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案及课后反思_大班教案及课后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及课后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班教案及课后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三年级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对于本学段的实践活动,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的实践活动,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教学大纲指出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互相进行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还可以探索搭配中蕴含的规律。教参指出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能用“摆一摆”、“连线”、“字母表示”等多种搭配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搭配中蕴含的规律。
3、通过配菜、搭配衣服等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考习惯。
4、通过“走一走”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有序搭配的方法。
学习重点:
结合生活具体情境,能有序思考并掌握“摆一摆”、“连线”、“字母表示”等搭配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搭配中蕴含的规律,并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学习过程预设: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每天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在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星期三食谱)
二、体验策略多样性、有序思考探索规律。师:先看食谱,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生:那个是什么(荤)菜呀?
师:咱们班有没有同学认识这个字?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解释荤菜是什么意思?
生:带肉的菜。
师:几样荤菜?几样素菜?(生齐答)
师:一起来看看老师遇到的问题吧!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引导孩子读出题中的重点)师:那也就是说只能把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搭配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标题)
师:每个小组,我发了一张星期三的菜谱,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帮老师看一看今天中午有几种配菜的方法。开始„„(师巡视)师:找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可能会出现无序、遗漏)„„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结果?有没有和他们小组不一样的方法?谁来说一说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生:A组有点乱,B组有顺序。(师根据学生陈述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师:是呀,在搭配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就好了,怎样才能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呢?在搭配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一定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期一的菜谱。
分析星期一菜谱:A:点将说一说。B:得出结论一个荤菜可以分别和两个素菜搭配,也就是1个2,可列算式为1*2=2(种)
分析星期二菜谱:A:小组利用学具袋中学具讨论、交流。B:小组上台摆一摆展示。C:得出结论:2*2=4(种)
再次利用规律分析星期三菜谱:2*3=6(种)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配菜,我们发现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在搭配中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三、练一练、化具体为抽象。
1、师:搭配不仅仅用在菜的搭配上,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数学中搭配的影子,比如穿衣服。谁来读一读题?读的很好,读出了重点,你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什么是“一套”吗?理解了题意,谁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谁能用我们上面找到的规律来算一算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生:因为每件上衣都可以和三件夏装搭配,有两件上衣,所以是2个3,是六种。
2、师:同学们掌握的真牢固!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走路中的搭配问题吧。(出示路线图)
A:理解题意。
B:同桌交流,将方法写在课堂练习本上。C:汇报交流各种表示方法。
3、师:在同学间的游戏中也有搭配的问题。(出示乒乓球情景)A:学生独立写一写.B:点将回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交流,不仅帮老师解决了问题,我们掌握了搭配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搭配中能够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相信大家会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实践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送给大家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荤:
素:
搭配方法:1×2=2(种)
2×2=4(种)
2×3=6(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渗透了数学思想中的有序问题,依据课程标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预设了配菜、搭配衣服和走路三个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2、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我要求孩子姿势端正,其次,课堂的一些小的细节我也非常注意,如回答问题要完整、活动后先把学具收拾起来再讲课、教会孩子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等等。
3、注重对学生思考方式的培养。
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搭配中的问题,只有做到“有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的方法,因此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让“有序”和“无序”进行对比,以突出数学“有序”思想的必要性。
4、多些预设就会多一份成功。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两荤三素的搭配方法,我先放手让孩子去搭配,其主要目的是想如果能够出现“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就正好可以让孩子感受“有序”和“无序”的区别。在课前我对此环节进行了两种预设:A、出现了两种方法,由教师引导体会数学中的“有序”思想;B、如果孩子都能依据生活经验“有序”地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没能更深刻地体会“有序”的思想怎么办?那我就自己来“无序”地数一数。在两个班的教学中,还真出现了这样的两种情况,有了提前的预设,我才没有手忙脚乱,课堂的整个节奏都很流畅自然。
5、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在搭配的过程中,用了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多种搭配的方法,体现了数学“一题多解”的思想。
当然,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有待进步。
1、在课堂上,板书不仅要简洁美观,还应该多运用一些彩色的粉笔就更好了。课后我对整个板书再次进行了思考,认为如果把“有序”两个字用彩色粉笔书写,就可以更加地突出重点了。
2、在难点的突破上,处理过于草率。路线的搭配方法,在本节课上属于难点,可能是因为前面处理的太顺了,所以在本道题上,没能让孩子先完全理解题意再来进行处理,造成的结果就是难点突破的覆盖率降低,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搭配中学问》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搭配......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进行搭配时要做到有顺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我......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银达中心小学 李艳芸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在《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盒饭中心”开业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在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