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_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2020-02-27 教学课件 下载本文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人民版)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

1、普通高中理科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以完成学业为主要学习目标。

2、学生对初中教材一些基础知识有初步学习,自以为什么都会。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考试出题概率较小,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都有所了解,我想把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一层,侧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学目标:

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正确树立三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难点:认识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学会与时俱进与辨别是非。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影音烘托氛围→组织教学→知识结构导入→

温故知新→学习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计划课时:1 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师生充分准备学习资料。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自学,课堂展示即可,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布置拓展知识的作业,学生课前自己查资料学习,课堂展示,给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重难点知识学生课上合作讨论、探究。

2、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章节目录导入,目的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学生一起回答。

3、课前提问融入相关目录内容,学生单独回答,目的是夯实基础。

4、学习内容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导入学习,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兴趣。

5、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反思教学

教学环节设计:

(一)课堂导入环节

利用知识目录导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一齐回答。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曲折发展、伟大转折、新阶段(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体系)

(二)温故知新

1、课前提问融入知识结构当中。每节课提问一个问题学生单独回答

2、课前提问,要求学生抓住课前十分钟背诵。(夯实基础知识)

3、检测结束,再回到目录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知识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设计情景导入:女同学为自己和家人挑选一些时尚服装。(激发兴趣)

(1)选女同学依据导学稿回答近代以来男女服饰的变化

(2)教师展示PPT直观感知服饰变化。

(在欣赏改良旗袍时要培养学生的高雅审美情趣)

对帅哥美女赞美词:漂亮、好看、美丽、赏心悦目

忌讳词:性感、妩媚、妖娆、卖弄风骚。

(3)找男同学展示中山装的设计理念。

五权分立、三民主义、礼义廉耻、以文治国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改良旗袍和中山装的流行放映了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什么特色。

课前提示:中西合璧、土洋结合(5)教师展示新中国以来的服饰变化,学生找出其时代特征。

中苏友好——中苏关系破裂、阶级斗争、全民皆兵——改革开放 请学生自己挑选喜欢那个年代的服装?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持改革开放,尤其是欧美保守主义抬头的今天)问学生喜欢洋装还是民族服装汉服、唐装、中山装、旗袍(开放性自由选择、利用伟人、名人效应弘扬民族服饰)

孙郡更是将穿民族服饰当代明星融入了摄影和中国画,十分唯美

(6))思考改革开放后,我们穿衣服还有没有原则?

应注意时间和场合,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要适合大众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设计情景男同学要请女同学吃大餐了(激发兴趣)

(1)男同学依据导学案回答中国的四大菜系及特点。

(2)教师列举日常餐馆的菜肴,找学生回答菜系,并体会其特色。四喜丸子、蒜泥茄子、醋溜土豆丝、蒜烧小黄鱼

鲁菜 葱蒜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毛血旺、麻婆豆腐

川菜

辛辣 松鼠鱼、糖醋排骨、酱方、阳澄湖大闸蟹

苏菜

烤乳猪、白切鸡、清蒸大闸蟹、金牌烧乳鸭、菠萝咕噜肉

粤菜 淡 香辣虾、剁椒鱼头、、腊味合蒸

湘菜

酸、辣、腊 佛跳墙

闽菜 叫花鸡、西湖醋鱼

浙菜 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一品锅

徽菜

干锅鸭头

(发源于石家庄地区属于川鲁菜系、创建品牌文化)

(3)学生依据生活或所知知识回答西餐和中餐的区别?

中式餐是合餐,西餐是分餐制AA制。中餐汤在后,西餐汤在前。

物具中餐是筷子,西餐是刀叉。中餐正式场合为圆桌,西餐正式场合为长方桌。礼仪中餐讲究热闹,西餐讲究安静。中餐希望菜有富裕,西餐没有这个习惯。

中餐酒席上不能抹菜的汤水吃,西餐可以用面包占汤汁,不算失礼。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吃西餐的礼仪? 服装、餐具摆放

欧洲人用餐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边切边叉,刀叉放在垫盘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内,叉尖向下就表示你还要继续用餐;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并拢刀锋朝自己,刀叉平行摆放在垫盘上刀口向处,叉背朝下叉尖向上以4-10点方向并排斜放再盘上,服务员即知可收掉盘子。

(5)学生依据收集资料展示中餐的礼仪和讲究?

(备课资料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礼仪)

选择你更喜欢的大餐。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学生回答居室建筑的演进的基础知识

(2)教师展示PPT图片直接感知

(3)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思考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建筑。

(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和建筑的意识)

(4)教师展示网络流行的现代城市人回农村自建别墅的PPT图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4、习俗风尚的变革

(1)学生回答居室建筑的演进的基础知识

(2)请学生交流本村的婚丧嫁娶风俗习惯。

(3)教师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痕迹。

农村丧葬习俗

(批判顽固、守旧,坚持移风易俗,与时俱进)

5、学生合作探究,归纳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内因: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衣、食、住、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感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力量,希望大家在享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时,要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不要被繁华迷惑双眼,每个人始终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忘初心。

(四)同步练习

1.(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宁波测试)下列有关右图中的我国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装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3.(创新题)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

A.民国时代

B.建国初期

C.“*”初期

D.满清末代

4.(20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5、民国以来,(山东)东平“遇有婚丧等事,仅以成礼而止。虽饶有资产者,亦不似往昔之铺张,贫者效之,……。”说明此时东平的婚丧礼俗()A.趋于删繁就简

B.带有西方色彩

C.彻底抛弃传统

D.采用西方仪式

布置作业:

1、做同步训练

2、预习导学案

教学反思: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 婷【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授课提纲】一、服饰方面1、第一阶段(1)时间:鸦片......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讲课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首先来破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流程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简析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三、教法简介三、教法简介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教学设计 物质生活 习俗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教学设计 物质生活 习俗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教学课件]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