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引导:有没有列出综合算式的同学?(或你能把解答过程列成综合算式吗?试试看。)你是怎样列式的? 结合交流,说明综合算式就是把两个求用多少钱的相乘部分加起来,求出的结果就是一共多少元。(板书综合算式)引导:请看综合算式,想想应该先算哪个部分,自己试着算出得数。(学生计算,指名板演)交流:这里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你能联系题意说说为什么要先算这两步乘法吗? 小结:这是一道三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从题意上看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事实上数学也是这样规定的:在没有括号的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时要注意,像这样前后两步都是乘法的算式,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使过程简单一些。
(三)巩固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画线,再指名分别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板演题,说明第一小题前后的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第 二小题减和加两步可以直接算出得数。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把错误的地方先用线画出来,再改正。交流每道题分别错在什么地方,是怎样改正的。
强调混合运算要按运算顺序计算,计算时还得细致、认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订正。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得数,指名两人板演。检查计算结果。
比较:同学们比较一下每组题两道算式里的数和得数,你认为有什么联系吗? 结合交流,在每组算式里指出对应的数、运算符号和得数,让学生体会联系,并说明:25分别乘30和20后相加的和,等于30加20的和乘25的积;840与400分别除以40的商相减的差,等于840减400的差除以40。
(四)小结作业
1.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你知道的运算规律。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师生活动,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三)知识剖析,深化理解 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去哪了》,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四)师生合作,巩固新知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作业:课后大家试着收集一下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生活实例导入法
“方程的应用”小朋友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根据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钱以及超市商品的价格,你们可以买到多少东西呢? 2.故事导入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唐僧师徒4人来到了女儿国,他们口渴的要命,一个卖西瓜过来,他们买了一个大西瓜,唐僧说:“这里把西瓜分成西瓜的1/2,1/3,1/4,1/5,你们挑吧,猪八戒挑了1/4的,他高兴地说:我肚子大,得吃大的?小朋友,他说的对吗?”
3.游戏导入法
“平均分”课前准备一些作业本和笔,分小组让学生把手里的作业本和笔每人分的一样,看谁分的快.4.谜语导入法
“时分秒的认识”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千万莫浪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教学设计木镇镇中心小学 李铜祥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2)让学生......
人教版整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锦集17篇)由网友“桃子小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人教版整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篇1:《整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整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12+0.12= 7.2-0.2= 3.5÷0.35=2.95+0.05= 5-0.6= 2.8÷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