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教学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能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有一家小公司,有5名员工,有一天,老板准备给这5位员工买一套衣服作为工作服。他在商场里看中了3件上衣和2条裤子。可是到底买哪一套好呢,你能帮他选一选吗?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1)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2)选择你喜欢的一、二种方法算出总价(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
2、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方法并说出推荐理由。
4、全班交流汇报。
(1)谁来说一说这样算是什么意思?板书:一套
(2)还是这个方案,还可以怎样算?板书:5件上衣,5条裤子(3)这两种算法算出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一样?
(4)小结:不管怎样计算,都在算5套衣服的总价。板书:总价。因此这两个算式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链接?板书:=(5)谁来推荐第二种方案?学生说方案和理由。
(6)谁能把后面一种方法快速的说出来?中间可以用等号吗?(7)谁来接着推荐。学生说后面的方案及两种列式方法。
5、这6种方案都可以用2个算式表示,左边的是怎么买的?右边是怎么买的? 你们给这个老板提供了这么多的选择和建议,我想他一定知道该买什么了。
6、那你们能不能也模仿上面的等式自己来写一写? 学生写等式
7、看着你的等式,想一想你怎么来说明你写的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8、全班交流。(1)用结果说明。(2)用例子说明。(3)用乘法的意义来说明。
9、像这样的式子能写完吗?如果一定要把这个式子写完,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所有人的算式?同桌交流 板书:(a+b)×c=a×c+b×c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齐读概念。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强调最后一题:75×24=75×()+ 75×()
小结:不管怎样拆,拆除的两个数的和必须是24,因此有多种填法。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括号里面是减号,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做吗?你能不能解释两边的算式为什么相等?
强调:括号里面也可以是减号。(2)区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强调:乘法分配律括号里可以是“+、-”,但不能是“×”。否则就变成了乘法结合律。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题
1、选择你喜欢的一、二种方案计算出5套衣服的总价。
2、写出三个这样的算式。
3、填一填。
(12 + 40)× 3 =()× 3 +()× 3 15 ×(40 + 8)=15×()+ 15×()78 × 20 + 22× 20 =(+)×20 75×24=75×()+ 75×()
4、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48×12+52×12 15×18+26×18(15+18)×26 25×40+25×4 25×(40+4)(48+52)×12 14×(45-5)11×4+25×4(11×25)×4 14×45-14×5
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47页内容,第48页“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题目和练习四的第1、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31页,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回顾激趣,提出猜想.(课件)(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一个长方形的长......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
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尤集中心学校西书兰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中的第五课时“乘法分配律”。根据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