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教学设计3_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 教学设计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
教学设计(上课)
(一)以情入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别董大。(读课题。)
(二)读诗题 知作者
1、从“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送别诗)谁送别谁?(高适送别董大)高适?高适是谁?(生介绍作者)。
2、高适这首诗是送给谁的?(董大)董大?好奇怪的名字?谁能介绍介绍。
3、你们的这些资料是从哪儿知道的?(生答)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网都是好办法,希望同学们平时做一个有心的人。老师手里也有一些资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件2出示)
(三)读诗句释字词
董大虽然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却受到朝廷的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了京城,好朋友高适为他送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当时送别时的情景吧。(课件3出示)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做到字正腔圆。
2、那位同学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
3.(课件出示)曛
提示:这是形声字,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4.谁还想试试?
5.听录音老师读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读的很有感情!)
6.小结:要想读得有感情,必须先得理解诗的意思,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平时我们积累了许多学习古诗的方法,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古诗呢?(边看插图边理解诗意;一边读时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7.请你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自己读这首诗,读后,我们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自读)
8.汇报:(我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前两句是作者用景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作者说的话来鼓励好友)。谁来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9.小结: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理解的真好!你们觉得诗句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别时的情绪?(愁
板书)这是怎样的愁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读读诗,想象诗中哪种景物最能体现这离愁别绪?(这个问题小组可以合作交流!)
(四)懂诗意悟意境
1、汇报:你觉得哪种景物最能体现这离愁别绪?(1)(我从第一句中的“白日”感觉到董大现在的心情就跟此时的太阳一样,被黄云遮住了,黯淡无光,很失落,就像自己的能力不能施展一样!)好一个“失落”!你已经走进了董大的内心世界,请你读读这句,(课件出示4第一句),再读读,把大家也带进这样的意境!(2)还有吗?(我抓住“黄云”来理解,从文中的插图表明诗人是在大漠中送董大的,此时黄沙漫天,把天空都笼罩了,看不清楚了,此时此刻,董大就觉得自己的前途就像黄云一样,一片渺茫,心里也很迷茫)哦!你从黄云想到了自己的前途就像黄云一样一片渺茫,真不错!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读出这迷茫的感受来!读第一句(3)(我从“雪”这个景物中知道了董大和诗人此时的心情与雪一样,是心灰意冷!)课件出示5第二句)你也走进了董大的心里了,能读读这句诗吗?(我抓住了“北风”,北风呼啸,非常寒冷,诗人觉得自己跟董大此时的心里都很凄凉)你意思是此时的北风吹在身上,寒在心里,是愁上加愁,请你读出这凄凉的感受!(我抓住了“雁”,此时的大雁往南飞,董大一定也听到了雁叫声。天上,大雁成群结对地飞,地上,董大将独自一人行。触景生情,我想董大会为自己独自一人远行而伤心,为自己孤独的人生经历而伤感。
小结:这位同学由大雁想到了董大身怀绝技,而如今却要流落他乡,觉得自己还不如这大雁。怎能不伤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此时的董大看到黄云是愁,看到白日是愁,听到北风,看到雁,看到雪都是愁啊!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凄凉,依依惜别,伤感)
3.生答,在黑板上写写这词,除了让人感到(凄凉),还能让人感到?(依依惜别)这景还能让人感到?(伤感)
总结:同学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课件出示6前两句)这样的景让人感到(凄凉,依依惜别,伤感)指黑板。诗人借别时的景,抒发了别时的愁情,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
板书)
4.眼前这凄凉的景让董大很伤感,再想想自己前途一片渺茫,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董大来说,真是悲上加悲了,愁上添愁了。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种“愁”吗?(指名读)
师评价:(1、你走进了董大那忧愁伤感的内心。
2、你读出了那份凄凉,那份忧伤。)
5、此时,应是以酒相送,挥泪告别之时,可高适深深的懂得董大心里的哀愁!于是他对他说(课件出示7后两句)齐读。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生说大概意思)说得好 6.从这两句诗中,你看“莫愁前路无知己”呀!(板书
莫愁)你体会到了什么?(我能体会到诗人在这样凄苦的环境下,还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他在鼓励自己的朋友!我能感受到他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你能从文字背后发现问题,很了不起!
(我还感受到诗人看问题很乐观,不悲观,不气馁,可见他有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豪迈的心胸)说得真好!
7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两句诗?(我们要读出昂扬的精神,豪迈的气概)谁来读读?
读的多像一个乐观的小高适!又是一个自信的小高适!齐读
8.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高适,去送别董大。你准备用什么话来安慰董大呢?
生1:朋友,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只要你不灰心,你会成功的!(情深意切的知己)所以,高适这样开导他-----读
生2:董兄啊,你大胆的向前走吧,你总有一天会走过这个坎的!(肝胆相照的知己)所以,高适这样劝勉他-----读
生3:兄弟,他们慧眼不识金,相信你一定会遇到博乐的。(相见恨晚的朋友)所以,高适这样鼓励他-----读
生4:朋友,我想对你说,拨开云雾见青天。天永远是蓝色的,你只是暂时被云遮住了。所以,高适这样激励他-----读
9.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终究不是高适,很难体会到他的苦衷阿!(师生补充:(课件8出示)高适,年轻时能文能武,有真才实学,有远大抱负,认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但现实和理想相差很远。高适仕途失意,无人赏识近30年,大多时候只好到处流浪,常常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10.:发现了什么?
生:(高适命运悲惨,高适一样无人赏识„„)
11:原来,高适与董大一样无人赏识。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就是在这失意落魄的时候,高适却真诚地劝慰着董大,深情地祝福着董大,动情地激励着董大。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能达到的。我们再来看一首送别的诗,在比较中你会被高适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被高适对朋友的真情所感动。
((课件9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2: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比,你从离别的人的心情上做对比,发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了吗?
生:王维的诗是说元二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更别说有知音了。而《别董大》中却是说“天下谁人不识君”。
12:“西出阳关无故人”会使离别的人心情怎样?
生:愁上加愁。
13:“天下谁人不识君”呢?
生:由愁变为不愁。
14:是呀,高适在自己失意落魄时想到要激励朋友,要好友“莫愁前路无知己”,相信好友会“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何等深沉的感情啊,这是何等真挚的友情啊!这也反映出他有怎样的胸襟?(板书
乐观
豪迈)
15:让我们代替高适再次送别即将消逝在茫茫风沙中的董大,动情地说(课件10出示)——(生齐读后两句)
让我们代替高适再次祝福才华出众的董大,坚定地说——(生齐读后两句)
16: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你能想象得到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表达,想象董大对高适的感激之情,想象董大也会以此诗句来激励高适。)
生:朋友,谢谢你!太阳被黄云遮的黯淡无光,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云会散开的,一定会重放光芒!
小结:这位小董大觉得总有一天这云总会重见天日,重见光芒的!说明她有了自信,有了力量!这就是友情的可贵啊!
17: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首诗——-(课件11出示)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
1、课件播放张学友的歌曲《祝福》,教师深情地(课件12出示):
同学们,还有两个多月,你们就要告别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此刻,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对你们的不舍和祝福。相信你们的心中也有千言万语,让我们像诗人高适那样也为你的朋友、同学、老师、母校,写几句送别之语吧!(提示:可以用上学过的送别诗句,也可以自己来创作。)
(六)总结
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那份感恩之情和诚挚友情!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几个月的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为我们的母校,为老师和同学,也为自己留下更多更美好的回忆!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像诗人高适那样,自信、乐观、勇敢地对自己说----(生齐读后两句)(课件13出示)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凌这首《别董大》。
(七)作业(课件14出示)
不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关键词和诗歌的意义。2.尝试语言,想象在告别场景中描述的诗。在阅读的经验诗人的情绪。 3.有阅读的感觉,可以背诵。安排:一课。教学过程:首先,创......
《别董大》教学设计晋江市灵源街道林格小学 吴玉婷【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
《别董大》教学设计广西玉林市容县石头镇水口小学 黄艳梅【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三首之《别董大》。【作品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
别董大长沙县黄龙学校王敏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抓住“黄云、曛”等字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能力目......
《别董大》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