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德育目标: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谓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谓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查找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资料的介绍,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二、引入新课、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用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 长征》(教师板书课题)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请同学们先来读读这首诗,要读准生字的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一)、学习本课重点生字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逶迤(weiyi)磅礴(pangbo)

岷山(mi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用“磅礴”一词造句。

(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诗的特点是:“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三)、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争取读的准确通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互读、交流,学习生字词新,感受诗歌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课文。】

四、细读鉴赏,领略诗境(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诗句的哪个词可以概括红军的态度--只等闲。

什么意思?--只当作平平常的事。

咱们该怎么读呢?(你来试试!)生读,评价。

(二)、能从哪看出出来红军战士蔑视困难,把万水千山的艰难看作平常的事呢?我们再来读课文,抓住重点的句子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

生发言:走泥丸。

什么像腾细浪?全班齐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字面是什么意思?提问,打得答,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在回想我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当时是怎么的困难!可是红军战士却都说是“腾细浪,走泥丸”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想好请同学们可以先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

学生发言

师总结复述:你们从中感受到了红军蔑视困难,很英勇豪迈的气概!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老师和你们一样觉得红军战士真是英勇乐观。那咱们该怎样读?--你试试,让学生评价。

她说的语气很蔑视,他晃脑袋的时候很好。他加上了肢体语言。

(三)、1、五六句是两个战斗--巧渡金沙江,勇夺大渡河。品读这两句,你觉得中心应该放在哪个字上?

寒---铁锁寒,还胆战心寒,那场仗真是险恶啊!暖--云崖暖,可见什么?水大湍急,汹涌澎湃,巧妙的过去了之后,战士的“心里暖”

2、千里大雪山,冻死了无数的战士,都么的艰苦啊!战士们为什么还要“更喜”呢?你读读看,文中有答案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提问:你说说看,--因为过了雪山就看到了陕北,到了革命根据地了。

真好啊,所以,看到狂暴的雪山,战士们是“更喜”,因为他们知道,胜利就在这座大学山东之后了!我们说,他们是多吗的乐观!充满了对美好前途的向往。

3、来,我们一起将红军经历的艰难和他们勇敢乐观的态度用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后四句,读完之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品读。

4、请同学们抬起头观看图片,这一幕幕壮烈的图片,正是红军战士所经历的万水千山的艰难,然而他们是多么的大无畏,文中有句话概括的最好,让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来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设计意图:《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本环节的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五、“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七律。长征》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播放音乐,请同学们给这雄壮的音乐,自有朗读,读出你的激情,争取放下课本,用你的声音,表情来演绎这篇壮美的诗歌。

结束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对长征精神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集体诵读既是感情的一种宣泄,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阅读或观看有关长征的书和电影电视片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长征的精神,感受了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成就。让长征和伟人毛泽东在学生脑海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不怕: 远征难

乐观

无所畏惧

只等闲: 万水千山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是教学意图的全面体现。我们常把板书设计称之为“微型教案”。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通过关键词来展现,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浓缩。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本节课内容。】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21.毛泽东诗词二首――长征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2)让学生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 (3)了解诗的......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实验版第九册第25课。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七律 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七律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