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_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方式: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教具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投影图片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播放幻灯片】画面是怎样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讨论】
【总结】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
方法2: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学生讨论、回答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新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投影例题】: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他们俩谁跑得快? 【计算并比较】
(三)速度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公式】用符号表示为v=s/t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m/s=3.6km/h 1km/h =1/3.6 m/s 【一些物体的速度】 速度的物理意义:人的步行速度约1.1 m/s,表示1s内通过的路程是1.1m。
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 5m/s= km/h 54km/h= m/s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毫米/秒 B.炮弹:1000米/秒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 D.火车:360千米/时
【例题】例题先让学生看,然后老师写出解题格式。
例题: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
【投影幻灯片】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
【结论】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不是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公式v=s/t 中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v就是平均速度。
练习: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
【匀速直线的图像】 将频闪照相与图像结合,会得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作业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完全通过一座6700米的隧道,用了6.9分钟,问此火车经过隧道时的速度为多大? 板书设计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 2.比较在相同路程内谁用的时间短。
二、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2.公式:v=s/t 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
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速度内容虽然学生小学就学过,但准确的物理公式应用仍是重点,教学中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 互动合作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先用正确的概念统治大脑,再分辨概念的其他歧义 ;学生计算,学生比较、讨论教给学生单位换算的策略,拓展知识,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对比给出两个概念;师生讨论得出,学生练习也可以通过对比给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一)学习需要的分析: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4、......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什么是运动的速度。教材结合一组速度型运动的图片和刘翔110米栏比赛,利用“比快慢”这样对比性的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