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答案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答案”。
1:科学: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究事物性质规律,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3:客观性原则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尊重事实,依据,反对猜测妄自论断。
系统性原则:运用系统和发展变化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研究水平。
教育性原则: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宗旨,使教育活动符合教育要求。
4:科研设计:对课题研究活动中各方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协调科研活动的要素,达到人是目的,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5:假设:研究者对事物本质或规律所做出一定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是科研活动中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6:文献: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手段记录人类活动一切有价值的典籍。
7:观察法:研究者运用感官,借助仪器对事物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研,探索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调查研究法的简称,研究者运用座谈、访问、调查表等手段收集研究对象资料,分析整理研究事物的方法。
9:测验法:研究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对儿童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或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估。
10:问卷:根据研究需要编制而成的可以反映研究内容,收集研究资料的一宗文件,是研究者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11:教育实验化: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观测教育对象随之发生的变法,探索不同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12:无关变量: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因素。
13:自变量:根据研究目的,为研对象身心发生变法,而呈现或施加的刺激。因它是造成教育对象发生变法的原因,也被称为原因变量。
14:因变量:教育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作而产生或发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15:研究资料整理:根据目的对资料进行符合科学要求的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研究活动。
16:研究资料的分析:对资料的特点及资料之间的相关进行解剖,以求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
17: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科研中,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具有学术社会价值被认可的增值认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题目类型:概念、填空、选择、简答、设计一、概念1、观察的方法p79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李雪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研究学前儿......
专科:250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