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述_课程综述怎么写
课程综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程综述怎么写”。
课程综述
班别:20111013 学号:2011101325 姓名:苏少华
在课程开学初,老师已向我们展现了这学期的课程脉络,让我们对女性文学有一个大致的理解。该课程讲述的范围主要是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围绕这30年,老师让我们理清了“女性文学”、“女性主义”、“女权”和“女权运动”的含义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介绍完这些基本知识,就进入了正式的讲课中。
最开始讲的是“五四”十年女性文学,按照创作风格,分成了三组:
一、探询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小说”:陈衡哲、冰心、庐隐;
二、主观色彩浓厚的抒情文学:冯沅君、白薇、陈学昭、石评梅、陆晶清,她们具有反抗社会的情绪,富有叛逆性;
三、清淡秀逸的闺秀一派:凌淑华、苏雪林,她们讲究艺术性,以温饱人家或高门大户女性为主。其中着重讲述了陈衡哲、冯沅君、石评梅、“珞珈三剑客”“福州三大才女”。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的作品主题:
1、借助自然景观抒发人生感悟。在《小雨点》中, 采用了人格化的手法, 写了主人公小雨点的游历和冒险。塑造了一个天真、温柔、善良而又富有牺牲精神的形象。
2、关于“女人与家”的思索:用新型“爱”的意识呼唤人类爱,第一个提出知识女性爱情婚姻与事业矛盾主题
3、对底层妇女寄予同情。冯沅君,第一个大胆描写两性恋情的女作家,创作主题集中在自由恋爱和封建包办婚姻冲突上,且以母女为纽带,第一次在女作家笔下出现了与传统大胆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创作风格浪漫。而石评梅,是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擅长写诗,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她的创作风格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是最早的“革命+恋爱”主题模式。好友庐隐将其作为素材写成《象牙戒指》。
“珞珈三剑客”——“安徽才女”苏雪林、英国式“淑女”袁昌英、凌淑华。苏雪林是个另类才女,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界具有独特性,是为数不多的集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三种角色于一身的人,她批评郁达夫的自我主义、颓废主义,大骂鲁迅,也评价巴金是个可爱的人。袁昌英是当时首位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女性,也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剧的女学者,她结合国外的新元素,对剧本《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进行改编,对婆媳关系进行深层次的解剖。凌淑华的创作主题一方面反映闺房中的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展现新女性的第三种处境—新式妻子,尤其是她的《酒后》,更是展示女性割裂的自我形象、割裂的内心世界。
“福州三才女”——“亚洲侠少”庐隐、一生灿烂辉煌的林徽因、得天独厚的冰心。作为一名追求独立的女性,庐隐的童年充满感伤,婚恋惊世骇俗,教师生涯漂泊,但她在女高师里有3位好姐妹,拥有属于她们姐妹的乌托邦以及丰硕的文学创作。林徽因,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家。最开始时,大家对她的关注集中与她的美貌以及徐志摩和梁思成对她的争夺,忽略了她的智慧和才华。她的确是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不但在建筑界上占有一席之位,而且她的文学成就也很高,她的《人间四月天》更是闻名遐迩。有“世纪老人”、“文坛祖母”之称的冰心,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又是天之骄女,深受父亲宠爱,事业家庭如意,令人羡慕。她的创作可分为:甜酸苦辣四个阶段,为现代文学史做出了突出贡献“问题小说”、“春水体”、“冰心体”。她的主题一直是围绕着“母爱”“童心”,深受众人心爱。
三十年代女性文学有了新的变化,被称为“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是文化夹缝中的性别抗争。民族救亡、人性解剖、性别批判、生命探索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带有无产阶级革命色彩和民族解放斗争气息是本时期女性文学的主潮流。因此,有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她随军长征,开始创作《从军日记》;“谍海沉冤四十载”的关露,她和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她发表长篇小说《黎明》,同时以此作掩护,收集日伪机密情报,成为“红色间谍”。冯铿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左联称其为“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革命文学作家,也是现当代潮汕女作家群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是潮汕女性文学的一座高峰。冯铿在短暂的24岁的生命中,只有7年的文学创作活动,写了27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她始终贯穿着一条关注女性命运、寻求女性解放道路的红线。丁玲,瞿秋白称她犹如“飞蛾扑火,非死不止。”她的创作时期可分为:
1、“莎菲时期”,那是最初的女性意识觉醒和苦闷时期;
2、“韦护时期”恰恰是她的革命和恋爱阶段;
3、“延安时期”,这时期全国抗战,妇女懂得追求女性解放;
4、“土改时期”,提倡不但要翻身,也要翻心;
5、“新时期”,为丁玲平反,回忆和歌颂丁玲的事迹和成就。这一时期,还有一个东北作家群,他们的创作特征是:大多选取沦陷区血腥的故事和浴血奋战的场景,集中地写日寇的暴行、人民的苦难和人们的抗争,塑造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像。
四十年代女性文学是分立的世界,萧红正处于其中,曾有人如此称赞她“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她的一生都是漂泊的、寂寞的。抗战爆发,萧红身陷民族、爱情、女性三重危机,需要从中抉择,她放弃萧军而跟从端木,放弃粗暴者而选择怯懦者,《浮出历史地表》认为她是以短暂的生命烛照着社会和文化的结构性缺损(性别视角),是一种对女性自由可能性的探索。“萧红体”的文体风格:介于小说、散文和诗的边缘文体,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是典型的而代表。
老师也是一个典型的“张迷”,对于张爱玲的讲述,用了整整5节课。从“张爱玲热”的时期,到讲述各个“骨灰级”张迷,到她的创作时期以及作品评论。曾有人夸张地说道:“一见到张爱玲的人,都觉得她与众不同,世界会因此要起‘六种震动’”。张爱玲的创作时期可分为上海“传奇”时期、香港“秧歌”时期、美国“对照记”时期。为此老师还对她的作品《金锁记》《色戒》《封锁》《倾城之恋》等详细地进行分析。
刚开始接触“女性文学”这一课程的时候,我对它的了解并不深,也一直弄不清楚女性文学到底是将女性作者的作品都划归为女性文学还是将女性视角作品划归为女性文学。后来才发现所谓的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它的视野是开放的、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封闭静止的,应该是女作家基于性别主体意识、生别视角表现的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由女作家创作的描写女性生活的文学作品。
随着老师讲课内容的深入,我这一只井底之蛙对从五四运动到当代以来的著名女作家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凌淑华、石评梅到萧红、张爱玲,也对这些女作家透过不同的视角去创作,剖析这一世界深感有趣。像张爱玲,她的作品是那么的忧伤,她的人生是那么的坎坷,但她的作品却如毒品般,让人百看不厌,让人上瘾,如《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小团圆》。在她描写的爱情里我们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不相信爱情,她是多么的看淡这个世界,但她的爱情观却又是如此的令人赞叹“爱就是爱,不用问值得不值得”,这是多么纯粹的爱情观呀,为此曾有人说“一见到张爱玲的人,都觉得她与众不同,认为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虽有些夸张,但也从中看出张爱玲的魅力所在。像谢冰莹,中国第一个女兵作家,在北伐战场上边打仗边写作,自觉地担当起战地记者的职责,把每天的战况传递个后方。她以军人般的毅力坚持这战地写作,创作出别样的作品,带有着军人色彩。此外还有林徽因,苏雪林,迟子建等一些优秀的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她们独立的自主的女性意识,也激励着我们。
在整个脉络梳理中,老师通过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发展历程的梳理,引入社会性别分析法,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使用女性话语解读女性文学,让我们从课程讲学中,视频观看中,提升对文学的感悟力、想象力、鉴赏力和评判力,培养先进的性别意识,倡导男女平等,培养健全人格。而让我们自身拥有作为女性该有的骄傲和尊严,学会争取自身的女性权力,好比:萧红不满家庭指腹为婚的旧习俗,离家出走争取恋爱自由,即使其结局悲惨,但她也努力了,争取了,无悔了;再说谢冰莹,放弃传统妇女的形象,四次逃婚,四度入狱,数次离婚,勇敢地投身于军中,参与抗争,挨过冻受过饿,屡遭挫折,始终不屈服„„她们独特的个性特征,至始至终都是老师一直强调的,倡导的。
在课堂中,我们也学会了去品味女作家们优秀的作品,学会用女作家们的视角进行去细读研究。女性作家、评论家大都回避男性作家们滔滔不绝的理论和伟大的腔调,而是常从日常支点切入社会,从半写实、半虚构的自传角度看待生活,擅于以小见大、平中求奇,善于以细腻的笔触、微妙的感觉,传达内在性情和个人情感,对于社会生活的些许变动,女性也远比男性敏感。为此,能更真实地让人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女作家们在男权为主的年代,能忍受各种羞辱、贬斥甚至遭遇抹杀,还能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创作是多么艰难的事,是如此的令人可敬。
在这 学期中,我获益匪浅,因为学习的过程也是开拓我的视野,教会我用多角度,多方面去学习和评论作品的过程,而老师也在其无形中的灌输我们要有女性该有的尊严,要学会追求男女平等。
《海伦凯勒》教案案例灵石县紫金学校王雅丽一、教材依据:苏教版第十册第三段元第一课。二、设计思想:在案例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重点词语入手,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体会句子的......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
小孩子搭楼梯,重复式搭建,递进式搭建,可以告诉家长有意识的去锻炼孩子的这种搭建方式 课程梳理 小小乐高 我爱我家 动物与环境管道游戏 故事大王故事大王老师要给家长讲明白故......
滑雪教练培训课程提纲一.滑雪的简介1.滑雪的起源、历史及发展。 2.滑雪的种类和奥运的关系。 3.滑雪旅游在山西的发展二.培训课程一.滑雪的基本知识、1. 雪板、雪鞋、雪杖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授课人:杨金纳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