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_杨氏之子的教案
杨氏之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杨氏之子的教案”。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目标
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能借助注释、插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4、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准备《世说新语》书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什么是文言文。导入课题并解释课题。上课前让我们复习一下所积累的古诗名句,可以吗?
师:我说上句,你们来接下句:言必行——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师:真不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天行健,君子以----,地势坤,君子以--。同学们,发现我们刚才读的内容跟我们平时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古文比现代文简洁。像古诗一样凝练。故事有趣,但不好读。
师:是啊,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些语言就叫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的文章,不是日常语言,我们称之它为古文,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如>《 孟子》《 古文观止》等,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个别读齐读,课题是什么意思?姓杨人家的儿子。
我是姓蒋人家的女儿,那我就是蒋氏之女,你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介绍自己吗? 生介绍: 二 初读感知
(一)检测预习情况:
师:恩,孺子可教也。昨天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请借助拼音再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待会检测生字预习情况。
师:这是本节课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会读吗?
师:一起来!(课件出示生字:梁国、聪惠、诣、乃、曰、禽)生齐读生字
(二)朗读课文
老师请大家再次认真朗读课文,注意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读顺句子。(课件出课文)生自由读文
师请生读课文。并在朗读时指出文章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都读准了,一个是“为设果”,那我要考考你们,知道为什么读“wèi”吗?
师:“为”在这里表示的是“给,替”的意思,为设果的意思是,给客人摆上水果,我们在读多音字时,是根据它的意思来判断它的读音的,现在来读两遍。
师: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是“应yìng”声答曰,知道为什么读yìng吗?就是刚问完问题就能马上回答,这就叫—应声答曰
师:对啊,这就是根据它的意思来辨析它的读音,一起再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读出重音,读出停顿,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老师来试试,行吗?请听老师读。(老师示范读)自己读读,在哪停顿好?
生自由练习读
(课件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对照大屏幕,看看你的停顿是否合适?再一起读读,体会体会。
生对照大屏幕练习朗读
师:谁想读读这篇课文啊?
生有感情地读
师:读得挺好的,老师听出来,你们都特别努力,如果重音啊,停顿啊,再鲜明一些,这味道就更足了,比如说这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生练习读此句
师:就是这种味道,谁还想读读?来,你来试试
生1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三、精读品味
(一)回顾学法
师:读得好,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这篇古文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一说。其实理解古文和理解诗句的方法是一样的,那你们平时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的呀?生汇报方法
师:老师觉得用上这些方法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自己先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图片、注释来理解生读文、每字每句地理解、查字典、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有困难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解决不了的,一会儿大家一起来看看。
2、汇报
“梁国杨氏子九岁。”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谁还愿意再说一遍?或者重复一遍,或者说得更好?
生:梁国有位姓杨的,他的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梁国这个地方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这个姓杨的人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了。——这个孩子姓什么?
师:要记住啊!他是杨家的后代,当然姓杨啦!咱们班有没有姓杨的?站起来。哎哟!你们杨家的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有一个男小孩,甚聪慧。这是值得骄傲的啊。(面向全体同学)告诉后面的老师 他姓什么来着?
师:他也是个聪惠的孩子!老师写“惠”,卧钩卧倒,要写好这个字,“心”字底要写大点。拿笔在书上写一个,大点啊!卧钩卧倒。两点要生动点。关键要写好心字底。
“惠”和“慧”在古代是一个意思。(板书“慧”)接着往下说。“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你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父亲的儿子出来。
师:“乃”就是“就”。“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叫的? 生:孔君平。
师:孔君平叫的吗?
师: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
生: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
师:学一学。
生:嗯,这样吧,先生,要不你见见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聪明的。
师:这是一种可能。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佣人,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孔先生来了!”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对,不是一种水果,有几种,其中有杨梅。
师:你看这个姓杨的小男孩为这个姓孔的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杨梅的“杨”字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的?木字旁。和杨氏的“杨”怎么样?
生:一样。
师: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你来试试。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家的果子。”或者
“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明白了吗?你呀,姓杨;杨梅呢,它也姓杨。两个“杨”是一个字。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喽。清楚了吗?往下说。“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禽,先讲禽。
生: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
师: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生:最后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儿子听了这话回答说:“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师:“未闻”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过。
师:好的。既然读懂了,再朗读一遍吧。大声地读。(生读)
四、背诵积累
师:看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个别背 齐背诵
五、品读文本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你从哪儿看出这小孩“甚聪惠”?(板书:聪惠)
师: “聪惠”就是聪明。
“惠”是个通假字,它和“慧”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呢?这个“惠”的意思多啦,仁爱,善良,温顺,好处,等等。眼睛看着它,再看杨氏之子的表现,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杨氏之子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乖。
师:好一个乖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讲得多明白!小孩又聪明又乖,师:先看他聪明在哪儿?默读思考。(生默读)
师:知道了吧?请一个同学说。
生:他聪明在反应很快,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他马上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这个动物,马上就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反应快”,是不是啊?反应快,而且立即就进行“反击”。这叫什么? 生:会说。师: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 生:还会听。
师:嗯,还会听。(板书:会听反应快会说)他是怎么会听的?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
生:在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的时候,换了别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果子吗?这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却从中听出了另有意思。
生:听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杨梅的“杨”跟他开玩笑的。师:拿他的姓和杨梅的“杨”字跟他开玩笑。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么说杨梅就是你们家的果子了!真会听!他听出了话里有话。能听出话中话的人是会听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你们看聪明不聪明?紧接着回应一句——,再把下一句读一读,齐读,未闻——
生:(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小孩的确是聪明过人,——会听,反应快,会说。下面老师想问一下,他乖在哪儿呢? 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养。师:他乖在什么地方,说清楚。生:他很会招待客人。
师:以礼待人啊!非常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种杨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装在一个大盘子端出来了。热情吗? 大方吗 懂礼吗 生:相应回答
师:还从哪里能看出这个小孩乖,有教养?这一点很难看出来,看出来了我一定给他掌声。
生:从第二句“乃呼儿出”。他看到父亲不在家,有人来了,自己出来招待客人。
师:嗯——年纪不大,很懂事。还从哪儿看出他乖?请说。
生:最后一句,他非常聪明,听出孔先生话里有话,如果他不懂礼貌,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师:嗯,那他怎么说的?
生:他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从哪个词中看出他乖。生:从“未闻”。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要是不乖的话,他就直接说:“那孔雀也是‘姓’孔的,它也就是你家的鸟儿了!”加上“未闻”就有礼貌。
师:他如果不礼貌,对孔君平不尊重的话呢,就会说:“如此说来,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儿啦!”是不是?他表达的时候拐了个小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儿啊!很巧妙地“回击”了他。加上“未闻”多么得体呀!多么尊重长辈呀!乖不乖?聪惠不聪惠? 生:乖—聪惠—
师:若来者非孔君平,而是李君平,你会怎样回答呢?李 柳 梅君平呢 黄君平呢(黄河 黄鹂 等)
师:同学们都笑了,是不是在机智诙谐中既回答了问题,又不失委婉敬重,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精妙,这就是读书要读出里面的味道来。不要放走关键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获就很大。要好好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读出味道来,才能体会出读书的乐趣。
师: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其实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合的,没有标点的杨氏之子,谁敢尝试一下?生读
真了不起,喜欢这篇小古文吗?它出自于《世说新语》
六、布置作业
师: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咏雪》,还有许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孩子,比如让梨的孔融。这些孩子长大以后都成了当地社会的上流人士,《世说新语》就是记载这些上流人士言谈趣事的小说,这样的小故事有两千多个,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里面有原文,有注释,还有译文,老师相信你们能读懂它们,也会喜欢它们。有时间的话出示两则小故事。板书:
杨氏之子
聪惠
杨氏子--------
孔君平 杨 梅---------
孔雀
《杨氏之子》教案《杨氏之子》教案《杨氏之子》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点参考注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杨氏之子- 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杨氏之子》 教案《杨氏之子》 教案《杨氏之子》 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杨氏之子》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 杨氏之子 》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