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故乡的榕树教案 粤教版必修2_榕树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高中语文 故乡的榕树教案 粤教版必修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榕树”。

故乡的榕树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对于故乡真挚眷念的感情。

2、通过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赏析文学作品,找出不同的作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联系。

教学方法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一叶小舟,故乡就是你永远牵挂的岸;如果你是一只风筝,乡情就是你无法挣脱的线。乡愁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朴素的情感之一。无论是羁旅漂泊的苦楚、官宦失意的彷徨、还是亲人阻隔的悲怆,都可以从乡愁的苦痛中寻到一脉深深的根。乡愁,是漂泊者不朽的灵魂之歌。它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蕴涵,成了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乡的榕树,去体味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心声。

二、新课讲授 〖知识卡片〗

1. 走近作者

黄河浪(1941—),原名黄世连,福建长乐人。5岁时其画便被国家推荐于华沙展出,并获奖。中学时代他的诗便发表于《人民日报》上,堪称“神童”。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师多年。1975年抵港,以画谋生,以诗文自娱娱人。1995年移民夏威夷,创办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并出任主席,主编会刊《珍珠港》和会员合集《蓝色夏威夷》第一、二集,广受好评。著作甚丰,已出版诗集《海外浪花》、《大地情诗》、《香江潮汐》、《天涯回声》、《风的脚步》、《海的呼吸》等多种,还有散文集《遥远的爱》等。1979年所写的《故乡的榕树》一文,获香港市政局举办的首届中文文学散文组冠军,一时洛阳纸贵,被海内外十几家报刊杂志所转载,好评如潮,后被选入高中第一册语文课本作为课文,在全国使用,也有一些大学将之选为教材或补充教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初到美国即筹建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四处呼朋唤友,共同推动华文文坛,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以一介书生之力,肩负如此重任,为新移民树立榜样,为四海文林所推崇。

2. 神奇的榕树

榕树,桑科常绿大乔木,可入药,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北方也有室内栽培。多年生的榕树,它的树枝可长出黑色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便又成为树干。

榕树是一种很神奇的树。

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有株老态龙钟的古榕,种植于清康熙二十九年。这株榕树原植于一座高约2米,面阔1.5米的小土地庙后边。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雄心勃勃的榕树长大后,居然将所谓主宰一方水土的土地庙吞人口中,形成了“古榕吞庙”的奇特景观。

在重庆长寿县有一株神奇的榕树,就长在长寿城区三倒拐的半山坡上。它夹在两栋一高一矮的建筑之间向上顽强生长,它的根部紧紧缠绕着建筑物的墙壁,仿佛要把自己和墙壁融为一体;而在墙壁的另一面,榕树的根须爬满了墙壁,好象是墙壁的“被盖”。奇怪的是榕树穿墙而过,墙壁却完好无损!无独有偶,在广州一个废弃多年的榨糖厂里,有一个20多米高的大烟囱,上面居然长出一株树冠面积达10多平方米的大榕树来!

在云南德宏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有一棵被称为“中国榕树王”的大榕树,树干生根,根变树干,经过近300年的“扩张”,竟然由一棵树而长成为一小片林子,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独树成林”的景观。

在海南省琼海市温泉小学草坪上更有一棵神奇的树中树。这棵树的下部是榕树,顶部却是一棵油棕,油棕是从榕树树干约两米多高的地方长出来的。

由此观之,黄河浪故乡那棵有中空树干斜出的榕树并不为奇了。而黄河浪写这棵榕树,也只不过因为它是乡愁的载体。

3.重点字词(1)字音

镌(juān)刻

苍虬(qiú)粗犷(guǎng)荫庇(yìnbì)冷飕飕(sōu)

蓊(wěng)郁

摇曳(yè)

泯(mĭn)灭

袅袅(niǎo)

虔(qián)诚

汩汩(gǔ)

鬈(quán)曲 黝(yǒu)黑 汲(jí)水(2)词语解释

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舒畅。赏心,使心情舒畅。安然无恙:平平安安地没有遭受任何损害。恙,疾病,也指灾祸。悠然自得:形容闲适从容。悠然,闲适自在;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文脉梳理〗

结构思路图解

说明:文章由眼前之景勾起思乡之情。榕树是情感的载体,寄情于物,情景交融。通过写故乡榕树下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与无限的眷恋。结尾再由小儿的话打断思绪,回到现实,并发出对故乡的呼唤。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技巧赏析〗

1、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乡的榕树》不是为了临摹故乡榕树的自然形态,也不是为了再现因年岁的增长而愈益清晰的故园、乡亲和历历往事,而是为了抒写作者那缠绕在胸、丰富繁复的悠悠思乡之情。作者的故乡在榕城,榕城有遍地的榕树。作者为了抒发那诚挚的感情,就将满腔的情倾注到榕树上。当作者带着小儿子在客乡的大榕树下散步时,不禁驾着想像和思想的小舟驶向自己的故乡———伟大母亲的怀抱。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榕树四周环境的画面,闽东农村特有的风光,为进一步刻画榕树抹上一层恬静、清爽的底色,画面于平淡质朴中透露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激发读者对作者家乡的怀想。作者还进一步对那棵被称为“驼背”的老榕树,进行细针密线的描绘:“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并叙写了儿时和小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趣事。作者现在虽远离故土,但仍惦念着儿时的伙伴,有着自己美丽的思,无限的念。故乡的榕树幻化出一幅幅迷人的意境,凝聚为一缕缕思乡的恋情。牵动游子感情的往事历历在目:女人们祈求榕树之神赐福;榕树下的石板条在早、中、晚供人们享用和满足———醇厚的民俗;母亲用榕汁为“我”治癣、祖母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博大的母爱;榕树总是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浓郁的美景;还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无限的眷恋。作者回忆故乡往事的部分看似散漫,如无限放飞的“风筝”,实际上被一条绵绵的思乡之“情”暗暗地牵着。榕树是全文的开启,也是作者抒情的起源。诚挚情感的切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极尽赏心悦目之能事,景中有意,画面含情,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美,更道出了自然之情,用整个心灵去感应“故乡的榕树”,诚挚真切。

作为“微笑”文学的散文,“它不像诗那样以专职的抒情构成完整的情感结构,而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粘结在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曾绍义《散文论坛》)因而散文对于自然图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也往往融合或反射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之中。本文作者黄河浪深谙其中的道理。

2、充满诗意的语言风格

作者是散文家,也是诗人,他的散文总是把人引入一种诗美的空间。这种效果的取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语言的超常搭配。语言的超常搭配,就是超出语法和逻辑意义上的词语搭配现象,它往往是不同辞格的具体运用,有着其独特的修辞功用。《故乡的榕树》中有几处语言的超常搭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如:“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这些句子中,“摇曳”和“青翠”,“注”和“清凉”,“清凉”和“洒下来”,“隙漏”和“清凉”,“生命的船”,都属于超常搭配现象。语言超常搭配的运用,使景物描摹更形象灵动,情感表达更亲切可感,同时也拓展了语言的想象和诗美的空间。

(二)情感的自然宣泄。“抒情性的作品看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真实则不在画,而在于那幅画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感情”(别林斯基语)。作者把对故乡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与抒发自己主观的思乡之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景物写得细腻,又具有绵密深厚的情致,充满着诗意,使文章达到写景的绘画美与抒情的真挚美水乳交融的境界,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文中有多处直抒胸臆的语段,读来酣畅淋漓。作者满蓄的思乡之情是“故乡的榕树”所盛载不了的,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缘物生情,连用两个设问:“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呀,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么?”用形象生动的诗一般的情趣和语言,把思乡之情进一步推向巅峰,流溢出耐人寻思的韵味。最后文章以“故乡的榕树呀……”结尾,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故乡的榕树呀……”既是作者心灵情绪的自然吐露,也浸润着作者诚挚真切的情意,有一种诗意的含蓄美。

〖疑难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并不遵循空间或时间顺序来写景抒情,而是由此物而彼物,由此情而彼情,以一种意识流的情感流动来行文。从眼前的榕树想到故乡的榕树,由小儿的生活想到自己的童年。突破时空,忽而现实,忽而历史;忽而此地,忽而彼地。

而对比的笔法,正是本文推动意识流动的动力。比较明显的对比有:童年的对比,榕树的对比。作者的思绪从“住所旁边的土坡上”那 “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上起飞,“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眼前的榕树下建了“滑梯和亭子”,种了许多花,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小儿在这里嬉戏。而故乡的榕树周围有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小石桥和小石狮子。故乡的榕树也更有特色,比如那棵“驼背”,是“我”和小伙伴们“划”的“船”。这里不仅是儿童的世界,也是所有农人的世界。通过对比,唤起了对故乡的人和事的记忆,而思乡之情也便汩汩地涌入笔端。比较隐蔽的对比有:动静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眼前的榕树是静态的,故乡的榕树是动态的;眼前的色彩是楼房的“铅灰色”和榕树的“青翠”,而故乡的色彩有青青的秧苗、火红的杜鹃、小白花还有榕树黑黝黝的影子和那一片绿阴。对比笔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意识自然流动,形象真切地写出了不同事物的特征,恰倒好处地表情达意。

2、作者于文章开头说他在香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那么如何理解他的乡愁?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在文章开头给我们描绘了他在异乡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嘴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循声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响,小狗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我们可以对这幅“天伦乐事图”作这样的分析:一,作者的“悠然自得”是因为他“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二,作者吹起哨笛“逗得小儿子嘻嘻笑”也只是“那天特别高兴”。所以对作者来说,乡愁多于快乐,因为他的“悠然自得”来自于故乡的榕树;他最快乐的一天,想到的也还是家乡。真正高兴的是童心未泯的小儿。而写小儿的快乐,又让作者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进入了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当然,我们也不能理解为作者在他乡过得并不快乐,所以才想起故乡。作者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写思乡情怀,情感更真实,更能揭示出作者对故乡的挂念是始终如一的。

【课后习题对话】

第一题参考答案: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做“水手”梦;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家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这些都使“我”记忆深刻。差别就在于“我”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眼前的榕树和悠扬的哨音,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激发起“我”内心已有的体验。而儿子没有这样的负担,他只觉得好玩。这就是乡土情结在起作用。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为了训练学生梳理文章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课文引伸开去,关注学生个体的感受。

第二题参考答案:在这里,作者连用几个问句,不断追问,同时答案就在语句之中,使思乡的感情表达更加连贯,更加强烈。学生练习写这样的句子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设问,也可以递进地设几个问题。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使学生认识几个问句连用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不同作用,并学着自己去运用。

第三题参考答案:①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②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③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荫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纯朴的人们。④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要使文章写得有文采,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要有丰富的想像,要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要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要运用华丽的词语。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文章如何才能写得有文采。

粤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故乡的榕树》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粤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故乡的榕树》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粤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故乡的榕树》教案

粤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故乡的榕树》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

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乡的榕树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3、培养选材立意,提炼......

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语文 故乡的榕树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中语文 故乡的榕树教案 粤教版必修2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榕树 教案 故乡 榕树 教案 故乡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