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字词,典故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2、使学生体悟到李白乐观开朗、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及时行乐”的生活思想。
3、通过诵读及理解,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凝练的语言。体味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音韵美。
4、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内容及结构,引导学生进入序文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李白“及时行乐”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附:①三国时的政泉,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说:“以后我的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快意莫过于此!”②西晋刘伶乘坐马车,酣饮不休,且备锄头于车上,对马车夫说:“死则葬我。”)
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就是李白,李白饮下去的是美酒,是物质,喷薄而出的是诗篇,是精神。世俗之人只是饮酒,李白的饮酒却是一种创造。
1、回顾之前学过关于李白的简介,让学生填空: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风格豪放飘逸。
2、下列典故或传说,何者与李白有关?
① 天上谪仙人 ②坦腹东床 ③铁杵成针 ④煮酒论英雄 ⑤才高八斗 ⑥玄宗调羹
⑦贵妃捧砚⑧水中捞月 ⑨力士脱靴 ⑩梦笔生花
二、解题
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体裁(序)“春”字点明季节,是在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季。“夜”点明时间,提出问题:(问题2:为何在晚上宴?)“宴”点名活动,宴饮。“从弟”点明对象,堂弟。
“桃花园”点名地点,在桃花盛开的园中。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追问:序,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我们学过哪些序?都是哪种序?
“序”和本单元中的传、书、箴一样,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序》、《自序》等。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 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
本文属宴集序,是指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诵读文章
方法:充分利用骈偶的特点(见PPT)
四、课文理解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找学生翻译前四句,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找同学来逐句翻译各句,教师补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明确:天地是世间万物的旅社,光阴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逆者,迎也。旅者,客也。迎接旅客的地方为旅店。
人在旅店中不久居,意味着人生在天地之间的时间短暂。光阴是匆匆过客,不会在某一刻停留,在千年一瞬的长河中,无数的人出现又湮没。
“而浮生若梦,人生几何?”
明确:而虚浮的人生就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
人生本就短暂,而这短暂的人生中,快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明确:古人在晚上拿着火把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
秉:拿,执着。
烛:实为火把,后人多讹传为蜡烛,蜡烛是唐代才出现的。
良:确实,实在,很。有以:有原因。
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古人晚上不睡觉,拿着火把去游玩呢?(展示PPT)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从以上两个引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人“秉烛夜游”,是因为人生苦短需珍惜光阴。而作者在此处引用,也就说明,此时作者应也是如此心态(问题2答案,同时点出问题3:该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呢?”)。
2、齐读文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明确: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在召唤着我们,大自然又借给我们如此美好的色彩。
况:况且。说明这一句和上一层内容是递进关系。
阳春:和暖的春天。突出春天里阳光的温暖,气候的温宜。
烟景:“烟花三月下扬州”笼罩在烟雾中的美景。
假:借。(此字由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找出最适合文意的意思)
文章:“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 这里指绮丽繁复的色彩。
召、假:为拟人手法,使自然多了一份人的多情。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明确:我们聚会在这桃花芬芳的园中。畅叙天伦之乐。
序:通“叙”。指兄弟聚会之乐。
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难点分析:诗人为何与诸从弟夜宴的呢? 概括文中交待的进行夜宴的原因有哪些。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2)古人秉烛,我辈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3)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是千古名句,你认为她美在何处,试做简要分析。
明确:首先,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春”字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温暖,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袅袅轻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一层轻纱。“景”字前着一“烟”字,就展现了这一独特的画面。作者还把天地间的森罗万象称为“文章”,也能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
其次,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阳春”是多情的,她用美丽的“烟景”来召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4)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怎不生感慨,发诗情?
3、齐读这一句。
人生苦短,快乐不多。应珍惜快乐时光。况且此时正值良辰美景,自然都如此多情,我们再不领情,再不行乐,岂不是太无情?那么作者和他的弟弟们是如何行乐的呢?接着往下看。
4、齐读课文“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由学生来翻译各句,教师补正。)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有我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此句引用了谢惠连与其兄谢灵运的典故。看课下注释,了解二人背景。
5、再读课文“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并背诵之。
6、读课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强调这两句是文章中最难翻译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挑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兴趣)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明确:清幽的景致尚未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幽:清幽的景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亦谓之“清言”。这些谈论多超脱现实,表达洒脱的胸襟,出尘脱俗。因此谈论的人是越谈兴致越高,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明确: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在明月下飞动酒杯畅饮。筵:yán。酒席。羽觞:形状似鸟的酒杯。
“飞”字用的好,与羽字对应,有飞动之势,写出了场面的热闹,参与者情绪的高昂。是全篇高潮所在。
7、再读课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8、读课文“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学生翻译,教师补正。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明确: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我们风雅的情怀呢!如果谁写不出诗来,就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三杯酒。”
此句中可乐之事可概括为“吟诗抒怀,不成罚酒。”
9、通读全文,试背诵之。
四、结构总结(展示PPT)
课文可分两层,前一层到“大块假我以文章”,是说此次聚会的原因——及时行乐。后一层是围绕“乐”字展开,体现作者乐观开朗的胸襟。
五、讨论
1、本文的题目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但文章开头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开头写的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以“夫”字领起,感叹之中联想到人生苦短,能得到多少欢乐呢?因此古人要用“秉烛夜谈”来留住美好的时光。
第二层以“况”字衔接,不止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使人留恋,更进一步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大自然斑斓的色彩也吸引着众人享受着大好时光。这两层说明了春夜游桃花园的缘由。
2、诵读第二部分,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感受到这种游宴之乐呢?
明确:乐事之一:兄弟朋友各个聪敏、多才,兄弟朋友相聚,主客共同吟诵诗篇。
乐事之二:宴席上不同的话题,纵情高谈阔论。
乐事之三: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传杯递盏。
乐事之四:举杯痛饮,赋诗抒怀,罚酒取乐。
3、作者感叹“浮生若梦”,为什么读起来并不感觉低沉?
明确:正因为“浮生若梦”才让作者效仿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以此表达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从“为欢几何”到“乐事抒怀”也正如李白一样显示了人生的旷达和洒脱。
主旨: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六、分析下列语句中使用了什么典故(古代的故事,在文章中用现成的、众人皆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叫做“用典”),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②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③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是一种自谦,实际上李白比他们厉害多了。
④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规律总结:用典方式
直取其词 如“逆旅”“浮生”“大块” 借用语句 如:“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曹丕《与吴质书》 借用古人、古事 如:谢惠连(聪慧)谢灵运(擅诗)“金谷酒数”(宴会豪华)
七、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凝练,句式灵活多变。
文章始终扣着春季、夜晚、桃花园,毫不偏离。夜宴席上的咏歌、清谈、观花、飞觞痛饮,以及作诗、罚酒,总共才用了寥寥五十几个字。句式多变,从三言到七言,或长或短,交错运用,而且往往上下两句构成整饬、巧妙的对仗。
2、巧妙化用典故,增添了文章内涵
有的直取其词,逆旅,大块等,有的借用其语句“秉烛夜游”,又借用古人古事,增添了小序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盛唐时期文人生活的宝贵资料。
八、小结:
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管弦丝竹, 没有粗俗的划拳行令,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论文,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
阳春,月下,美酒,共享天伦;咏歌,畅谈,赋诗,其乐融融。这时候,什么“浮生若梦”,什么生命短暂,似乎都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中远去了,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李白的旷达与洒脱。
九、拓展
同样是文人盛宴,李白的这篇诗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明确: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情绪,他感慨时过境迁,欢乐和生命的短暂,因此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叹。
李白所处的是时代是盛唐,自信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而李白是盛唐士人的代表,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人生漂浮无常,就像一场梦,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 ?古人手持烛火在夜里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啊。何况那温暖的春天用淡烟轻雾的美景召唤我,大自然把五彩缤纷的花纹图案提供给我。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我们叙谈兄弟之间的欢乐事情。
弟弟们人品俊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当哥的吟咏诗歌,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举怀痛饮以醉观月色,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属模块: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情分析】本文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并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1.诵读:把握节奏和语气,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2.细读:梳理文意,鉴赏本文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一、重要词语万物之逆旅也 (nì,迎)大块假我以文章 (jiă,借用,给) 琼筵 (yán,美好的筵席) 羽觞 (shāng,古代指酒杯。) 罚依金谷酒数 (依照)(shù数目) 何伸雅怀 (抒......
一、导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执教人:叶月娥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2、把握情感,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