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案_认识周长的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周长的教案”。
师:请一名同学上台把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画下来。(生上台画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刚才画的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谁来把周长2个字写上去?
生:上台写周长2字。师:齐读周长。
[赏析]: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从书中找到周长的概念,并找出句中需要注意的词语,以此加深理解周长的概念。还精心设计了找、指、摸的学习活动,并抽象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实现了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强化了学生对一周的认识。
2、自主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这个图形周长的长度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测量 师:怎样测量? 生:用尺子去量
师:谁愿意上来测量,你准备测量哪里?
生:上面这条边。(量出后标示:长27厘米)师:你又准备测量哪里?
生:侧面这边条,(量出后标示:宽20厘米)
师:其它两条边还需要量吗? 生1:要量。生2:不用量。师:(指生1)为什么量? 生1: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总和。师:(指生2)为什么不用量?
生2: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量出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后,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出就知道了。
师:(追问)是多少? 生2:另一条长也是27cm,宽是20cm。师:我欣赏偷懒,这是种科学的偷懒。
师:那么现在周长是多少呢?可以不用计算,谁来写算式。生:27×2 +20×2
师:27×2表示什么? 生:两条长边 师:对边相等,×2就可以。
师:20×2又表示什么? 生:两条宽边 师:谁还有不同的写法?
生:27 cm +27 cm +20 cm +20 cm
师:说说你的理由,每个数是哪条边,用手指一指。(生边说边指)
师:其他同学跟她一起指一指。
师:李老师支持科学的偷懒,你们写的算式很长看起来不简洁,可不可以简单一些。
生:不用每个都带单位。
师:好,我们先来算一算周长是多少?(学生计算,周长94(cm))小结:算式中每个数都带单位,结果的单位就不用添括号;如果算式中每个数都不带单位,结果的单位就要添上括号,这是一种规定。
师: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计算周长,想不想学?
生:我觉得还可以估算,27+27+20+20,把27看成30,30×2+20×2-3-3
师:刚才都是先算的对边,怎么算一条长、一条宽呢?
师:用手势表示 像一把什么?(枪)
师:我画一把枪,谁来帮我画另一把枪?
师:长方形里面有几把这样的枪?生:2把
师:这两把枪长多少?可以怎样写算式? 生1:27+20+27+20
生2:27+20=47,47×2=94。
师:(指生2)你能把你的算法写成综合算式吗? 生2:(27+20)×2。
师(指):(27+20)算的是(一把枪的长度),×2算的是(两把枪的长度)
师:(指生1)用(27+20)×2来改造你的式子可不可以? 生:可以,我的算法是把两把枪分开算,有点麻烦,算出一把枪再乘以2简单得多。
小结:先算一把枪的长度,再算两把枪的长度。
[赏析]: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改变了课本上的练习形式,设计让学生测量、拼一拼、观察计算两组图形的周长,由易到难,使得计算周长的方法更直观、更灵活多样。
三、拓展延展
1、探究组合图形的周长及周长计算
师:只学习了这些还不够,请看。出示一张纸,这张纸与数学书的封面一样大,数学上讲同样大。这有2张同样大的纸,把它们拼在一起怎样拼?谁来拼
生上台拼:
师:现在这个图形周长是不是94×2,赞同的举手,不赞同的举手。谁来说说为什么不赞同?
生:不同意,因为2条长边合起来,就消失了。
师:赞同她的说法请举手,不赞同的上来讲。生:指拼后图形的周长。
师:还有谁认为是94×2,谁愿意再来讲一次。生:两个长方形拼起来,中间的两条边也就消失了。
师:现在你听懂了,听懂了就再讲一次,用手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不量能不能算出周长?(能)生汇报
2、摆一摆
师:如果我们把一张旋转一下,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如果现在我们要计算它的周长,现在的数据够不够?
师:同桌2个摆一摆数学书,你觉得哪里需要数据就去量。生:量了两处。
师:有和他一样吗?你来绕一圈它的周长,请其它同学为他报数据。
师:你们都认为要量两次吗?(不语)现在老师变个魔术可以不量。
师:怎么样算?
生:27-20=7(cm)7/2=3.5(cm)师:如果上下不一样,怎么办? 生:要量 师:想不想不量就能知道它的周长。生:想
师:跟着老师一绕,一起平移,看看移的时候长度变了没有,向右平移,再向上下平移。我们在移动的时候长度有没有增加?有没有减少,哪还量不量?
生:没有,不量
师:谁来把长度标上去?
师:再次动手绕一绕,再移一移。
师:现在请同学把你们的两本书在自由的拼一拼,拼出来的图形周长我们还量不量?(我估计要根据情况,可能有的需要量,有的不需要量)
[赏析]:在练习环节,教师注意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学生拼一拼,再指导观察图形拼组后的周长,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了数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发展了空间观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且为后面学习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最好的表现在哪里? 生:不怕出错
师: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今天出过错的同学有哪些站起来,感谢这些出过错的同学,正是因为他们的出错才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好了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就到儿,下课。
[全课赏析]: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的目的……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体验成功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李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善于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形象直观的形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发现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在这节课中,李教师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充分的交流中认识周长,掌握测量和计算常见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认识周长》执教者:陈丽英 指导老师:李碧霞【教学内容】人教版修订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指、估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胡长娟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西师新订版三年级上册第77-78页的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认识周长教案认识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执教者:周佳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4~65页《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使学生......
认识周长南乐县近德固乡李村小学 裴红英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描一描、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