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曾晓红_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曾晓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小学 曾晓红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了解本词大意。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清平乐.村居》在线朗读、《清平乐.村居》在线歌曲。教学理念要结合我校语文申报的省级子课题——“学生走进古诗文世界有效途径的研究”;采用我镇教育局推行的“语文单元化读写合一”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重点处相机点拨。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抓住关键字眼“醉”,让学生在“读、思、悟、写”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积极探究,解读古词的意思,品味古词的意蕴,感受古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首词。这是南宋爱国诗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这首词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阅读法、讲授法、实践法、自学—辅导法等。本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叙事。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悠闲美好的乡村家庭生活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感知、感悟全词。真切地领会词的意境美、情感美。领会“醉”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词意,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读词,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喜爱宋词(能融入课文,感受村居生活的宁静祥和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能看图描述。

五、【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明珠,它就像一位好朋友陪伴着我们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谁来读课题?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的间隔号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我们学过的词牌名有《满江红》《虞美人》《卜算子》等。

3、课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居住在农村的人家/农村人家的生活);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的印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指名说)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农村图片。http://image.jike.com/so4、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读感知,诵读正音。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听准节奏。然后模仿录音朗读。注意:剥的读音。http://360kan.youku.com/kan/play3、指名2-3名学生读新词。(同学们注意听了,老师请一个同学读的时候,你们也要在心里跟着读)相机正音:翁媪 莲蓬 卧剥

4、指导朗读:

(1)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阕,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咱们一起来试着读一读。(多媒体课件出示划分节奏的词)

(2)此也可以排列成诗的格式来读,你看(多媒体课件出示),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来比一比,看谁读的节奏感美。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会读以后,我们还要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以前大家有什么好方法?

1、生汇报后(多媒体课件出示理解方法:参考注释和插图;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感情;联系实际。)

2、请同学们按以上学习方法思考每句话都写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与句式提示)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你从中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这个句式,发挥你们的想象:读着,我仿佛看到(听到、想到)。

3、生自由品读,一边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的画面。

4、生汇报(预设):

▲感悟人和

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1)古诗词的语言和现代语言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豆田里的杂草。(2)中儿是指——?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表达训练:如果用上多么......多么......这个词,你会怎么夸? 小儿调皮可爱。(1)品“亡赖”

①“亡”与现在的“无”同音同义,是古汉语的读法。

②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亡赖”是什么意思?(相机板书:亡赖)具体表现在哪里?(卧)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顽皮的小儿子剥莲蓬时还会有哪些姿势?从剥莲蓬的姿势中可以体会到小儿子怎么样?(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相机板书:人)

(3)指导朗读:小儿那无拘无束 调皮可爱的样子实在让人喜欢,那就把咱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感悟景美

(1)读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景)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溪边的一棵小草,潺潺溪水从你身边流过,读出你的感受。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感悟情真(1)理解“翁媪”

“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2)理解“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江西上饶,上饶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吴音”就是吴国的地方话。这老两口在用当地方言聊天呢。

(3)理解“相媚好”

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相机板书:情)

(二)提炼“醉”字,渐入词境。

引导学生感受“醉”之“陶醉”。(师:多么温馨、悠闲自在的生活!老两口怎能不感到满足和幸福呢!这儿的“醉”仅仅是喝酒后的“醉意”吗?它还指什么意思?(陶醉)这老两口为什么而陶醉了?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词,其他同学联系上下文一边听一边想。

(5)交流

(6)指导朗读:这对老夫妇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相机板书:醉)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 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4、朗读整首词。▲质疑解难

1、学习交流后,你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2、把整首词的意思串起来说一次。指名汇报。四)、简介作者,深悟词情。

过渡:是啊!这户人家住的虽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看到这一家幸福安宁的生活,其乐融融的场景,作者辛弃疾也深深陶醉了,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相机板书!)。创作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大家了解吗?

1、出示作者资料,介绍词人辛弃疾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对农村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http://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

五)、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运用到讲话和写作中的。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人、景、事、情),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或想到什么写出来。

2、生写。

3、师生共同评价。六)、课后小结,巩固延伸。

1、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记住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3、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有感情地吟诵给爸爸、妈妈听。2)、熟练背诵这首词。

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完后,修改并抄正。

七)、板书设计:

清平乐 · 村居

景美

情美(热爱、向往、赞美)

人美

六、【教学反思】

也许是多年的教学经验,本课设计的时候我认为会有很好的效果,课下来之后,就发现每一个环节,基本是原来想象的,预期的目标较好完成,课堂热烈,学生们能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这和我校开展语文科组申报的省级子课题——“学生走进古诗文世界有效途径的研究”各项活动分不开,和我的自已的教学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我的许多设计还是很不错的,我能抓住某一点,某一线来规划,所有的宗旨都直奔中心去,我想,只要奔着中心去,这课就应该水到渠成的。比方说,我们围绕“醉”字大做文章,谁醉了,醉是高兴的醉,是伤心的醉,还是想一醉解千愁却不得解的醉?在本首词中,他们醉的是什么?分别从自然环境层面、人文环境层面、词人个人经历及近况层面、整个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层面等进行深入思考,逐层逐次地去体会这首词,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近来,总是在尝试着“语文单元化读写合一”教学模式,虽然,对于我们乡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是,如果我能够引导到位,找好契合点,我想,无论从什么层次上出发,总能让学生们在语文的教学中,有所获益的。课堂小练笔后,抽查了好、中、差三位学生的练习点评,觉得本节课教学效果较显著!

最后建议在“精读课文,品悟词意”环节中,主线要更清晰,注意多音字的教学,欣赏歌曲《清平乐 村居》时不要打节奏,以免影响听的效果。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

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

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

清平乐村居的教案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曾晓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曾晓红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村居 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村居 清平乐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