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案_江雪教案设计

2020-02-25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江雪》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雪教案设计”。

江雪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种心情、一段历史,吟诵起来每每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

三、朗诵古诗,明了诗情

1.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飞鸟躲进了温暖的巢穴,山间小路杳无人烟。前两句虽没出现一个“雪”字,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冰天雪地的世界中,领略到这刺骨的寒冷。谁来读出这种感受?

2.如果把这两句诗去掉两个字,变成:千山鸟飞,万径人踪。你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诗人加上一“绝”、一“灭”,刹那间一切繁华都化为凄凉、寒冷。3.除了这如在眼前的雪景,你还看到了什么? 明确:天地之间,一片茫茫,飞鸟绝迹,人踪湮灭。4.再来看这位渔翁,除了孤独,从他身上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就像柳宗元,虽被贬永州整整十年,但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带领永州人民进行改革,昔日荒凉的永州在一天天发展、进步。让我们一起读出柳宗元的这份坚强不屈。

四、小结拓展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推荐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另一首诗歌。(课件出示)

渔翁

渔翁夜傍夕烟宿,袭击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夜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上过夜;清晨,他从湘江打上清水又燃起楚竹做饭。等到烟消云散旭日东升,却看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回身一看,只见青山绿水之中,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在相互追逐。

此时,这青山绿水中泛舟天际的渔翁和寒江独钓的蓑笠翁相比,少了几分孤傲与凄清,多了几许飘逸和悠然。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江雪》,向家人介绍你的“寒江独钓图”。2.搜集并诵读柳宗元的诗歌,与同学交流分享。

江雪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江雪》教案屏南县实验小学 彭建平【设计意图】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2、体会......

江雪教案

《江雪》一、背诗导入新课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灿烂的宝库。一首好诗,它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江雪》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

《江雪》教案

《江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24课《古诗两首〈江雪〉》 教学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2、理解诗句,熟读古诗;背诵、默写《江雪》。3......

《江雪》教案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欲望。1.背诵《元日》。2.大家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听来是一种享受!一首好诗,就蕴涵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令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

《《江雪》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江雪》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江雪教案设计 教案 江雪 江雪教案设计 教案 江雪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