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教学设计 教案_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增强学生权利意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观念,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2.通过理解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3.通过学习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4.通过对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政治生活之中。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全面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正确理解坚持公平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理解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课件、新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2014年刚刚过去,在这一年里,我们政治生活的一大热词就是“反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回顾一下中纪委2014年反腐成绩单(播放视频)。
同学们,看过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略
师:刚刚我们是用宏观的视野观察国家的政治生活,其实中纪委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我们普通公民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因为大多数案件的线索都是由普通公民提供的,也就是说:在我国,公民可以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这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PT放映),它的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走进高二学生张小毅的政治生活(PPT放映)。【 探究新知 】.第一幕:张小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但我都17岁了,怎么还不让我行使这庄严的权利?”
路小跃:“你急什么!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
郭小琦:“不对,选举权就象选举班干部一样,也要投票赞成或反对,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二幕:APEC会议召开期间,京津冀出台了强度史无前例的措施治理雾霾,京津都出现了难得的蓝天。
“APEC蓝”是富于创造力的中国网民新造出来的用以解释平时不注重治理空气污染、只在APEC会议期间动真格的新词。
作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听到了民众的声音,直言:感谢各位,感谢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决心保护生态环境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张小毅在微博中为***点赞,表示看到了中国政府治霾的决心和信心,看到了中国的底气和雄心。
第三幕:2014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不但“打老虎”持续发力,“拍苍蝇”坚定不移,而且在海外“猎狐”的国家行动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猎狐2014”专项行动共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680名。相当于2013年全年抓获总数的4.5倍。
张小毅向来嫉恶如仇,看到这些新闻他拍手称快、倍感鼓舞,他对爸爸妈妈说:“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积极控告和检举,为国家的政治清明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综合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前三幕材料,小组讨论以下问题(5分钟):
1.辨析第一幕三位同学的对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2.习近平主席正面回应网民的抱怨,并给予善意答复,说明公民有什么政治权利?谈谈你对此权利的认识。3.第三幕中张小毅对父母的提议反映了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其内容是什么? 小组交流后,全班分享,师适当点拨。小结: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主体条件、含义和重要性方面总结)2.政治自由(从内容、意义和要求方面总结)3.监督权(从含义、内容和要求方面)【活动】.第四幕:近日张小毅听到一个新鲜词“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于是搜集了相关资料:“鉴于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主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任副主席,旨在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之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补充视频资料: 当前我国面临比较严峻的国家和国际安全形势,暴力事件有从边疆向内地蔓延的趋势,而且许多暴徒把目标转向了手无寸铁的普通民众。习近平首提国家安全观,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新型国家安全观。
综合探究二:看完视频之后,张小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作为公民,我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哪些责任呢?为什么?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帮帮张小毅同学。(2分钟)组内讨论后,全班分享,师点拨。小结:
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就是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以下四项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其原因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因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的表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这是为了保卫祖国。【活动】.刚刚我们学习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板书),希望同学们珍惜、积极行使我们的政治权利,认真履行政治性义务。现在请大家把思绪转到上课初我们提到的反腐问题上来,最近几年,中央下大力气“打虎拍蝇”,大家知道到目前为止,中央打掉的最大的“老虎”是谁吗?学生回答略。师:没错,*是上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正国级干部,如此位高权重,最后却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原因何在呢?我们来开相关报道,了解一下案情。(播放视频)
视频资料:经查,*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滥用职权帮助亲属、情妇、朋友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综合探究三:请同学们结合相关材料说明: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不能违背哪些基本原则?(3分钟)
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师点拨。小结: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板书)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含义和具体表现)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关系和做法)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原因和做法)【总结提升】.师:作为一位公民,学习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悟呢? 学生回答略
师出示本节课知识框架(PPT放映)
课堂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收获与感悟,我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理解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知道了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明白了如何处理好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责任感。同学们,只有我们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我们的政治才能清明、经济才能发展、文化才能繁荣、社会才能稳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凡我在处,便是中国”。我们每一位公民都代表着国家形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东方大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下行使这一权利的是()A.团员选举团支部书记
B.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 C.工人选举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D.选民选举区人大代表
2.近年来微博反腐迅速发展,在众多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在这里,网民通过“微博反腐”()A.行使了监督权
B.行使了决策权
C.履行了举报的义务
D.行使了政治自由权
3.某校高三学生W参加X区人大代表选举,社区领导告知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W 将此事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得到了满意的解决。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A.知情权和表决权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 C.申诉权和控告权D.言论自由和参政权
4.中学生王佳在“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时,发现一位外国游人在插有“军事禁区”标志的山林内录像。王佳随后拨打“110”报警,使这名外国游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依法查处。王佳同学的行为履行了()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维护祖国荣誉的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维护祖国尊严的义务 5.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二、非选择题
6.辨析: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因而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见,上述命题,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7.人类面临一个严酷的矛盾,那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矛盾,假如把人类对财富的无限占有建立在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前提上,这样的社会迟早将走向末路。因此,作为个人,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消费与满足,还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与要求;作为群体,不能仅仅考虑小团体的消费与满足,还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和要求;作为社会,也不能仅仅考虑当代人的消费与满足,更要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这才是人。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过度耗费资源的消费行为的错误。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的认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有选举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故选D。2 A【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微博反腐”是网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所以A正确,B、D不符合题意,C判断错误。3 B【解析】 材料中涉及该生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可见涉及的政治权利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反映社区领导的违法行为,属于监督权,故答案为B。4 C【解析】 外国游人在插有“军事禁区”标志的山林内录像,这种行为危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故选C项。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这告诉我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D正确且切题。在我国,公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故A不选;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故B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发布一切信息,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6【解析】 本题为辨析题,着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阅读命题,划分层次,依据知识逐一展开分析论证。
【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7【答案】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②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义务。过度耗费资源的消费行为只强调个人占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忽视了节约公共资源的义务。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过度耗费资源的消费行为,有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④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过度耗费资源的消费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是错误的行为。
板书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板书)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含义和具体表现)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关系和做法)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原因和做法)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练习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
顾红松(江苏省盐城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分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公民参与民主选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计划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I卷(选择题)1.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入住的酒店会有一个红色大箱子。这是面向普通民众开放的举报箱,他们可以检举那些出现违规行为的公职人员,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