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有多高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
课题:大树有多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李荣华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课前准备:
尺,竹竿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师: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2、检查各组准备情况,用具是否齐全,并作适当调整。
3、讨论:要使室外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二、实践活动
1、量一量,寻找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动手操作:在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注意:在测量竹竿的影长时,各小组必须同时进行操作。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同时测量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是相同的。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学生动手实践,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记录在表里,并计算比值。(测量时都取整厘米数,竹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师:比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发现规律: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上面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结果,推想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学生进行交流。
根据高度与影长的比确定这里的影长大约是3米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算出结果。
4、能根据上面的发现,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应该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在小组里交流。
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量出它的高度和影长,在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在表格里填写测量的数据。
师:你能算出大树的高度吗?学生进行交流。
在计算时,可以先算出竹竿与影长的比值,在仿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求出大树的高度。
师:在测量时为什么我要强调同时测量?
从中体会到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实际运用
1、校园里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还能测量出楼房、旗杆等的高度吗?
与学生一起测量旗杆。回到教室进行推算。
2、师:想一想,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数的影长。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课,这节课上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收获?请你将你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刘青査红兰李荣华蔡丽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大树有多高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大树有多高(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周次 9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4授课课题 大树有多高(6)教学基本内容 第78-79页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小学六年级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愈临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虽然较之以往有了较大进步,但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稳定,优秀学生不多,后进生占班级总数的1/3左右,个别同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