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语文版)
《石榴》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授课人:罗会荣
课题 石榴 作者 郭沫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石榴的风采,欣赏了石榴可以入画的枝叶和足以眩目的花朵,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石榴园,去采摘属于夏季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进一步分析课文
1、欣赏石榴的果实美,继续研读第二部分(第2--6段)。我们已经欣赏了石榴的枝叶美和花朵美,那么由花朵变幻为果实,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享受?
单瓣花从“红玛瑙的花瓶儿”变幻成“希腊似的安普剌”了,又变幻为“中国式的金罍”了,果实长成,表皮斑驳,颜色亦现金色,形体变为肥胖的圆肚形,俨然有“各种锈彩”的“青铜器”。--果实成熟的情态。(教师归纳)
正当浓艳的花儿呈现自己的骄傲时,果实也好似有情人一般,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露出排排子实,它已经不是原先的花瓶与了,它子孙满堂,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它的富足,石榴心中的自豪和作者心中的欣喜溢于言表。生动形象的拟人和比喻逼真地描绘了石榴由花朵向果实过渡的过程。
这一段语言精妙而富有情趣。“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一句幽默的玩笑写出了石榴的变化,反问句明确地表示它已经完成了最伟大的孕育,要向人们奉献它甜蜜的果实了。“戏法”、“忍俊不禁”、“破口大笑”、“皓齿”等极具人性特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石榴的欢乐与满足,它淳朴憨厚的个性逗人喜爱,那透明光嫩的皓齿惹人爱怜,课文读来趣味盎然。
2,教师总结总结以上课文所描绘的石榴之美(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想想这样美丽清逸的事物,到底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9段)
提出要求: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喜欢夏天是由来已久了,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夏已经是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勃发的生命的象征。作者再次称石榴是夏的心脏,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准确形象地表明了石榴的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是石榴的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作者是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石榴成了承载作者理想和追求的载体,要是没有它,夏天将黯然无光、索然无味。
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就特别在果实大而子粒丰腴,酸甜可口;挡不住诱惑。
明写石榴的口味,暗写的是作者对石榴喜爱之情,回味无穷。
六、总结全篇
提示:
1、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3、领悟寓意深刻、别具匠心的语言;
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提名读课文。
学生讨论回答。
想一想:如何变化?
、齐读第6小节,想象石榴满枝的喜人情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欢愉、欣赏之情。
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想想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后交流汇报。
想一想:作者明写什么?暗写什么?要表现什么?
齐读第三部分,共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要求声音宏亮清楚,感情充沛。
板书
设计 石榴
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
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
教
学
反
思
备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石榴》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感知写法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石榴》教材分析:《石榴》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一过程。文章语言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