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案_学弈免费教案
学弈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弈免费教案”。
学 弈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教诲、俱学、弗若、曰、矣。(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
理解“之”字的含义,体会文章所运用的对比手法。【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合作中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大有好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学弈》。
2、理解课题
3、交流孟子资料
孟子:名柯,字子舆,鲁国邹邑(今山东邹邑)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是孔丘的孙子 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 的代表人物。《孟子》是记孟子言行的书。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理解课题
2、课题质疑: 预设: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
1、范读课文,再领读
2、学生自由读,学习生字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3、再自由读,找到节奏。
4、引领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
1.逐句理解。(逐句出示句子及插图)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
注:反复吟诵,吟出弈秋围棋大师的风度。2)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3)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4)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
2、注意:五个“之”字的不同意思。
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4、成语运用
1)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 2)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
5、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6)是什么原因让两个人的结果大不相同?理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小结: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一样。这真是----态度决定成败。
三、体会文章中心
文中的两个学弈者同拜名师,得到同样的悉心指导,然而对待学习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所得结果不言自明。启示我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专心致志,切不可三心二意。
四、出示练习 翻译句子: 1.使弈秋诲二人弈。2.思援弓徼而射之。3.为是其智弗若与?
五、出示:
学弈图。看图试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1.个别学生说。(两到四位)2.同桌互说。
六、布置作业:
(分组背)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学弈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一心二用-----失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学弈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学弈》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教学目的: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朗读......
《学弈》教学设计黄小林教学目标: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学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