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_徐悲鸿画马教案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徐悲鸿画马教案”。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 江夏区明熙小学 陈颖
教材分析:
《徐悲鸿画马》是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讲的是徐悲鸿画马的故事。课文先简单介绍了徐悲鸿;接着讲为了画好奔跑的骏马,他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的;再讲徐悲鸿画马终于成功了;最后介绍《奔马图》。本文篇幅短小,作者选取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题,并通过细节描写把徐悲鸿细心观察、刻苦画马的精神和他伟大的艺术成就表现得十分深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形成顽强不息的意志品格。文中对《奔马图》的介绍,语言形象,给人极大地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 10 个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积累“举世闻名”等成语。
3.通过读文,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引导学生感悟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学有所成。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徐悲鸿画马的成功是与他仔细观察、勤学苦练分不开的,指导朗读,读出徐悲鸿为画好马仔细观察,勤奋练习的情景和《骏马图》中骏马势如破竹的气势,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画(带着音乐来欣赏),你们看到了什么?(奔跑的骏马),奔跑用得好,你把马跑动的样子都说出来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看到了一组奔跑的骏马图,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些画都是谁画的?(徐悲鸿)(词卡出示“徐悲鸿”,悲带拼音)这个名字中有一个悲字,谁来读?这是悲伤的悲,是心字底。徐悲鸿最擅长画马(课件出示奔马图,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教师评价:我们可以像说话那样来读课题。(指导学生把课题读连贯)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通读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2.好,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两个字,它们的读音相同(世 示)(词卡出示)谁来读读这两个字?(每个字读三遍)教师: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我们来区分一下这两个字,第一个“世”怎么组词?第二个“示”怎么组词?
世:我们来看第一个“世”字,这里有一个词“举世闻名”(词卡)谁来读一读?词语读的很连贯。
这个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有多有名呀?
教师: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就是“举世闻名”。谁再来读读这个词。(的确很有名)
把字和词带到句子中去,谁来读这个句子?(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的画家。)
评价:句子中的词语读的真连贯。
句子读得真有节奏。
徐悲鸿真是有名呀!
这个“世”字我们要特别注意他的笔顺。(指导记住这个字)
示:这个字怎么记呢?(加一加的方法)这里有一个词“显示”,谁来读一读?
这个词放到句子中去,(课件: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
这句话要想读好有点难!尤其是句子里有几个四字词语,可难读了,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老师读一遍,大家读两遍:气势雄壮、四蹄生风、一望无际。
大家再自由练读一下,指名读。
评价: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很有节奏,尤其是四字词读得很连贯。
这句话中有一个“壮”字是我们要学会的生字,谁来读一读,可以怎么记?(左边是点、提、竖,右边是战士的士,强壮的战士。)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画马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课件)1.自由朗读第二段。
2.师:读了第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常常,谁来读读这个词?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这说明徐悲鸿有可能在一天中观察了好多次,也有可能很多天都坚持在观察。
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经常)可见徐悲鸿观察了很多次。
谁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他今天在观察,明天在观察,后天还在观察,多么用功的徐悲鸿呀!谁再来读读?
评价: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徐悲鸿。
4.他每一次都在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谁来读一读这个词:仔细观察。(老师特别欣赏你把这个词读连贯了,说明你预习到位了。)
有多仔细呢?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有一次。。。” 师:徐悲鸿为什么会摔跤的呢?
生: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师:请大家注意这个词“注意”,这里的“注”的偏旁是什么?(三点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他呢?教师范写这个字。这个字的本意是把水集中灌进某一个物体里。在这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
那么,徐悲鸿没有注意脚下的路,他在注意什么呢?(马跑动的样子。)课件出示:他在注意观察马跑动的样子,他注意到了。学生练习说话。
徐悲鸿一心一意地在看马跑动的样子,他在观察马跑动时头、嘴巴、尾巴、腿的样子,这就是仔细观察!(再读词卡“仔细观察”)他唯独没有注意到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而且这一次他这一跤摔得可不轻呀!
谁来读读这句:“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
师:徐悲鸿摔得可真重呀,从哪里看得出来徐悲鸿摔得很重?(满身,都)的确摔得很重,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的确摔得不轻呀!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摔跤了疼不疼?哭了吗? 生举例:
评价: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的确很疼。
师: 徐悲鸿是奔跑时摔跤的,摔得更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
他放弃了吗?(没有)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马车。”
大家看这个“爬”字,出示字卡。读一读,是半包围结构,外面一个爪字,里面一个巴,这个字原指动物用爪子在地上往前行,这里指徐悲鸿手巴在地上走路。
师:徐悲鸿不放弃,谁再来读读(“徐悲鸿爬起来,又继续追赶马车。”)这里有一个词“继续”(词卡),读一读。“继续”指丝线连接不断(课件展示“继续”的古文字),这里指徐悲鸿爬起来接着观察马跑动的样子。
我们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
评价:你会用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说你想象到的画面,真了不起。
(徐悲鸿的身上都是土,身上还擦破了皮,但是他依然在观察马跑动的样子。)男女生来比赛读这句话。
多么坚强的徐悲鸿呀!
多么刻苦,多么用功的徐悲鸿呀。全班同学一起再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徐悲鸿不仅观察认真,而且还很勤奋呢!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2.徐悲鸿画马入了迷,谁来读读这个词“入迷”。有多入迷?谁来读这句 出示: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3.师: 大家看,这里有一个词“沉浸”,它们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这个词和什么有关?(和水有关)
4.师:“沉浸”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浸泡在水里。一个是精神集中于某种事物。
“沉浸”在这里是第几个意思呢?(第二个)徐悲鸿的精神都集中在什么上面?(画马)
我们想象一番,当徐悲鸿沉浸在马的世界里,他每天想的、说的、做的都是什么?
课件:当徐悲鸿沉浸在马的世界里,徐悲鸿看到的是(),想到的是(),说的是(),做的全都和()有关。
5.难怪“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马图。”(课件出示这句)
谁来读读这句。(句子读得很连贯)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是呀,徐悲鸿练习画马的数量可真多呀!)一二组的同学来读读这句话。这么多的骏马图,不是一两天就画出来的,是天长日久练出来的。三四组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徐悲鸿真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啊!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
五、结合板书,小结全文:
1.师:徐悲鸿勤学苦练,也下了很大很大的苦功。那么徐悲鸿画的骏马图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次课再学习。
六、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前面我们学写了 “世”字,现在我们来学习“界”字,读一读,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板书设计:
8.徐悲鸿画马 举世闻名 仔细观察 入迷 沉浸
课题16 徐悲鸿画马 执教者 徐爽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仔细观察、勤学苦练的结果,学习徐悲鸿专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参评单位:林口县实验学校参评教师:曲知音1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林口县实验学校小学部曲知音教材分析:《徐悲鸿画马》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
语文《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语文《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徐悲鸿画马》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徐悲鸿刻苦练习画马,获得成功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作者选取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题,并通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语文《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