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 找规律(教案含答案)_奥数教案找规律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四年级奥数 找规律(教案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奥数教案找规律”。

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第一讲:规律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

2、能够利用数论、几何等专题解周期性问题

3、归纳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想

知识点拨

一、知识点说明

同学们在探索某一类事物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从观察具体事物入手,通过分析、猜测、验证,找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或者称之为找规律,很多人也称之为周期问题。

二、考点总结

找规律问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几乎每年必考,但考题的分值较低,多以填空题型是出现。这是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数字间的奥秘,即是在考察我们的数感和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们日常积累分不开的,正所谓见多识广吧。所以找规律这类题目,需要同学们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归纳能力。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提炼思想

找规律是奥数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很多难题都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等等,所以同学们要好好的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争取在奥数的学习中能够克服难题,取得进步。

例题精讲

模块

一、数论部分

【例 1】 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3)2,5,10,16,22,28,32,38,24,„„(4)2,3,5,8,12,16,23,30,„„ 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解析】 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1)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2)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3)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4)相邻两数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注: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说明白道理就算正确。

【例 2】 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依次是2,0,0,8 ?

1,9,9,9,8,5,1,3,7,6,7,3,3,9,2,7,1,9,9,6,„„

【解析】 运用奇偶性进行分析,这些数的奇偶性依次是: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四个奇数一个偶数循环出现,而2,0,0,8均为偶数,必定不会出现在相邻的位置上。

【例 3】 数列1,1,2,3,5,8,13,21,34,„„一共2005项,其中共有多少个是6的倍数?

这串数从第三个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这是一个菲波那契数列,这串数除以6的余数依次是:1,1,2,3,5,2,1,3,4,1,5,0,5,5,4,3,1,4,5,3,2,5,1,0,1,1,2,3,„„,注意:计算余数的时候不用把原数计算出来,可以直接用菲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计算余数,如前两个数是5,2,则下一个数是(5+2)÷6的余数为1。余数数列从第一个起,每24个循环一次,每一次循环中有两个数是6的倍数,而2005 =24×83+13,所以这2005个数中一共有2×83+1=167个是6的倍数

模块

二、几何部分

【例 4】 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例 5】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解析】 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巩固】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1)(2)(3)(4)(5)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解析】 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巩固】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解析】 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即:

练习1.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圆形.练习2.观察下面由点组成的图形(点群),请回答:

(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3)前十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解析】(1)数一数可知:前四个点群中包含的点数分别是:1,4,7,10.可以看出,在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因为方框内应是第(5)个点群,它的点数应该是10+3=13(个).(2)列表,依次写出各点群的点数,可知第(10)个点群包含有28个点.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3)前十个点群,所有点的总数是:1+4+7+10+13+16+19+22+25+28=14

5(个)

练习3.下面是两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三角形,请根据规律填上空缺的数: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10 10 5 1 1 6 15 15 6 1(1)2 4 3 6 9 4 8 12 16 5 10 15 25 6 12 18 24 30 36 7 21 28 35 42 49(2)

【解析】(1)这个是著明的“杨辉三角”,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处分别填上5、20。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2)每行第k个数等于该行第一个数的k倍,故上、下空缺的数分别为20和14。

三年级奥数教案 找规律

找 规 律(一)竖列规律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

三年级奥数教案之找规律

三年级奥数教案(一)专题一 找规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找规律是小学奥数中的经典,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它考的是学生的观察......

找规律奥数训练题

找规律奥数训练题一 找规律1.根据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1)1,4,7,10,( ),16,……(2)2,3,5,8,13,( ),34,……(3)1,2,4,8,16,( ),……(4)2,6,12,20,( ),42,……2.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

二年级奥数图形找规律

专题1:图形找规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耐心细致地从相近、相似的图片中找出变化规律。(2)教给学生观察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图形的形状、颜色、位置、方向、数量等角度......

小学奥数之找规律教案[推荐]

我是闯关小达人 关卡一:组织拔河比赛三年级六个班要进行拔河比赛,每两个班之间比赛一次,总共要比几次?关卡二:数数角关卡三:数三角形关卡四:数积木寻找规律一、导入例1.今天动物园......

《四年级奥数 找规律(教案含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四年级奥数 找规律(教案含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奥数教案找规律 四年级 教案 奥数 奥数教案找规律 四年级 教案 奥数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