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_四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2012年3月 6日
星期二
总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
播放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2.使学生掌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
教学难点:
幻灯片的制作。
教学方法:
1.自学法。2.演示法。3.观察法。4.实践法。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演示的幻灯片样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个幻灯片演示文稿,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启动PowerPoint 教师要求学生启动PowerPoint。2.快速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一份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的。教师介绍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1)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2)利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3)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具有个人风格的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窗口的组成:左边显示演示文稿大纲,右边显示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标题为“我们的班级体”的演示文稿操作步骤:
(1)启动PowerPoint后,屏幕出现对话窗口,在该窗口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
(2)选择演示文稿类型,如“激发团队精神”。(3)选择输出类型:屏幕演示文稿。(4)输入标题和页脚内容。(5)完成。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生启动PowerPoint。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听教师介绍,了解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学生听教师介绍。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应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学生了解什么是演示文稿。学生了解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学生了解窗口的组成。
学生可以掌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教师安排任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贺卡演示文稿(教师提示:贺卡属于出版物类型的演示文稿),并以“贺卡”为名,保存贺卡演示文稿。
3.播放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屏幕左下脚的视图方式转换按钮:普通视图按钮、大纲视图按钮、幻灯片视图按钮、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幻灯片放映按钮。
教师演示利用幻灯片放映按钮,在屏幕上放映演示文稿。教师让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贺卡”演示文稿。教师要求学生:
(1)谈谈自己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体会。(2)小结利用内容揭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贺卡演示文稿。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强调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方便快捷,但类型有限,并且模式固定,要想制作有新意的演示文稿,应选择其他的创建方法。
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学生将贺卡演示文稿保存在学生目录下。学生听教师介绍。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放映自己制作的贺卡演示文稿。
学生谈自己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体会,小结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学生上机实践,制作演示文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小结。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可以快速制作出演示文稿,操作简单,学生可以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
学生了解视图方式转换按钮。
学生可以掌握幻灯片放映按钮的使用,掌握播放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学生了解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课常练习。
第二课时
2012年3月 13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第二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2)通过与word对比学习掌握在powerpoint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3)灵活运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设置。
(4)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对图片进行灵活设置。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对比学习,以旧知带出新知。
设计创新,通过多种手段表达自己思想。教学准备:
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大量图片素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龟兔赛跑”的flash动画(2分钟左右)
生观看动画
2、师:赛跑的结局众所周知,可是兔子是怎样输给乌龟的呢?又或许兔子是你们心中的英雄呢?世事难料,现在我们就来现场推论龟兔赛跑,请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大胆想象,合理推理,说说你们心中的龟兔是如何赛跑,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
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说说他们的讨论结果
3、师:同学们有很多的想法,老师这里也有几种,不妨一起来看看!
观看龟兔赛跑的现场推论(3分钟左右)
4、谈话:哇,原来龟兔赛跑还能发生那么多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将
故事做到幻灯片中呢?那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中故事的开头吧!
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范例“龟兔赛跑”的开头。
5、请同学们思考以下5个问题,并将问题带入到幻灯片制作中:
你能快速启动powerpoint吗?
你能够快速、熟练的插入适当的图片?
你会调出图片、绘图等工具栏吗?
你能对图片做透明色设置吗?
你能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图片,如:调整图片大小、位置调整、图片的复制与删除、叠放次序、旋转等?
6、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共同完成龟兔赛跑后面场景的制作(可以是龟兔赛跑的经过,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赛跑结局……)需要的素材放在网上邻居-Teacher-素材文件夹中,根据自己喜欢及需要进行选择。
大胆想象,场景图文并茂,通过文本框或自选图形表现龟兔等的对话,以展示故事情节。同桌间相互协作!
8、学生展示作品,并将故事声情并茂的表演出来。(6分钟)
9、思考题并小结(2分钟)
10、学生进行(2分钟)
第三课时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第三课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艺术字与文本框的基本操作。
2、培养美感与探索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插入艺术字、绘制和编辑文本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
二、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插入文本框学习)
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片。
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10㎝和5㎝,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磅双线”。
三、插入艺术字
步骤:
1、确定位置
2、“插入”——“图片”——“艺术字”
3、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
4、“确定”后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
5、选择文字的字体、字号后“确定”
6、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都能把选中的艺术字逆时针旋转90度。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
7、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艺术字移近文本框之中。选中二个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
五、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范例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
六、小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艺术字的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第四课时
2012年3月 27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对话框美化幻灯片。
2、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
3、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富有个性的幻灯片。教学重点: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对话框美化幻灯片。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游戏活动:
教师打开“世界名城”演示文稿,简单介绍内容。
师:看了这张幻灯片你来说说看,他做的怎么样?想要让幻灯片做的好,不仅内容要正确还要美观好看,比如说,我们可以给幻灯片加上背景效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设置幻灯片背景。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使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
师:PowerPoint中已经有一些现成的设计模板提供给我们直接使用。教师演示:单击“格式”菜单——点击“幻灯片设计”命令——将鼠标指向“Crayons”模板——单击相应模板右侧的应用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师:我们发现,这样修改以后第一页幻灯片有了背景,而其他几页并没有被改变。同学们有没有看清楚我的操作?那就请你参考“学件”演示文稿,用“设计模板”给世界名城的第一页幻灯片制作一个背景,要求是操作步骤正确。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2)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色。
师:可是利用设计模版装饰幻灯片虽然快捷,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的要求,除了设计模板以外,PowerPoint中还有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配色方案。
教师演示:单击“配色方案”选项——单击相应配色方案右侧的应用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我点击右侧应用按钮之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2个命令“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和“应用于选定幻灯片”,他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参考学件,用第二种方法“配色方案”给第二页幻灯片设置一个背景效果,现在的要求提高了,不仅要操作步骤正确,既然谈到颜色,那么我们选择的背景颜色也应该和文字搭配起来美观好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教师展示学生2个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3)用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教师展示学生2个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3.巩固练习,展示作品。
学生操作,使用图片作为背景,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满分5颗星,进行打分。4.小结任务,结束新课。
第五课时
2012年4月 10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组合自选图形。
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
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难点: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组合自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任务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个演示文稿,请你们来做个裁判,评一评,哪个演示文稿更漂亮,为什么?
(1)课件演示。(2)观察讨论。(3)教师归纳。
师:一个演示文稿只有文字,另一个演示文稿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这使得演示文稿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板书: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二、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1)打开“我的爱好”演示稿。
(2)插入一张“标题和文本”的幻灯片,插入文本。
(3)出示任务:小问号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了一张与主题相符的图片,你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吗?
(4)小组合作。①看书自学。②尝试操作。③反馈质疑。(5)汇报交流。(6)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演示文稿中插入剪贴画图片。任务二:插入图片文件
师:同学们刚才在插入剪贴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张图片?(1)出示任务: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输入古诗“西湖”,并配图片文件
“Water lilies”配合。
(2)尝试操作。(3)交流总结。(4)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的演示文稿中添加图片。(5)评价欣赏。任务三:插入自选图形
师:有时还需要自选图形的点缀,怎么插入呢?
(1)出示任务:在“我喜欢的一门课”中插入“太阳型”的自选图形,并及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2)自主探究。(3)尝试操作。(4)交流质疑。(5)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的演示文稿中添加自选图形。
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双击自选图形设置颜色、线条。组合自选图形:选中自选图形的同时按住ctrl键,右击选组合。
三、自主练习、实践内化
完成第二单元中的内容,并将其美化。
四、交流成果、总结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和自选图形,大家掌握得较好,在演示文稿中,用什么图片,都要根据演示文稿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恰当、合适才是最好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点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将来也可以利用图形创造自己美好的世界!
第六课时
2012年4月 17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进行动作设置 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在按钮上的设置动作和在任意对象上设置动作、学会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编辑幻灯片的方法。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的: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 软件资源:Powerpoint,Word 素材资源:教师准备创设学习情境用的作品,多媒体课件、图片)自制的以“卡通世界”为主题幻灯片。学生前几节课的作品。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自学探究、评价交流,反馈小结。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上节课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对操作进行鼓励性评价,尽量由学生提出,能否不用依次打开一组每个同学的文件,在一张幻灯片里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同学的幻灯片呢,如何解决这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进行尝试。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设置的探索和学习。在引领阶段,为使学生尽快入境并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制作比如“我的班级”、“我们的校园”、“我的家乡”、“北京2008”等,学生可以通过作品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利用按钮进行链接设置的方法,由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欣赏,作简单评价并提出任务:
师:这个作品是如何让栏目和内容链接起来的?你们小组试一试。本作品中使用了你以前没有学过的设置方法,请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来自学完成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自已对作品进行剖析,试着探索利用按钮进行链接设置的方法是今后学习动画制作的技巧。
(二)自学探究、协作学习
学生自由选择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自学,边学边做。学习方式有自己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与教师探讨、查找资料、通过课件等。通过网络演示作品或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要抓住时机,针对学生情况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新授部分内容。比如: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哪个地方设计得还不够?你能帮他修改修改吗?
在学生间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随意选择问题来回答,还可以边演示边回答。① 你使用了哪种设置方法?②你知道怎样进入按钮设置吗?有几种方法?能演示吗?③ 你能演示你的作品的制作过程吗? 操作实践,反复领会,个性创造。根据刚才探索学习和交流学习的结果,再次上机,设置“我爱看的卡通片……”中的几个栏目与内容的按钮链接,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三)汇报成果,评价交流: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
1.先把你们小组作品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展示作品中的幻灯片顺序,数量。
2、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栏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在每个同学的幻灯片中链接到其它几个同学的作品?
3、说说你为什么把栏目内容设计成这样的动画效果?(创意)
第七课时
2012年4月 24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设置幻灯片中的动画效果、背景音乐和幻灯片切换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使用预设动画给幻灯片中的文本或图片设置动画;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对象的动态效果和动画顺序;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切换效果;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功能。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揭示任务一:使用预设动画设置动画效果 首先让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A、与同学交流
B、向老师求助
揭示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效果并插入声音。
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示范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
提问:①刚才对幻灯片所设置的预设动画,在自定义动画设置中还有效吗?如何可以看出呢?
②你能通过自定义对话框改变动画的播放顺序和播放效果吗,你能为幻灯片添加声音吗?
任务三: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要求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对话框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
让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示范讲解,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春”、“夏”、“秋”、“冬”四张幻灯片中的一个,设置感兴趣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
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展示优秀作品,让作者说出设计的意图。通过全班共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画效果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将前面所学的零散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提醒学生要灵活、合理运用动画效果。
5、知识的迁移
今天我们学习了让幻灯片“动”起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一篇你最喜欢的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设置动画效果。
第八课时
2012年4月 29日
星期六(上星期二的课)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VISTA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6、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7、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学生模仿硬件作“自我介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协调工作,各显神通。它们究竟有何神通,你认为谁最重要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
一、计算机的硬件”这部分内容。然后同学们,你就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四部分中的一个,这样同学们就分成了四组,你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让其他同学觉得计算机少了你还真不行。至于角色的分配,等同学们读书后自己选择。
四、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②人的什么相当于计算机的什么。
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第九课时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目标:
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旧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
1、认识计算机
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
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
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三、总结
第十课时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演示文稿和页面设置与打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母版制作。
2.使学生掌握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页面设置与打印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幻灯片的母版制作和打印。
教学难点
幻灯片的母版制作。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教师准备演示的幻灯片样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个幻灯片《承诺》演示文稿,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制作一份幻灯片母版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母版演示文稿是有三种类型:幻灯片母版;备注母版;讲义母版。
教师介绍创建幻灯片母版演示文稿的方法:
(1)依次执行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开始创建。
(2)在幻灯片母版中进行图文修饰。
(3)单击关闭母版视图。
教师演示利用幻灯片母版创建标题为“承诺”的演示文稿操作步骤。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应掌握幻灯片母版的方法。
教师安排任务: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孝敬父母好美德》贺卡演示文稿。
2.幻灯片贺卡的页面设置及打印。
教师介绍当制作好的幻灯片贺卡需要打印的时候,首先要进行页面设置,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宽度、高度、幻灯片方向)。
对设置好的幻灯片打印:执行文件——打印。教师要求学生:
(1)小结幻灯片母版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
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心意”贺卡演示文稿。
四、课堂小结
第十一课时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
1.熟悉组织结构图的插入、绘制方法
2.分析组织的层次关系,掌握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及美化的方法和步 骤。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美化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分析组织的结构层次关系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计算机、投影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生活在组织与集体中,那么,你能说出几种组织名称? 大家知道,组织是有等级和层次关系的,那么有一种图形能把这种关
系表达出来,就是组织结构图。
三、讲授新课
1、组织结构图的定义
2、组织结构图的作用
3、设置情境:
假设有两位同学毕业了,在同一单位上班,领导交待他们分别绘制单位的组织结构图。(将图在ppt上演示),请同学们分析,他们分别用了什么工具制作图形?哪位员工将得到领导的赏识?
那么如何制作ppt 结构图呢?
(1)绘制组织结构图:分3个任务,知识点为:插入组织结构图的方法,包括工具按钮的使用,文件、编辑、样式、文本菜单的应用
任务1:给出班级组织结构图原形,请同学们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修改,然后在ppt上尝试操作。
教师:针对学生个别出现的问题,个别辅导,总结归纳共性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系统进行演示教学。
任务2:根据学校的情况,绘制学校组织结构图,要求在图中找到计算机室。
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辅导学生制图,演示学生作品,帮助学生分析层次关系。
任务3:根据教师对公司的文字描述,学生合作绘图。
教师小结:演示小组作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异同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构思的深层次的思考。
(2)美化组织结构图
任务: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组织结构图中他认为最喜欢的位置添加自己的名字,应用知识点,自由发挥,对图中自己的位置进行美化,再装饰全图。
四、小结
通过带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点。
五、作业:
根据父母的介绍,绘制父母单位组织结构图,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体恤父母的辛劳。用office 2003完成操作。
利用菜单工具,对自己的图形进行装饰。
观看同学们的作品,互相评价,反思自己的位置及作品。记忆操作过程
第十二课时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教学内容:设置超链接和动作按钮、设置放映方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
2.熟练掌握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 法。
3.知道设置超级链接的对象和目标可以是多种媒体;新建“自定 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
教学重点:是演示文稿中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教学难点:难点是设置超级链接时,怎样设置到不同的目标。教学准备:《中华小吃》PPT课件及其半成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中华小吃》,你喜欢哪种? 点击图片,转到该小吃的介绍。
问:这个演示文稿与我们之前制作的演示文稿在播放顺序上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入课题:《设置超级链接和动作按钮》 二.新授
(一)什么是超级链接?
看了《中华小吃》这个演示文稿后,你觉得什么是超级链接?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教师作进一步讲解。
(二)超级链接的制作。
1.先看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文字链接的例子。2.学生动手制作《中华小吃》的链接。
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 学生没有出现预测的问题,教师同样要在PPT上出示,以免今后遇 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多加关注,降低要求,耐心指导。
(三)小结
(四)实践运用
从D盘文件夹中插入图片制作《吐鲁番特色小吃》,在目录页 制作超级链接。这里将会遇到一个问题:例如吐鲁番特色小吃的种 类,介绍有三种三页,该链接到哪一页?
引入:动作按钮。使用动作按钮简化制作过程。动作按钮设置方法:教师演示一个动作按钮链接的例子。学生动手制作动作按钮的链接。
(五)新建“自定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学生动手制作自定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的操作。三.总结
设置对象:文字、图片。
设置的方法:插入超链接、动作按钮。
链接目标:同一演示文稿内的不同幻灯片;其他文档(word等); 的概念及制作方法。对于操作上演示,力求精简,用最简单例子演 示给学生看。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操作,又可以有更 多的时间关注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了。
第十三课时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期末测试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填空(每空4分)
1、常见的计算机一般有、、、等部件构成。
2、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年。
3、用于显示当前窗口的名称的是。
4、单击 会出现窗口操作命令菜单。
5、用于显示操作的菜单是。
6、是常用的命令按钮,它们的功能和菜单中的命令一样,但操作更方便。
7、用于说明当前窗口显示内容所在位置。
8、在 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9、用于显示当前窗口状态。
10、在编辑文章时,先选取一段文字,紧接着按 键,这段文字会消失。
12、电脑正确的关机操作应该是:单击 按钮,选择 的 选项。
13、将光标移动某字前,拖拉鼠标,被鼠标移过的文字变成黑底的字,叫。
13、在输入文章的时候发现在光标前输入多了一个错字,按 键把它删除。
14、按 键,就能删除光标签的字符。
15.按 键,光标移到下一行的最左端(另起一行)。
16、按 键,插入一个空格,并且光标后移一格。
17、在记事本窗口中有一闪烁的短竖线,称为。
18、同时按下、和 这三个键,可以结束应用程序进程,在启动过程中同时按下这在个键,系统也会重新启动。
1、做个巧手小编辑 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 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加工文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对文字处理软件功能的认识。2.进一步熟悉修改、编排文档的操作。......
第16课 遨游因特网[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初识因特网。(2)学会打开IE浏览器窗口。 (3)认识IE浏览器窗口。(4)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认识演示文稿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放映演示文稿的方法二、教学任务1、如何新建演示文稿?如何幻灯片?2、如何选择及更改样......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学校: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第1课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设备及其应用和发展。2、能识别计算机中文件信息的类型。3、......
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通过本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文件操作,能够认识WORD2000,会使用WORD2000输入文字,对输入有错误的文件内容进行修改,能根据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