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_两级世界的形成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级世界的形成教案”。

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平陆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 王圣国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初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

分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冷战”相关材料的研习,初步学会归纳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分组讨论,探究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初步掌握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冷战之中,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造成了国家分裂、地区冲突和骨肉分离;感受美苏两国的对抗给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是使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这些历史事件的出现及彼此联系。

这三大措施是美国在冷战初期的核心内容,是为了实现美国的霸权政策而提出。它们体现了美国充分利用了意识形态差异的来其实现其全球霸权的意图。把握住这些核心内容将有助于掌握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发展。

教学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战改变国际的主要政治力量,随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美苏两大国由合作走向分裂,逐步形成了战后的两极格局。在此政治格局之下,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相对稳定,但两强相争,又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苏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其他各种关系的发展,认清此格局的影响对于认识当时和今天的国际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分析:“从盟友到对手” 教学要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战后初期的形势。第二目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总结:“美苏‘冷战’”

教学要点: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

第三目‘两极格局形成的表现与影响: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教学要点: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两极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出示材料:二战后期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提问:这表现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情?这表明了当时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建议:课本内容也可以重新整合为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部分。)

2.学习“从盟友到对手”一目,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正如丘吉尔所感叹的一样,在二战后期的一系列会议尤其是在雅尔塔会议上,虽然英国也和美国、苏联一起参加了会议,但是在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苏两国。以此为基础,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出示表现美、苏、英、法、德等国二战后初期的基本状况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两者矛盾逐渐尖锐,关系由盟友逐渐成为对手。

除此之外,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18最后一段~119前三段,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两极格局形成的其他原因。

3、学习“美苏‘冷战’”一目,总结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教师简述背景,出示杜鲁门国会演讲的图片和部分演讲词: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企图。”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的咨文 设计问题:

①杜鲁门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各是指什么?

②杜鲁门这次演讲表明了美国什么样的根本目的?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引入资料:二战后废墟上的欧洲、描述“马歇尔计划”的材料。在荷兰,我在一家面包店看到一张荷兰政府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招贴画,上面写着:“每天吃的面包有一半是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烤出来的”。奥地利为旅游业添置的各种设施,也归功于马歇尔计划。但是总的看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还是难以使一般欧洲人理解我们当时提供援助的规模有多大,以及我们在提供援助时所持的无私精神。不错,我们曾希望欧洲国家繁荣起来,并从我们美国购买东西,但这不是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宗旨。它的主要宗旨是,给予我们在苦难中生活的朋友、盟国和先前的敌人以帮助,从而阻止共产主义乘人之危向前推进。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弗农•阿•沃尔特斯的回忆录《秘密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

①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它真的就仅仅帮助复兴欧洲吗?

②它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复兴”吗?

③“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C、北约的建立:

可结合课本内容、地图和北约章程: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

──《北大西洋公约》

引导学生思考:

①北约成立的目的和北约的性质是什么?

②提问:地图上可以看到希腊、土耳其并非是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被吸收入北约组织?

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何回应?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成立经互会和华约,并最终造成了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正式对峙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4.学习“‘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一目,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的表现与影响。

(1)看书归纳两极格局的形成表现

德国、朝鲜、越南和中国分裂状况;古巴导弹危机。(2)分析讨论两极格局的影响

在学习完上述内容之后。有人提出: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冷战造成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所以这个格局的主要影响是消极的;也有人观点正好相反,认为它的主要影响是积极的。

分组讨论,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们小组选择自己的观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料和课外知识中所知道的史实加以说明。

5.升华:

出示:柏林墙、越战中的屠杀等图片。学生探究: ①究竟哪些力量应该为这些灾难负责?

②在这样的一种国际环境之下,其他的国家如中国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6.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冷战双方的措施和对世界的影响。

强调这种对于多数国家不公正的体系并不牢固,随着多种力量的变化,它最终走向了瓦解,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2(推荐)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初步掌握重要的历史......

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稿

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稿......

高中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高中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两级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 教案 世界 两级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 教案 世界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