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第7课时教案_第7课时教案首页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孝经》第7课时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7课时教案首页”。

《孝经》第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8《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教学目标】

学习《孝经》中文句的朗读,明白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的道理;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句的浅显道理,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诸侯章第三》

1.吟诵《孝经》诸侯章第三 2.指名用自己的话文句的意思。3.指明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习新知

幻灯片出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带拼音)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组内正音。2.指名朗读,师正音。3.强调难读字词读音:德行 4.各种方式朗读。

(1)全班齐读,读准字音。(2)听录音范读,划分节奏。

(3)全班齐读,读出节奏、韵味。

(三)整体认知

1.结合注释,说说你对文句的理解。

(1)卿大夫:卿是王朝和诸侯国中的高级官员,又称「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

(2)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的式样、着色、花纹、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

(3)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4)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2.师简单解释文句意思: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

3.说说:读了文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汇报。)

4.师小结道理: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5.在理解文句基础上,各种方式读:(1)师范读(吟读),生学习吟读。

(2)各种方式吟读:分组读、男女读、分列读、四人小组读等。(3)全班配乐吟读。

(四)拓展。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有哪些说话、行为不合礼法规范? 2.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或者看见别人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你会怎样做?(五)小结: 我们要做个遵纪守法、懂文明、知礼仪的好孩子。(六)熟读成诵:在读诗文,尝试背诵。(七)板书: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

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

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

不敢行

《孝经》 第1课时教案

《孝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孝经》P46-58,简介《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本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孝经》,读准字音,初步读通《......

《中庸》第7课时教案

《中庸》第七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中庸》第七章P9: 子日: 人皆曰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2),而莫之知避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 【教学目标】1、有感......

PS理论教案第7、8课时

第7、8课时2010年5月17日,第12周星期一第3、4节,共2课时、计0925 2010年5月19日,第12周星期三第3、4节,共2课时、计0926 2010年5月20日,第12周星期四第3、4节,共2课时、计0927 课......

第7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班会——心 中 有 他 人时间:2012年2月22 课时:7一、活动目的:1、为了推动校训"做有责任感的人"的活动深入开展,特举办本次主题班会。2、通过本次活动,对学生进行"心中有......

四年级国学教案第7~12课时(优秀)

第7课时第四课正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

《《孝经》第7课时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孝经》第7课时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7课时教案首页 孝经 课时 教案 第7课时教案首页 孝经 课时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