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理卷_浙江省杭州市语文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理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浙江省杭州市语文”。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1)__________。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2)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5)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2.文言翻译。(6分)(1)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第Ⅰ卷文言文)(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3.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分)①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②优哉游哉。(《关雎》)③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④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⑤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富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弟子 聂鑫森
五十岁的梁林,再一次站在古建筑学家尚成先生的病榻前,已是枫红霜白的深秋。三个月前,尚成因肝癌晚期而住院,他的一本二十年前的旧著《湘楚木构古建筑考订》,出版社拟重新付梓,但须补充一些平面图和剖面图。古建筑系的领导,便安排梁林去做这项工作,因为尚成曾是梁林的博士生导师。梁林高兴地答应了,放下手中为申报博导正在撰写的论文,来和先生告别。
尚成躺在病榻上,连连摇头说:“你不能去,你要埋头写好你的论文,这本旧著怎么能浪费你的时间!”
“先生,这书让许多人引颈期盼,我也正好在实地考察中重新温习,何乐而不为?”
一晃就是三个月,风餐露宿,日以继夜,梁林把该做的都好了,他可以向先生做个交待了。此刻,他发现先生消瘦得相当厉害,双眼微闭,脸色黄如蜂蜡。“先生,我是梁林,我回来了。”
尚成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然后把目光投向梁林的脸。
“梁林,你回来了,辛苦了。你知道不?你一走就是三个月,把申请博导的时间错过了,我心不安啊。”
“先生,这不要紧,我还年轻,下次吧。” 尚成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护士说:“请你坐在外间的会客室里,别让任何人来打扰,我想和我的弟子说说话——我大概没有多少日子了。” 梁林的眼里忽然盈满了泪水。
“梁林,坐下吧,说一说你此行的经过。”
梁林坐下来,轻声讲述他从湖南到湖北,对先生书中所涉及的二十余处木构古建筑的考察结果及心得体会。末了,梁林说道:“先生二十年前所下的结论,现在看来是经得起推敲的„„” 尚成笑了一下,但笑很快便在脸上消逝了。他使劲地摇了摇头,说:“知吾徒者,莫若其师。若只是画几张平面图和剖面图,以你之能力,顶多四十天即可,但你用了九十天,此中一定有你反复勘查反复考证的地方!” 梁林的脸猛地红了,火辣辣的。
“我早就想再到实地一趟,然后认真修改这本书。这些年总是忙,忙得抽不出身,可我的脑子里一直想着这本书,怀疑有些结论当时下得过于匆促。现在身染重疴,辗转病榻,追悔莫及!”说完,尚成便连连咳嗽。
梁林忙把病床的一端摇起来,让先生成一个半躺半倚的姿势。“先生,安心养病要紧,这本书古建筑界早有定评的。”
“不,因为我年长,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权威,大家也就不再去细究,我焉能不知?你是我的弟子,难道也为尊者讳?” 梁林低下头,嗫嚅着说:“先生,我不会的„„” 尚成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说:“比如那座建于初唐的湘东大佛寺的‘释迦木塔’,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九层,可用空间实为五层,即‘明五暗四’,彩和内外两层环状柱网,故能抵抗住各种外力的摇撼,历千年而不坍,我曾赞扬备至。但有些构件因当时缺少科学计算方法,以致上部集中荷载将个别坐斗压偏或陷入梁枋内。为防止梁枋折断,不得不在梁枋下边加支柱,这显然是应急措施,破坏了整体的结构理念,我却没有深入论及。还有鄂西文庙中的大成殿,史料记载文庙建于明洪武年间,但大成殿的建筑风格极为简洁,其斗拱权衡十分硕大,现在想来,大成殿应是五代或宋初就有的,文庙是在这个基础上扩建的,我却笼统地说它是明时所建的。”
梁林脊背后沁出汗来,先生所说的这些疑点,他都注意到了,并做了详细的考证笔记。但他不想说,因为先生正在病中。
“梁林啊,你是不会疏忽这些的,我想,你也一定有了新的发现和求证。这本书重版时,只增加你所绘的图就可以了。你的考证,可另写成一本书,作为明年申报博导的材料。记住了吗?” 梁林说:“记住了,先生。”
“你回去吧。不要老往这里跑,一心一意去做你的正事。” 梁林站起来,给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满脸泪水地走了。十天后,尚成魂归道山。
半年后,经过重新修订和配上新图的《湘楚木构古建筑考订》面世,梁林将他的考查和论证所得,不露痕迹地添加在各章各节,书的署名仍是“尚成”。梁林在《后记》中写道:“先生于弥留之际,召弟子于病榻前,细说旧著中应当修订之处,目光炯炯,论说凿凿,我详细记之。一代学人之风范,令人感铭不已。”申报博导的材料一直没有呈报上去,梁林毫无悔意„„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意。(2分)(1)勘查()(2)嗫嚅()(3)风餐露宿()(4)目光炯炯()
【小题2】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从全文来看,本文运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个词?(2分)
【小题3】一代古建筑学权威尚成20年前的旧著再版在即,需要配几幅图片,但他已卧病不起,弟子梁林“三个月,风餐露宿,日以继夜”都做了哪些事情?(3分)
【小题4】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他发现先生消瘦得相当厉害,双眼微闭,脸色黄如蜂蜡。”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5】梁林“放下手中为申报博导正在撰写的论文”,并能高兴地答应了为导师旧著补充一些图表,其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6】根据语意,揣摩下面句子中梁林的心理活动。(4分)(1)梁林的眼里忽然盈满了泪水。
(2)梁林的脸猛地红了,火辣辣的。
【小题7】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师徒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仔细品读文中这对师徒之间的故事,请写出你对这两个主人公的评价。(4分)
【小题8】梁林是弟子中的榜样,而尚成在中华文明传承的链条中,也是至真至诚的“弟子”,作者以此文意在表达怎样的主题?(4分)
【小题9】文中的先生和弟子在为人和做学问上都令人敬佩和感动。下面是结合文章内容拟写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分)
上联:先生严谨治学一生,终留遗憾; 下联:弟子风餐露宿__________。
2.阅读《夕照》,完成下题。(16分)
⑴是大好的天气,太阳斜照到地面上的时候,光是极均匀的。不像正午前的,轰然的阳光,沉渣泛起,沸沸扬扬,光和影都是强烈的。
⑵这时,却是沉静下来,那些最细的光粒子,分布在空气里。光是薄薄的一层,却没有一点疏漏,连最犄角的旮旯里,都没有影,而是光。由于光的细致,这时的可见度相当高,那些外墙表面上,淡黄色的涂料,都被光色析出颗粒状的质地,显出一种毛茸茸的粗糙感。玻璃窗上的光,则是明快的,要是有人在这时推拉窗,那窗户上的反光,便哐啷啷的,不是指的声响,而是那股子活泼劲。要是老房子,瓦顶里的杂草,便丝丝可见,间隙里是缓缓平铺着的光。人的脸在这时呈现最柔和的线条,是照相里称作高光的效果。孩子是不消说了,连老人的布满褶皱的脸,也变得清朗细腻。并不是说,深刻的褶皱模糊了,其实反是更清晰了,但这清晰突出了它们的均衡有致,显得十分流畅。褶痕里的纹理纤毫毕露,一无暗影,肌肤甚至是娇嫩的。
⑶在这样的光线里,声音可传得很远。谁家在收晾衣服,晾竿清脆地碰撞着,还有拍打晒暄的棉被的声音,那空而实的嘭嘭声,不紧不慢的,一记记的,在住宅区的院子里,又疏落又饱满地散开。停在对面楼顶的鸽子,饱食的咕咕声,也清晰可辨。有脚步声,即便是鞋跟急骤地敲击着水泥路面,也还是轻盈和悦的,一串地从楼前到楼后,逐一消失。放学的孩子,聚在楼底的空地上做游戏,叽叽哝哝地私语,虽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细小稠密的声节,却一个也不落的,像某一种鸟语。哪怕是在顶层的六楼,也是清清楚楚。要有自行车骑过,那车轮上的飞子,吱啦啦地响过,就特别的悦耳,好听极了。连那窗台上蹦跳的麻雀子,那小脚爪子柔软地落地,都是入耳的。
⑷这时的阳光也是有气息的,是被褥的干燥和着灰尘的味,还是衣服上新鲜的肥皂味,竹竿则是清涩涩的气味。隔宿的溽湿气晒到此刻,已经散尽扫空。东西原先的气息,便蓬然而起,四下飞扬。它几乎是有形的,是一种绒毛状的东西,使劲地吸一口,几乎要呛鼻了。这样的住宅区,到处是水泥:地坪,楼板,台阶,墙。全少不了水泥,要说气息是单调的。然而,日里烟熏火燎,夜里声鼾鼻息,朝朝暮暮的,早已脱胎换骨,难免有些焐热的缠绵的浊气,经得起这么好的太阳不歇气地照吗?到了此刻,都是清洁利落的。水泥的阴凉气是有些出来,可却是舒爽的,有冷暖的,染了人气的,它简直是带响的,沙啦啦啦。再过些时,阳光从地面下去,暮色降临,光,声,气息,就全换了颜色。(选自《王安忆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围绕“夕照”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妙在何处。(6分)
【小题3】文章第⑵、第⑶、第⑷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夕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③伏局:认输。④势:局势 【小题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小题2】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古诗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小题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并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小题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B.这首诗运用比喻,直接把“交情”比做“山溪渡”。C.借自然界的“**”象征社会风浪,从而表现了友情经不起风浪的打击的主旨。D.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1.按要求作文。(40分)
请以“寻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中心突出;文从字顺;条理清楚。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肩胛骨(jiá)竦然(sǒng)狼藉(jí)乖角儿(jiǎo) B砧板(zhēn)一爿店(pán)陨首(yǔn)矜育(jīn)C四十有四(yòu)冯虚御风(píng)......
1.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5)_____......
、汉字注音(10×2=20分)拗()开 搭讪()瘐()毙 竦( )然 一蔸( )打烊( )咂()摸蹩()进二、文学常识填空(20×1=20分)1、《药》的作者是原名中国现代伟大的、、、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的笔和。 名发表......
1.默写(每空1分,共8分)【小题1】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3】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冬夜......
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