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郑春兰《惊弓之鸟》教学设计_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郑春兰《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泉州市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 郑春兰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寓意

3、体会魏王与更羸在三次对话中的情感变化。

4、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5、使学生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学重点:

1、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

2、使学生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课件。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课件出示图)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6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通顺、正确。

2、师: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啊,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首先是词语大闯关(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读。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还可以组成:更改、更新、更正、更换、三更半夜„„(2)齐读。(3)分组比赛读

(4)开火车读生字词。(要求读一个生字组一个词)(5)指导写字

师:在这些词语当中,还有一些红色的字,是本课当中要求我们要会 写的,请同学认真观察观察,你们认为哪些字写时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什么或哪些字怎么写才好看,都可以提醒大家。(生说,反馈)

师重点指导“射”“翅”。

“射”左右结构,左边一个“身”,右边一个“寸”,“身”是个彬彬有礼的绅士,看到后面站着一个“寸”,它就赶快缩短了横,让出位置让“寸”站,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身”字的第三横在这里这不出头。

“翅”半包围结构,“支”的捺就像大雁长长的翅膀,羽毛长在翅膀上,捺一定要够长才能把羽毛托住,如果太短了,让羽毛掉下去了,翅膀上没有羽毛,那可是飞不了的。

(6)生写字,师巡视。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师:我们和生字,词语交上了朋友,相信读起课文来,大家会更轻松了。现在,请同学们分组开火车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物?(2)主要写谁,写他做的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

2、指名回答。

3、师归纳小结:没错,这篇课文主要写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课件出示)师小结:所以抓住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概括一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

4、齐读主要内容,问:读完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为什么更羸只拉一下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好,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节课分解。

板书:

惊弓之鸟翅 3

第二课时

一、精心品读,理解课文

1、师:哎,糟了,糟了,这下可糟了,更羸遇到麻烦了,他 成了《魏国日报》的头条新闻人物了。请看:

魏国日报 本报讯

昨日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羸讨回公道。(课件)

2、同学们,听了这则报道后,你们觉得这则报道说的都是事实吗?哪儿不是?

3、对,这只大雁并不是更羸活活射死的,可是口说无凭啊,我们需要的是证据啊!请同学们赶快找一找,证据在第几自然段。

4、生: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

5、没错,就是这一自然段,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这找一找,哪些词语最能证明更羸不是杀雁凶手,把它划出来。

(并不取箭 嘣)

师:也就是说,害死这只大雁的真正凶手是这?生:嘣的一声响。看来这声响一定要大,大雁才能听见,才会掉下来。

6、指导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声响可真够大的,连老师都被吓到了。

7、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里,用了两个的“直”,这个“直”字有5种解释,出示:[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⑤垂直的。] 请同学们默读解释,你们觉得文中的两个“直”应取哪些解释呢? 师:我们来合作着把它们带到文中读一读,看通顺吗? 师读原文,生读解释。

师: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我们理解课文特别有帮助。

8、事情的真相真像课文说的这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9、师:怪了,怪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雁啊,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它从空中掉下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是描写大雁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做上记号。

指名说。

课件:一只大雁从„„边飞边鸣。

10、师:这只大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①引导学生抓住“一只”“慢慢”“鸣”等词语。②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课件出示画面)

师:大雁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一般都是集体活动,秋天的时候,它们都成群结队地往南迁徙,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单靠一只大雁,那是完成不了迁徙任务的。

师:这些知识更羸早就知道,所以看到这样一只大雁,更羸才敢对魏王说?生:“大王,„„射下来。”

课件出示:

更羸指着大雁()地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师:更羸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呢?如果让你在括号里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呢?(自信、胸有成足、信心十足、胜券在握、志在必得、踌躇满志)(指导学生读出自信的语气)

那你做什么事时,也这么自信过啊,能不能用“只要„„就„„”的句式来说呢?(上课时,做作业时,考试时)

师:好,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更羸之所以如此的信心满满,是因为他早就分析好了,他说(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更羸看见大雁——

生:飞得慢,师:听见大雁—— 生:叫得悲惨。

师:这是更羸观察的结果。(板书:观察)师:从大雁飞得慢,更羸分析到是因为大雁—— 生: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老师把它概括为“箭伤作痛”(板书:分析:箭伤作痛)

师:从大雁叫得悲惨,更羸又分析到是因为大雁——生: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板书:孤单失群)师:最后更羸判断出,大雁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师:大雁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师:老师把它归纳为:弦响雁落(板书)

二、深入感悟,理解寓意

1、看来,这次更羸能把大雁“射”下来,并不是因为他的射箭技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他善于——

生:观察。师:善于—— 生:分析、判断。

(板书:善于观察、分析、判断)

师:以后,我们也要学习更羸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2、师:这段话中连用了两组关联词“一„„就„„”谁也能用它来说一句话。(课件)

3、师: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觉得你能让这只大雁掉下来吗? 生: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师:更是一只—— 生:惊弓之鸟。

4、师:说得对。“惊”在这里指的是惊吓,“弓”指的是弓箭的响声,“之”就是“的”的意思,那“惊弓之鸟”的意思就是——

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师: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在你的身边,你遇到过这种人吗?(生举例说)

5、师:有句话说得好“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我们不能因为受过一次打击就害怕了,不敢去做了。

三、朗读训练,体会态度

1、师:哎呀,讲到这里,我们怎么把一个重要的证人给忘了呢,他当时也在场啊!他就是——

生:魏王。

2、师:在这篇课文里,魏王总共只说过三次话,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出来,用波浪线划出来。

(指名读,课件出示三句话)

“是吗?”魏王疑惑地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师:从这三次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魏王的态度前后也发生了三次变化,你能找出表示魏王态度变化的词语吗?

生回答,师板书:疑惑 大吃一惊 奇怪 师:疑惑就是—— 生:怀疑,不相信,师:刚开始听更羸说不箭,只拉弓也能把大雁射下来,魏王是怀疑的,不相信的,所以他前后用了两个的问号。(指名读,齐读)

师:后来,没想到事情真的像更羸所说的那样,魏王更是大吃一惊,这里的“惊”是什么意思?

生:惊讶。

师:所以前后又用了两个的感叹号。(生齐读)

师:到最后更羸告诉魏王不是因为他本事大,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是感到奇怪,所以后面又用了一个问号。(师生引读)

师:所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朗读对话时,我们是主要抓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来读的。

3、分角色朗读。师读旁白,女生读更羸说的话,男生读魏王说的话,注意要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4、延伸:如果你是魏王,你想写篇文章给魏国日报,为更羸说明一下事情的真相,你会怎么写呢?

四、作业(二选一)

1、我喜欢讲故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2、我喜欢当小记者,我要说明真相,替更羸讨回公道。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观察: 飞得慢

叫得惨

善于观察 更羸

{ 分析:

判断:魏王 疑惑

箭伤作痛 弦响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雁落 更奇怪

善于分析 善于判断

}

紫金县黄塘中心小学识字教学的调查报告

紫金县黄塘中心小学识字教学的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方法与 时间(一) 调查对象:黄塘镇中心小学(二) 调查方法:采取听课和行为观察。(三) 调查时间:2009年10月15至11月20日二、调查目......

黄塘中心小学庆六一体育活动方案

2012年黄塘中心小学庆“六〃一”体育活动方案一、活动意义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3.理解“惊弓之鸟”......

《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郑春兰《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郑春兰《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惠安县 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惠安县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