺术,可以从小说表现的主题角度分析。
答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又对玛蒂尔德寄予了深切同情。
二、语言运用
4.将下面的单句改写成由三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不得增删内容,字词可作调整)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与福楼拜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法国著名作家,“底层民众的歌者”——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向人们展示了下层人物生存的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认真分析原句,明确表达了几层意思,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变换成三个短句。此题陈述的对象是“莫泊桑”,内容可分为“莫泊桑的国别”、“莫泊桑的出身和时代”和“莫泊桑的作品风格”。
答案:(示例)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与福楼拜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底层民众的歌者”,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向人们展示了下层人物生存的艰难。
5.微公益,是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公益形式。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作为倡导“微公益”活动的宣传语。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每一次让座都是一次微公益,爱心不会因为它的平凡而被遗忘。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仿写句子时要仔细分析例句,准确把握例句的句式特点、所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按照“每一×××都是一次微公益,××不会因为它的××而被××”这一句式特点,补出其中的内容即可。
答案:(示例)①每一声问候都是一次微公益,善意不会因为它的普通而被埋没。②每一个微笑都是一次微公益,真诚不会因为它的渺小而被忽略。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誊写/荣誉 女佣/佣金 ....B.打盹/馄饨 寒伧/伧俗 ....
匮乏/振聋发聩 ..
筵席/垂涎欲滴 ..C.契约/默契 抹布/抹杀 积攒/人头攒动 ......D.请柬/谏言 佳肴/混淆 省悟/反躬自省 ......解析:选B。A.ténɡ/yù,yōnɡ/yònɡ,kuì/kuì;B.dǔn/tun,chen/cāng,yán/xián;C.qì/qì,mā/mǒ,zǎn/cuán;D.jiǎn/jiàn,yáo/xiáo,xǐnɡ/xǐ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社会上对弱势人群,包括残疾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认为残疾人是“残废人”,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这是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以及社会认知水平的制约,超出常规的行为常会受到众人的反对和打击,这使得人们往往循规蹈矩,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倾向于墨守成规。再加上人们法律意识淡漠,多数健全人无意中陷入了歧视残疾人的成见里,媒体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A.根深蒂固
B.
循规蹈矩 C.墨守成规 D. 淡漠
解析:选D。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B.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C.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D.淡漠:冷淡的淡漠的感情;记忆不清老早以前的事。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玛蒂尔德悲剧的直接起因是偶然丢失项链而致,但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她本人爱慕虚荣的弱点是灾祸更主要的根源。
B.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C.各地方电视台不同风格的择偶节目让人眼花缭乱,观众能预测出牵手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反而提高了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D.2014年4月5日消息,恒大集团与广东省体育局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新赛季恒大女排将与广东队合并,双方将共建新的“广东恒大女排”。
解析:选D。A项,句式杂糅,删去“而致”;B项,语义重复,“猝死”本身有“突然”的意思,去掉“突然”或把“猝死”改为“死亡”;C项,表意不明(有歧义)。或“观众能预测出/牵手的难度越来越大”,或“观众能预测出牵手的难度/越来越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书也是植物,那么,书的花是什么呢?________。一本书能够开成千朵万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成了一本书。如果是好书,________;如果是赖书,________,但经不住时间的煎熬。
①书却是作者的心事 ②香味会有一些 ③花都是作者的灵魂 ④香味便挥之不去 ⑤当然是字 ⑥花开在心事之上
A.⑤⑥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⑥③②④⑤ D. ⑤③①⑥④②
解析:选D。根据语境中的上下文选择句子,连贯是基本原则。首空的前语境是一个设问句,由此可定首空选第⑤句,从而可以排除BC两项。比较第③⑥句与第二空的前语境关联,可以看出,第③句比第⑥句衔接更恰当。再用其余的句子验证,因而可得答案。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上班的诀窍 [德]路·席波赖特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
“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账簿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待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待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5.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和下文哈姆森的言行形成鲜明对照,刻画了哈姆森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②暗示了诺伊鲍尔的特殊身份,为故事情节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或为结尾埋下伏笔)。
6.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 ②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工作风气。
7.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①小说写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②小说要讲究故事含意的丰富性,改题目后故事指向就明确、单一了,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艺术魅力。③原题目有反讽意味,改题后就没有这层意味了。
(示例2)以“偷懒的诀窍”为题合适。①小说叙述的是主人公哈姆森工作中偷懒耍滑的故事,用“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准确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偷懒”是小说主人公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揭露主人公的本质,使主人公形象更鲜明;③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更突出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语用创新
8.(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5分)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9.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与语境一致,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____________,就像你穿和迈克尔·乔丹一样大的鞋子并不能提高你的篮球水平。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许多富豪都是中途辍学者,但一般中途辍学者的平均收入远不及大学毕业生。个例令人景仰,但往往难于模仿,顺着规律才能提高成功率。
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纸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个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幸福就是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身边亲友们的关爱和帮助。(1)在第一处写一句概括的话,且与下文一致,不超过25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二处举一个例子,内容与前文统一,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的能力。第一处后面举的例子是“模仿榜样的穿着”和“模仿名人中途辍学”,但是结果都不好。所以填写的内容意思应该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反。第二处仿照前两句话,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例子即可。
答案:(1)但模仿他们的行为不保证能有他们的结果。
(2)在一个寻常的下午,正要去买菜的人,来电话问你,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问你的冰箱空了没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三单元 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说明了全国人大在行使A.决定权B.立法权C.任免权D.监督权2、2、人大代......
初二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2011、11)一、美丽人生从选择开始。(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共40分)1、2010年4月10日,海南省两名九年级学生林资鑫和黄光诚,从两米多深的水沟里成......
3月6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My home isride from our city library.A.ten minutesB.ten minuteC.ten minutes’D.ten minute’s2.do you think of your teacher?A.HowB.WhatC.......
排列错乱的句子()傍晚的时候,大雨下起来了。()今天,老天爷一直紧绷着脸,阴沉沉的,好像跟谁生气似的。()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一位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奔去。()啊!那是三年级(4)班的杨芹。()原来,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