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厌百回改(肖红芳反思)_黄山奇石说课教案反思
教案不厌百回改(肖红芳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山奇石说课教案反思”。
教案不厌百回改
——《火烧云》读写结合教学反思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而我要说:“教案不厌百回改。”
萧红的《火烧云》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这篇课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篇写景之作,运用儿童的观察角度,充满了童年的趣味,语言生动优美,是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好课例。而我在整个教案设计与推出公开课的过程中颇费心思,反复修改,获得一些心得:
一、研读课文,选准最佳切入点
当代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拿到语文书,我不是马上去搜集各种教案资料,而是反复朗读,深入研究,找到最佳切入点。”我借鉴名师的经验,反复品读萧红的《火烧云》,一幅幅绚丽多彩、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图片在脑海中放映,一阵阵美妙的遐想如同一支支清幽动听的歌在心头唱响,萧红真像一位文字魔术大师,将我们熟知的汉字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实现了如此神奇的表达效果。
选择课文哪个片段作为读写结合教学切入点呢?我犹豫起来:选择描写颜色的片段吗?学校肖月红老师已经做出了选择并有了深入的研究。选择火烧云形态变化多端的那部分吗?网上关于此部分的读写结合铺天盖地,似乎没有新意。最后,我把目光聚焦在第一自然段(为了更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我找到萧红《呼兰河传》原文,找出此段,对比着读),仔细揣摩萧红在此段中的写法:有排比的修辞方法,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选择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等动物作为描写对象,有序表达,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若选择以上表达方法作为切入点,孩子们将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读写结合目标未免太低了些。
拿此文本,再细细研究,反复修改设计,几经周折,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此段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后,使大地产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先通过几个简短的语句来表现景象变化速度之快,再对喂猪的白胡子老爷爷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此时,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可以通过仿写萧红在《火烧云》第一自然段中句式,来描写变化快的景物,如此一来,学生等于掌握了一种习作工具,凡是遇着写景物变化快的(最后还拓展到变化快的场景),都可以试用这种写法,突出变化之迅速和神奇。
二、集思广益,寻求新的突破口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中说:“师范毕业之后,打杂5年才正式站上语文讲台。起步较晚却生性好强的我,格外留神那些优秀的同事迅速成长的原因。细细一琢磨——原来多是上公开课使然。想想也是,有专家高手的悉心传授,虽属‘二手感悟’,但只要自己肯用心钻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师也就逐渐从‘偶像派演员’变成了‘实力派演员’。”面对窦桂梅老师的心得,“吾尝疑乎是”,我一直认为贵在自己课前的准备,深入研究课文,实现设计精彩,控制好上课时间,便能演绎课堂精彩。第一次试教结束,我还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中,面对同事一语中的的评价,我吃惊地发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当时,我将《火烧云》第一自然段的仿写训练重点定格在动静结合这一写作特点上,我激情澎湃地上了一堂课,却没料到出现了知识性错误,我当时的尴尬和难受无可名说,如果当初我姿态低一点,与同事多探究探究自己的教学设计,这一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此后,我吸取了教训,我每修改一次设计会与同事进行讨论,每试一次教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尤其针对《火烧云》第一段的写法特点,我集合了大家的意见,甚至请教过专家,最后,我找到了这一段读写结合教学的突破口。
三、根据学情,实现有效教学梦
在整个教研团队的帮助下,我整理出一份较为满意的读写结合教案,根据《火烧云》第一自然描写景物变化快的表达特点,将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运用概括性排比与具体化细描的写法来描写其他变化快的事物。我当时的仿写练习题如下:
小练笔1:
傍晚时分,大风来了,它吹得小孩子的头发乱蓬蓬的,柳枝弯下了腰。。
小练笔2(我们接着完成练笔)
傍晚时分,大风来了,它吹得小孩子的头发乱蓬蓬的,柳枝被压弯了腰。禾苗低下了头。池塘泛起了涟漪。一位身穿白色衬衫配黑色裙子的小女孩在风中走着......为了了解学情,我找了几位学生试教并做相关练习,结果发现,因练习纸上设计不明确,且学生理解水平还没达到脱口而出的高度,学生往往答非所问,或者想不出来,最后的仿写训练效果更糟。于是,我设计了更切合学生学情的仿写训练,再请来几位学生试教,果然效果显著提高。仿写练习如下: 小练笔1:
洪水来了,被淹没了。被淹没了。被淹没了。小练笔2:
清晨,我推开门一看,嗬,好厚的雪!变白了。变白了。变白了。
【请选择雪地里一处特别的景物具体细致地描写】
录课结束后,我受到了不少同事的好评,也得到了他们中肯的建议:在教学具体化细描这一教学环节时,若是将细描的景物定格在与前面事物同一变化特点上,孩子们的表达效果更佳。真是教案不厌百回改呀!
文章不厌百回改——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作文写作是一件苦差事,而对于作文的修改的引导,亦是作文教学中的难题。但学生总有一个心理和习惯,那就是“写完作文,万事大吉” 。《语文课......
文章不厌百回改—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 罗传艳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作文是写出来的,而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说过: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好书不厌百回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文章不厌百回读——《秋天的怀念》主题教学印象带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化的困惑,意外走进《秋天的怀念》主题阅读课堂,收获惊喜。执教老师以其感性的思想情怀,厚实的文化底蕴,独特......
“好书不厌百回看”---阅读指导课教案太和三中九(3)班李全宗一、指导目的1.向九年级学生推荐小说《红岩》,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对《红岩》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狱中联欢》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