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案_小学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康巴什新区第二小学:刘建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掌握用称物体的方法和过程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下,使学生经历估、掂、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形成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6个盘秤、1个天平、课前调查表、课堂上估一估称一称表格,题纸,备用二分硬币,500克的盐、1千克的盐。每位同学一个果冻。
2.学生准备:每人一个2分硬币、一个一元硬币、一袋500克的盐、1袋1千克的盐、一个苹果和任意一种未拆包装的零食。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昨天老师让大家去超市做了调查。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调查结果。
点名回答,其他同学倾听。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你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发现了大家都是说物体重多少克或多少千克。生2:发现轻一点的物体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表示物体有多重我们常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两个质量单位。(板书:克与千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克,感知质量单位克
同学们,你们知道1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拿出2分硬币,放在手心轻轻地掂一掂。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很轻、像手中没有东西一样、太轻了......那要想准确的知道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我们可以怎么办?谁来为老师支个招? 生:用秤称。
是,要想知道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秤称。下面老师给大家看几样秤,看看大家见过没有。
出示各种秤,并作简单介绍。
天平是一种精密的秤。常用来两比较轻的或比较贵重的东西。下面我们就用天平来量一量一枚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
示范并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来称量物体的时候,我们要在天平的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当物体的质量小于等于10克时我们就可以不放砝码,通过拨动标尺上的游码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称量出1枚2分硬币中1克。
请同学们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轻轻地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并把着用感觉牢牢地记在心中。
学生感受。
1克有多重大家记住了,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大于重1克。
生自由说。
教师评价:你真善于观察生活。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老师也称了一些大约一克的东西,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5粒黄豆大约重1克,十二粒绿豆大约重1克,30粒大米大约重1克。)
2.比感觉
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比感觉的游戏,看看谁的感觉更准。(1)估一元硬币的质量
请同学们把2分硬币放在左手,1元硬币放在右手,轻轻的感受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生感受并回答。“2分硬币比一元硬币轻”
你能估一估一枚1元硬币到底有多重吗?把估得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到底谁估得更准确呢?我们还是来称一称吧!(2)估一个果冻的质量
学生对比着1元硬币估,并把估得的结果填入表格中。
渗透净含量的知识。净含量20克,加上壳2克,所以一枚果冻大约重22克。
(3)估数学书的质量,小组称一称。
刚刚我们估的都是比较轻的物品。敢不敢估一个比较重一点的?
把我们的数学书放在手上,轻轻地向上托感受一下它的质量。然后估一估它有多重,把估得的结果填入表格中。
我们用托盘秤来称一称数学书的质量。介绍盘秤的用法,并强调数学书一样重,每小组称一本就可以了。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认识千克
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质量单位“克”,那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1千克有多重。(板书1千克,“千克”用红笔写)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500克的盐,放在手心轻轻的感受一下它的质量,你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并表达。
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提个要求,同桌两人合作把两袋500克的盐放在一只手上,轮流感觉一下它的质量。
同桌合作,初步感受1000克。此刻你手里拿的是多重的盐? 生:1000克。
你怎么知道是1000克的? 500克+500克=1000克(板书)
那再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另一袋盐,看看包装这袋盐有多重?
生:1千克。
把这一袋1千克的盐放在左手,两袋500克的盐放在右手,你有什么感觉?
生1:一样重
生2:两袋500克的盐重 生3:1袋1千克的盐重。
哦,大家出现了分歧,我们还是来称一称吧!
原来两袋500克的盐和一袋1千克的盐一样重。那此刻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两描述一下1千克和1000克之间的关系吗?
生:1千克=1000克
国际上常常用kg表示千克,g表示克,所以还可以写成1kg=1000g.看着老师手中的物品说一说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是左手拿1千克的盐,右手拿两袋500克的盐)
请同学们再把1千克的东西放在手上感觉一下,把1千克有多重这种感觉牢牢地记在心中。
4.估估、测测活动
活动一:(1)估一 估你带的水果大约有多重,把估测的结果写在表格中。然后再排队称一称它有多重,把称得的结果写在表格中。(2)以小组为单位先估一估大约几个苹果就1千克了,再称一称你估的准不准。
活动二:(1)估一估你带的东西有多重,把估的结果写在表格中。(2)看一看包装纸,它大约有多重,结果填在表格中(3)再和你的同桌交换一下看看他带的物品有多重。
(三)课堂小结
现在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真实学会了不少知识,那老师想考考大家: 昨天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柯老师不会认秤,谁来帮帮老师?
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会看体重秤吗
先请同学说说该用什么作单位?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昨天老师称了一些东西,可是老师忘记写单位了,你能帮老师把单位填上吗?
学生做在题纸上,教师巡视,找同学汇报。找两个说说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们看一封信吧。
学生看信,并悄悄的笑。
谁来说说你们在笑什么?
学生汇报。
看来大家是不会把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用错了,那老师在出一道题来考考大家。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意,再指名回答。
两边一样重的大家会判断了,如果两边不一定一样重你会比较吗?
学生独立做在题纸上集体汇报。
(五)知识拓展
(六)延伸应用
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学完了没? 生:学完了。
不,没有学完!克与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继续了解有关克与千克的更多知识,或者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板书设计:
克与千克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第九单元单元目标: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克与千克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三)培养学生......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谭丽【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
《克与千克》教案伊宁市逸夫小学 李秀军教学目标1、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2、通过体验活动,自主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教研专题公开课教案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