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_水溶液的电离平衡教案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溶液的电离平衡教案”。

芜湖县二中

张斌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溶液中电离

【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十几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节内容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介绍前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物质分类的标准。过程与方法/ 5

芜湖县二中

张斌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本质

【教学方法】引导、归纳整理、多媒体平台、练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参加反应的物质大多是酸、碱、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酸、碱、盐的在水溶液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

1、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论:物质有:酸、碱、盐,条件:在水溶液中

2、可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论:通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性实验。新课教学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动画模拟实验: “几组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思考交流】

NaOH固体、NaOH溶液、NaCl固体、NaCl溶液、KNO3固体、KNO3溶液、蔗糖固体、蔗糖溶液、酒精溶液、H3PO4溶液,那些能导电,那些不能导电?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归纳整理】

H3PO4溶液、NaOH溶液、KNO3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动画模拟实验: “KNO3在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 【思考交流】

此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板书】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设问:于是我们把像NaCl、NaOH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什么呢? 【板书】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⑴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追问:如果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又叫什么呢?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思考交流】/ 5

芜湖县二中

张斌

(1)铁丝和石墨能导电,所以二者是电解质,液态硫酸不导电,所以硫酸是非电解质,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以上说法对吗?并分析。

(2)CO2和SO2溶于水也能导电,CO2和SO2是电解质吗?CaO溶于水能导电,CaO是电解质吗?分析原因。

(3)BaSO4、AgCl等难溶物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互评。【教师活动】对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评价并总结 【投影小结】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应注意的问题

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③电解质因本身离解成自由离子而导电。某些化合物,像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④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这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和部分金属的氧化物,它们在熔融状态都是能够导电的,所以是电解质 【练一练】

1.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⑴金属铜 ⑵碳棒 ⑶O2 ⑷H2SO4 ⑸液态HCl ⑹CH3COOH ⑺葡萄糖 ⑻固态NaCl ⑼CaCO3固体 ⑽CuSO4·5H2O ⑾熔融状态的KNO3 ⑿KOH水溶液 ⒀酒精水溶液 ⒁盐酸 ⒂CaO ⒃CO2 ⒄H2O ⒅NH3

能导电:⑴⑵⑾⑿⒁⒄;电解质:⑷⑸⑹⑻⑼⑽⑾⒂⒄;非电解质:⑺⒃⒅ 【思考交流】

依据化合物的分类,哪些类别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学生归纳整理】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都是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板书】

⑵电解质的类型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都是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过渡】: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分析:是因为他们在水中发生了电离,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问题探究】: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投影模拟动画】氯化钠在水中电离,学生观察并解释。

归纳整理并讲解: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板书】

2.电离 :

⑴.定义: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5

芜湖县二中

张斌

【过渡】:刚才氯化钠的溶解,其根本的原因是氯化钠在水中发生电离,为了方便,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电离方程式来表示。【板书】:

⑵.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如:NaCl=Na++Cl― 【学生活动】:请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主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请写出以下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归纳总结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FeClMgClBa(OH)2

【投影小结】书写电离方程式应遵循三个原则:

①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的数目应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离子所带的电荷必须等于该元素原子(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②质量守恒。即电离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③电荷守恒。即电离前后电荷总数相等。【学生活动】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

HCl

HNO3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问题探究:观察上述三种酸的电离特点,谈谈你对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归纳整理: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过渡】: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和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学生活动】:写出下列两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总结碱、盐的定义。

NaOH、KOH、Ba(OH)

2Na2CO3、KNO3、Fe2(SO4)3 【归纳总结】:学生主动回答碱、盐的定义,教师评价并总结。【板书】

3.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本课小结

本节课在初中学习电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为认识离子反应奠定了知识基础。【检测反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铜

B.盐酸

C.稀硫酸

D.硝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B.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C.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D.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CO3==Na+ + CO32-/ 5

芜湖县二中

张斌

B.Ca(NO3)2==Ca2+ + NO32-

C.KAl(SO4)2==K+ + Al3+ + 2SO42-D.H2SO4==2H+ + S6+ + 4O2-

4.根据电离方程式判断,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是()A.KOH == K+ + OH-B.HI == I-+ H+

C.NaHSO4 == Na+ + H+ + SO42-D.Ba(OH)Cl == Ba2+ + OH-+Cl-

【拓展思考】根据课前观看的微课视频,相同条件下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若不同,与那些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⑴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⑵电解质的类型: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2.电离

⑴.定义: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⑵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3.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5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

初中化学《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中化学《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酸 碱 盐》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道小题 1分 共 4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正盐的是 [ ]A.Na2CO3 B.NaHSO4 C.Cu(OH)2 D.Cu2(OH)2CO32.下列各物质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水溶液的电离平衡教案 教学设计 水溶液 电离 水溶液的电离平衡教案 教学设计 水溶液 电离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