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_国学礼教案
国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礼教案”。
第9课
燕王复仇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燕昭王求贤的故事。3.初步了解乐毅指挥作战的才能。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有关燕昭王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觉得乐毅是个怎样的人?
五、作业: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0课
张良受书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总结体会出张良的优秀品质。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有关张良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留侯张良最开始是韩国人。张良曾经一个悠闲自在的在下邳圯上步行游赏,有一个老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到了张良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径直的往邳圯下丢去,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你下去帮我取回鞋子!”张良感到非常惊讶,想骂他,但因为他是老人,就强忍了下来,下去帮老父取回鞋子。老人说:“帮我穿鞋!”张良已经为他取回鞋子,就跪着很尊敬的帮老人穿鞋。老人把脚伸出去接受他的侍奉,穿好鞋后笑着离开了。
四、你能谈一谈张良和老人给你的印象吗?
五、背诵这段话。
六、作业: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1课
马陵之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断句,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课文大意。3.初步了解孙子高超的用兵才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孙膑、庞涓的有关资料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能谈一谈孙子给你的印象吗?
五、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3课《张骞通西域》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断句,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课文大意。3.在朗读中体会张骞坚强的意志和爱国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听说过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 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能谈一谈张骞给你的印象吗?
五、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4课《杨震却金》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课文,背诵经典名句。
2.能依据课文注释和译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文中杨震却金的廉洁公正的美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听说过杨震却金的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欲笃。骘⑥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觉得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五、作业: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并写在“采蜜集”中写一些自己的体会。
第15课《击楫中流》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断句,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能够复述课文大意。3.在朗读中体会张骞坚强的意志和爱国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听说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能谈一谈祖逖给你的印象吗?
五、把这段话写在“采蜜集”中。
第16课《以铜为镜》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课文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背诵唐太宗对魏征评价的语言。
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仔细分析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听说过魏征?魏征是唐朝政治家,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字词句、文章大意。1.出示原文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而下情得以上达)。”上曰:“善!”„„ 2.找生读 3.自由读
4.找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四、你喜欢魏征吗?为什么?
五、把这段话背过并写在“采蜜集”中。
国学教案[日期:2011-12-12]来源: 作者:[字体:大 中 小] 国学教案第一周:《大学》之道。教学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
国学教案:第2课 道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诵读和背诵课文内容。2、理解字词句的基本意思。初步理解“道虚”的含义。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道虚”的......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二讲一、授课目标1.朗读、讲解《三字经》第一段3-4句内容2、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3、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4.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二、授......
修文县扎佐第二小学五年级上册《国学》《民族常识》教案开阔视野 含英咀华 ——《朱子家训》《论语》原文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知道大概意思。2、学生自读,互相学习。3、了解......
“走进端午,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教案鼎湖中学 符晶晶肇庆鼎湖中学 526070 ***一、活动目标:1、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