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_倒装句文言文
文言文倒装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倒装句文言文”。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语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① 大王来何操 ? ② 沛公安在 ?
③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④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⑥ 吾 谁欺,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
• ②臣未之闻 也(未闻之)
•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无诈尔„)
•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莫欺之)
•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例如:
• ① 宋何罪之有 ?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③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 ④ 我周之东迁,晋郑依焉。• ⑤ 王贪而无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你)
•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
• 其他语句如:
• 1惟余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 2惟陈言之务去。(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定语后置:
•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 〈1〉数量性定语后置
• ① 命子封帅 车--三百乘 以伐京。
•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 ① 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道之。
• ② 客有吹洞箫者
•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吹洞箫的客人”“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介词“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一般用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习惯上应该提到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介词于、乎,可解释为:在、把、向、比、同、跟。•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 2 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列传》 • 3 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
《刺客列传》
• 4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淮阴侯列传》 • 5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 6 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也应该提到前面。这时,介词“以”一般可理解为把、用。
• 1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书》 • 1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 13 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高祖本纪》 • 14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高祖本纪》
•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孔子世家》
• 17 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賷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滑稽列传》
• 18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刺客列传》 谓语前置
•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文言文倒装句(精选7篇)由网友“我是一颗小红枣”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倒装句,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篇1: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文言文倒装句解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文言文倒装句句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倒装句(变式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定)宾(全体)同学(都)做(语法)作业。 文言文倒装句的常见形式......
【主谓倒装】贤哉,回也。应为“回也,贤哉”。 【宾语前置】弗之怠。应为“弗怠之”。 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城居者未之知也。应为“城居者未知之也”。 先生不知何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