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_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学前教育学复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复习

学前教育学复习

填空&辨析

1教育分段:胎儿期、新生儿期(0-28天)、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或0-3岁)、幼儿期(3-

6、7岁)、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学龄晚期.2儿童观的形态:社会主导形态 学术理论形态 大众意识形态

3学前教育方法:活动教育法 语言教育法 直观教育法 评价法 环境陶冶法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5课程目标的层次:长远、中、近、期目标。

6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7幼儿园教育目标可分为五个层次:1幼儿园教育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学期教育目标 4单元(主题)教育目标5教育活动目标

8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9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全面性 启蒙性 社会性 发展性 科学性

10幼儿园课程的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社会课程。

11学前教育活动四类: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12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是指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幼儿力所能及的,也要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13概念理论本身不能直接成为幼儿掌握的内容。

1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5幼儿园课程设计四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主导)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评价 16教育观:即是对幼儿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1幼教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人格修养是指教师的性格气质、品行涵养、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等。幼儿园提出幼儿教师对幼儿要做到“五心”:即“爱心、童心、关心、热心、耐心”,具体地规范了幼儿教师角色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它包括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还要具有教育能力。

2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一)环境的安全性

1、安全的物质环境

2、安全的精神环境

(二)环境的多样性 灵活多样:动态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环境的童趣性 两层含义:趣味性(童趣)是儿童自己的环境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基础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胎儿至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学前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研究和指导学前教育的科学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它的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5 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儿童观包括对儿童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儿童期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看法等。

6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与启蒙性

2、教学方法的游戏性、情境性与活动操作性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7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性

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课程,它是幼儿的,其次才是教师的。

特性:·对于幼儿行为而言的亲历性·对于教师行为而言的支持性。

2、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活动

特性:·行动性 ·即时性 ·整体性(整合)·真实性

3、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 问题—解决”活动

问题有三种情形

·教师提出问题 ·幼儿提出问题 ·是问题来自幼儿,但幼儿自己不一定能够发现

8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9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一 因人施保施教,满足幼儿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

二 优化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的生活活动

1、运用图示标记。

2、创设生活活动区

三 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使幼儿乐于掌握各项生活技能

四 以有趣的形式激励,使幼儿感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五 拓展生活活动空间,使幼儿体验自主活动的乐趣。

10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

共同性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具有保底作用)选择性课程:是指因人而异,因园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他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特殊需要,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以及幼儿的选择权,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色。

11.课程内容(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必须包含能够满足儿童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要明确,表述不要过于宽泛·要有价值定位,让目标实现。·目标陈述要清楚,要有整体的思考(目标与目标之间是独立的,不能有交叉)

范围:广博、浅显、启蒙。应覆盖儿童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

选择: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幼儿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知识的科学性与整体性。

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科学性、适度新颖性

案例分析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1.语言智能: 2.音乐智能: 3.逻辑 4.空间智能: 5.肢体 6.人际智能: 7.内省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8项组成每人都拥有不同智能的优势组合。加德纳亦质疑传统智力观的适当性 ,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 , 他认为智力应是“ 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 ,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

启示: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智能面前人人平等

2发现、发展幼儿的智能强项 ,扬长补短带动其他领域的学习

3认知方式多样性 ,进行个别化学习

即教师必须有多元的智能观 ,多元的认识、理解和研究孩子 ,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作好教育工作。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园教育目标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三、幼儿园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含义:

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正确、符合客观规律,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德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加强学习,以保障教给幼儿科学的知识,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

B、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科学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C、注重情感渗透,切忌说教。

2、积极性原则 要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提供条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积极性原则 的含义: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发

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3、发展性原则 的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要能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直观性原则 的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实物或教具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5、活动性原则 的含义: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时应保证幼儿充分地活动,以使他们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四、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1对个人在师幼关系中的角色准确定位

老师需要慎重思考自己在师幼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因为它将影响和幼儿之间的交往模式。提倡良师益友的师幼关系。

2永远尊重并不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

幼儿几乎不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所以我们更要尊重并了解儿童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3理解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感官和身体动作常伴随其学习的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需要丰富而适度的学习环境,反之不适合·其学习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常出现重复操作和模仿活动

·学习时候要经常与人互动交流

·内容应涵盖健康认知语言艺术社会性等各个层面,须均衡而整合4及时调适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带动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幼教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学前教育学复习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广义:是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

学前教育学复习

 学前教育学复习第一章1,颜之推《颜氏家训》朱熹《童蒙须知》《小学》2,柏拉图《理想国》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3,亚里士多德《政治论》4,学前教育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复习重点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1.2.3.1.2.3.4.5.6.7.8.一.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有哪几个时期?【P4】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二.现代国外......

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时长:150分钟题型:填空题:(10*2=20分)名词解释(5*3=15分)简答(5*5=25分)论述(2*13=26分)案例分析(1*14=14分)知识要点: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

学前教育学复习试题 2

学前教育学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学前教育学复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学前教育学复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学前 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学前 教育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