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_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保健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保健技能作业

(一)一.中暑的病因.症状和如何急救和预防? 1中暑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2中暑症状

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③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3急救方法

(1)轻症中暑者,可以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药物,并在太阳穴两侧与人中穴涂清凉油或风油精,或用民间刮痧疗法。(2)中暑较重,应在头部放凉毛巾,或用塑料口袋盛凉水放头部降温,以防脑水肿。同时用凉水或酒精擦全身,或将病人浸入冷水内几分钟,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在擦浴同时,用风扇吹风散热。(3)单方治疗。取大蒜数瓣捣烂,取蒜汁掺入温开水适量,经口灌下;或用鲜韭菜汁滴入鼻孔内。(4)针刺治疗。可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和叶宜等穴位。(5)中成药治疗。可用通关散吹入鼻孔。重症中暑病情危重,应尽快送医院,给予降温补液、提升血压等急救。4预防中暑的方法

(1)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时,要戴草帽、打伞遮阳并注意定时休息和保证茶水供应;出汗多时多喝些果汁、糖盐水或稍加点盐的白开水,以保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2)在室内、舱内或地下作业时,应设法通风降温。盛夏炎热季节,对老人、体弱多病者、产妇与婴儿尤其要注意室内通风、降温。(3)必要时可服些消暑与预防中暑偏方,如用“西瓜盅”清暑降热,即准备西瓜1个,鸡瘦肉、火腿、莲子、龙眼、胡桃仁、杏仁、松子各适量。先将西瓜切开,小块为盖,大块为盅;再将西瓜盅中瓜瓤掏空,填入鸡瘦肉等用料后,盖好封好,隔水蒸熟。1次食用2-3食匙,每日3次,有消暑、祛热、止渴、生津、利便之效。此方系清朝慈禧所用宫庭秘方,不妨一用 二.简述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救护人站(或跪)在病人一侧,左手放在胸骨中下段,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有口诀曰“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即指将手的中指对这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相当于天突穴位),手放在胸廓的正中处,手掌的根部正好是挤压的部位。另一只手压在左手上以助其加压。双手重叠再凭借救护人体重的力量,有节奏地冲击性地进行积压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挤压60-80次,坚持挤压到心脏恢复自主跳动。挤压速度可根据情况(小儿、老年人,运用上述速度无效)提高到每分钟100次左右,有时可见效。目前,有一种胸外心脏挤压器又叫心脏泵,逐渐代替了徒手心脏挤压的功能。应该注意的是,进行积压时不是整个手掌施压,而是手掌的掌根部用力,并局限在胸骨下段,不可范围过大,以免压断肋骨,刺伤心肺或扩展到肝脾的破裂损伤。当胸外心脏挤压有效时,可摸到脉搏的搏动,尤其是颈动脉搏动,随挤压节律出现。当感觉病人的脉搏已恢复,表明心复苏成功,可停止进行心脏挤压,否则继续进行。心脏挤压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吹一口气,做5次心脏挤压。如一人操作,可先吹两口气,再做10次心脏挤压。

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心脏挤压只用一只手,婴幼儿只用两个手指。用力要轻,深度2.5-3.0厘米即可(婴幼儿15-2.0)。每分钟挤压100次。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者,每吃2口气,挤压15次,挤压部位在胸骨中段。当胸外心脏挤无效还可送医院做开胸心脏挤压术,但在送院途口不得停止胸外心脏挤压。三.简述溺水的急救方法

迅速将病人从水中营救上岸,松解紧裹的内衣、胸罩、腰带,然后迅速按捏两侧颊肌,用力启开口腔,清除其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及呕吐物,有假牙者也应取出。进行控水处理,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呼吸道及消化道内水分倒出。最简单的方法是救护者—腿跪地,另—腿屈膝,将病人腹部横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将头部下垂,然后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排出来;也可将患者俯卧于地面的自然斜坡上,头居下方,使水流出。

保健知识

1、人的一生中有哪两次生长发育较快的突增期? 2、在第二次突增期结束的时候男女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分别可以达到成人的百分之多少?3、各类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快慢顺序如何?4、运......

保健知识

春季幼儿保健小常识 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肌肤薄,寒冷不能自调,且鼻腔短小,黏膜血管丰富,当局部粘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使病毒和......

保健知识

幼儿园健康保健知识 幼儿园秋季保健常识秋天的到来,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幼儿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征象。做好各项保......

保健知识

四季养生歌春季养生歌春季冷暖互交替,顺应气候调整衣。 减衣切勿太突然,“春捂秋冻”要牢记。 春季阳气渐上升,万物生化勃生机。 抓住春天好时光,户外活动练身体。 春季养生保护......

保健知识

天气逐渐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保......

《保健知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保健知识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保健知识 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保健知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