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收购站优化总结_烟叶收购站工作总结
烟叶收购站优化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烟叶收购站工作总结”。
烟叶收购站
2011年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总结
“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关系烟草长远发展的大计。只有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供给。为进一步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工作,切实提高田间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州、县、镇有关“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精神,确保烟叶收购站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我站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目标任务:2011年县局(分公司)下达烟叶收购站指导性种植面积8850亩,大田生产量2.248万担,收购计划2.018万担,其中出口备货1.98万担,上等烟比例64%,下等烟比例控制在9.0%左右,重点保障出口备货,只收购X4F、CX1K、CX2K、B1K、B2K;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一、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协调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性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烟草部门、烟农等多方达成共识,密切配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取得实效。
1、成立领导小组,抓组织协调。由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州局(公司)、县局(分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统一部署和指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逐级负责制,齐抓共管促落实。以签订责任状为手段,镇政府与村委会签订了“优化烟叶不适用鲜烟叶田间处理责任状”,烟站与村委会签订了“优化烟叶不适用鲜烟叶田间处理协议”,完善制定了镇和种烟自然村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方案,做到了一村一案。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严格管理,广大烟农规范操作。因此,坚持宣传到位、影响到户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将政策、措施、标准和要求及时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使改革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分发挥烟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完成。
1、政策宣传到位。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自然村培训会,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将州局(公司)、县局(分公司)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会议精神、政策措施、收购价格、补贴标准等迅速传达、宣传至村组、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1)2011年烟叶收购价格平均上调12%,重点上调上等烟,下低等烟基本不变,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水平,(2)田间清除2片脚叶一片顶叶,每亩补偿60元,(3)算清财政增收账。上等烟比例提高至64%以上,下等烟比例控制在9%左右,加上提价12%,是全站烟农增收最有效的途径”,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州局(公司)、县局(分公司)的决策部署上;通过精心测算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前后各项成本费用,以算账对比的方式,帮助烟农算清增收账,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让烟农自觉、自愿参与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中来,切实保障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在田间。
2、宣传形式多样。强化宣传力度,及时将政策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做到“四有四到位”,即每村有一条宣传标语、每组有一张海报、每片有一块公示牌、每户有一本宣传手册,确保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把政策真正交给烟农,确保每个干部职工清清楚楚、每户烟农明明白白。结合实际,找准宣传发动与其自身利益的结合点,灵活运用分析形势、算账对比、培训教育、广播、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发放小册子和告烟农通知书、召开群众会、组织宣传工作组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良好氛围。全站共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自然村培训会80场次,张贴宣传标语70条,发放宣传画册1500余份,散发告烟农通知书1500余份。
三、方案制定,确保有序推进
结合烟叶生产实际及时制定出台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镇、村委会、自然村《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方案》,明确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的责任主体,明确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的部位、标准、操作方法、考核管理办法及补贴办法。做到“镇有方案、村村有措施、户户有责任”,形成县、乡、村三级上下呼应,前后关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层各级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考核、有验收的有利工作局面,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训指导,提高技术水平
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以烟草干部职工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从烟叶站站长、合作社社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制定具体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编制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各村委会、村组。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五、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1、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圆满完成县局(分公司)下达的指导性种植面积8850亩,签订合同8850亩。
2、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
3、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六、标准生产,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基础在生态,载体为品种,保障在技术。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红大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抓好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1、以科技为支撑,把技术落实到地块。培育壮苗高茎,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物质基础。确保在最佳节令移栽,以利于烟株在最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和成熟。烟叶收购站烤烟大田移栽计划每亩以1200株移栽,于4月27日开栽至5月10日全面结束,到5月9日已完成移栽8850亩。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坚持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杜绝抢青采烤现象。推广密集烤房烘烤,提高烘烤质量。
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措施。根据州局(公司)、县局(分公司)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消化处理办法,确保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1、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不适用鲜烟叶主要是指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
2、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
3、科学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摘除不适用烟叶时,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
4、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按照“烟农自行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消化处理场→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毁形堆捂发酵→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5、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由镇、烟叶站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
6、镇领导、烟站领导亲自抓各项工作,全站共新建标准处理池7个,简易处理池22个。对全站全部烟田的不适用底脚叶和顶叶分两个阶段集中进行消化处理,达到最大覆盖。共计消化处理田间不适用鲜叶底脚叶671584.0公斤、顶叶340259公斤,合计1011843公斤,亩均114.3公斤,按政策规定全站共兑现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补偿资金531000元,全站共兑现各村委会清除田间不适用鲜烟叶组织费用61950元。
八、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考核,检查考核注重严、细、实,实行分环节、全过程检查,确保工作“四落实”,即落实到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内容应包括宣传培训、组织发动、面积落实、规划种植、技术方案、操作要求、鲜烟叶销毁处理办法、痕迹管理、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等。检查形式多样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镇对村、村对户检查,实行烟站对烟农检查。通过层层检查,层层验收,建档立案,切实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九、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抗灾准备工作,做到科学应对。一是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准确预报预警,增强全省烟叶生产抗御气象灾害能力。针对干旱、洪涝、冰雹、病虫等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早启动抗灾预警响应机制,做到防灾减灾组织到位、设备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有力有序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切实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二是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统防统治为措施,以切断烟草病虫害初侵染和再侵染途径为重点,不断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以准确的预测结果指导防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规范烟草农药的购置和使用,有效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使用安全性。三是建立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投保、分类保险、分类补偿、基金运作、滚动使用”的原则,建立由烟草、烟叶生产主体、气象、保险等组成的烤烟种植风险互助补偿机制。烟草部门结合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和不同种植规模,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补助。
十一、坚持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分析烟叶工作形势,坚定信心、加强落实,确保了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充分认识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需要,是烟叶资源配置改革的现实需要,是烟草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水平提高过程的一个新环节,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新技术措施。二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计划合同是关键,重点要加强种植收购合同管理,合同要约定种植面积和株数、约定清除不适用鲜烟叶部位和数量、约定鲜烟叶田间处理办法,合同要落实到烟农互助组;在清除不适用鲜烟叶过程中,重点处理好一片顶叶的问题,将一片顶叶处理在烘烤前。三是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好工作措施。要全面加强计划管理,抓好面积落实、培育壮苗、合同签订等工作;全面加强标准化生产,抓好最佳节令移栽和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田间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规范操作、严格监督,确保此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实现总量、质量、结构“三丰收”,实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为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2年,烟站认真贯彻执行烟草行业“稳定规模,合同管理,狠抓基础,主攻质量,提升水平,突出特色”的指导方针,在县局、及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村各小组的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及......
沙溪烟站严格按照州、县、局司下达烤烟计划和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努力确保以实现国家局提出的“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
烟叶收购站工作总结20xx年,XX烟站认真贯彻执行烟草行业“稳定规模,合同管理,狠抓基础,主攻质量,提升水平,突出特色”的指导方针,在县局、及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村各小组的大力支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烟叶收购站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烟叶收购站工作总结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