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宜居古镇”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气魄加大投入,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文明新**。
二、定位和目标
小城镇发展的定位: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宜居古镇。小城镇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镇建设成为功能区分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较现代化的经济、文化、文明小城镇。
三、规划布局
(一)镇区规划布局
1、基本情况
*镇镇区东起东,西至小,北至村南,南至村北,面积2平方公里。
2、规划布局
(1)对政府驻地前后面积1平方公里进行规划设计,建设道路,成为行政办公区和居住新区。
(2)对**老市场进行改建,建设商贸服务区。
(3)对镇区东江、西江、小江进行治理,按河道实际情况,构筑拦水坝,分段拦水,建设防渗项目,形成水面景观,对河坝两侧进行绿化。
上述建设项目尚待详细规划。
(二)镇域规划布局:
按照镇域规划要求,全镇建设“两大市场”、“四大区域”、“一大基地”。
“两大市场”即*市场、*市场;“四大区域”即**大峡谷风景区、*故里旅游区、生态林种植区、林果种植区;“一大基地”即**养殖加工基地。
四、实施措施
(一)、实施“一化三集中”模式,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管理转型
“一化”即市场化。小城镇项目,通过市场运作、能够吸引外资的项目,有多少项目就要筹集多少资金。规划要市场化,放开规划市场,积极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提高小城镇规划水平,镇域要做到统一规划设计,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规划一经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和修改。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中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建设要市场化,放开建设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外商参与项目开发,实现小城镇建设“三高一出”,即高品位、高效率、高标准、出亮点。切实经营好小城镇建设土地,政府对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发挥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要市场化,在人本化、秩序化的基础上加快市场化进程。小城镇公共事业要逐步推向市场,引入竟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逐步实现政府职能管理和社区管理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三集中”:一是产业向小城镇集中,主导产业向镇区集中。二是居住向社区集中,实行社区社会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办公向服务中心集中,以社区为基础搞好社区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完善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的管理机制
总的是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小城镇建设运行机制。
(1)、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作用,明确小城镇建设总体思路,确定小城镇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制订政策措施,推进小城镇建设各项程序的组织实施。
(2)、规划先行:规划是实施政府主导的重要体现,要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具体规划。
(3)、市场运作:小城镇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银行贷款、股份投入等多种形式,组织项目实施。
(4)、部门配合:树立“全镇一盘棋”的观念,各部门各单位要协力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持良好的建设秩序。
(5)、社会支持:全社会要支持小城镇建设各个项目,要服从和服务于项目的建设大局,要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全力搞好配合。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搞好小城镇建设
搞好小城镇建设,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搞好小城镇建设,要在全镇上下树立五种观念:一是树立“民生”观念,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为什么”的问题,切实把建好小城镇是为人民谋福利的观念落到实处。二是树立“经济”观念,解决好小城镇建设“是什么”的问题,抓好小城镇建设就是促进和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即以中心带动全面,进一步在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上达成共识。三是树立“共赢”观念,正确对待小城镇建设中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企业、老百姓、投资方等共赢共发展。四是树立“共建”观念,明确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使各单位各部门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形成人民城镇人民建的强大合力。五是树立“对话”观念,注重小城镇建设中的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进政府与老百姓互动交流。
(四)、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小城镇建设的浓厚氛围
要以创建高标准生态镇、旅游镇、示范镇为总抓手,强化小城镇建设意识,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素质。要深入宣传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在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营造声势,鼓舞士气,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关心小城镇建设,支持小城镇建设,参与小城镇建设,真正为推进小城镇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五、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付组长由镇长、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片组组长组成,领导协调全镇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第2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芝阳镇位于韩城市西南区,是韩城南部农业重镇,辖44个行政村。北依巍东镇、板桥镇,南接龙亭镇及合阳县王家凹乡,西靠黄龙县,东临芝川镇,土地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35000多人,地处海拔500~800米,气温-14.8~42.6℃,平均气温13.5℃以上,年降水量559.7毫米,是花椒、苹果生长的好地方,全镇种植花椒420多万株,年产大红袍花椒300多万公斤;栽植苹果8000多亩,年产苹果1000多万公斤。
目前,芝阳镇已初步建成商贸一条街,但规模太小,街道太窄,门店小而不正规,仓库、冷藏小而简易,宾馆、旅社、餐馆简易、不标准,文明卫生条件不佳,集市贸易人流多,车辆无法行驶,区内外椒农和客商多次呼吁:“街道要宽,设施要齐全,要标准,要卫生„„”从而影响了芝阳镇商贸发展,制约着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步伐。
鉴此,开发建设以大红袍花椒产品集散贸易及产品深加工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开发建设的紧迫感已成为广大客商和区内外椒农的呼吁和要求。
芝阳镇是原芝阳镇和乔子玄乡合起来的大镇,该镇80%系山区,不少村庄坐立在山疙瘩和山坡地带,生产、生活、交通很不方便,一遇自然灾害损失严重,村民除农业生产外,正常年份经济效益还是可观,但因体制、地域条件限制,无法改变村貌和生活居住条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迫切期望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户,他们期望过城内人的生活,迁居到设施齐全、生活消费方便、交通便捷的城镇区。
因此,开发建设芝阳小城镇,市政设施配套、合格布局的居民小区,能实现村民的迫切期望,从而增加了镇区人口,繁荣了贸易,促进了小城镇建设。
一、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XX大X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要求,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原则,按照“农业强镇、三产富镇”的总体思路,加快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和现代化产业、服务业的韩城南部新型农业重镇的开发建设,会给韩城市经济发展,加快韩城市成为陕西“特色农业大市,文明和谐新市”的步伐,为韩城市新型农业重镇建设创造“亮点”,增强亮度,发射出灿烂光芒。
二、芝阳镇经济发展、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1、发展战略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精心种植和培育大红袍花椒和干鲜果业,生产出名牌产品,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
二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发展大红袍花椒和花椒籽的加工业,发展干鲜果的冷藏和加工业,形成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是实现高品质服务业和贸易业,打造全国最大的花椒贸易市场,形成农副产品集散地。
2、战略措施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
芝阳镇区位龙亭、乔子玄、巍东、芝川的中心区域,盛产大红袍花椒、干鲜果,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干预和投资拉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最大限的发挥全镇综合优势,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满足就业、资本吸纳、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化的要求。
二是促进人口、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中心镇区、中心村建设和城镇的产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口、乡村工业、农业用地合理集聚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三是以基础设施、环境形象建设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提高中心镇区的吸引力。
以镇区发展为龙头,依托较大的经济实力,从镇区基础设施、环境形象建设入手,提高其水平和形象,从户籍、土地、投资、社会保障等政策配套入手,优化镇区发展的软环境,逐步提高对人口与经济要素的吸引力,促进镇区建设迅速发展壮大。
四是全新观念,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绿化,增强和提高镇区建设的吸引力。
充分发挥芝阳镇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韩城市南部新型农业重镇,经济中心镇。奋斗三至五年,使芝阳镇建设成功能区分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现代化的经济、文化、文明的韩城市南部新型农业重镇。
三、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的原则是以发展科学种植养殖业为先导,以发展农副业产品加工业和集贸综合服务业为主导,以发展相关服务业为潜导,以芝阳镇现状为基础,进行规划布局。
以镇区为中心,形成沿西侯铁路为主要发展轴和东西向市区道路为次要发展轴的“十”字型镇区规划布局;道路为方格网格布局:“一横、两纵、一环”。一横为中心街,两纵为新兴路和西二路,一环为城镇环城路。建设用地:北部为居住生活区域,南部为农业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一心、一带、三园区”城镇布局。
2、芝阳镇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布局
一心:以镇政府为中心,镇政府南边形成中心街,设置路宽30m,形成“十”字型综合中心。
一带:开发建设中心街与西二路(现商业街,规划路宽26m),形成“L”型发展轴带。
三园区:维修改造,基本保持现状的居住区——形成西部居住园区。开发建设由镇区东边入口至西二路(现商业街)的东部居住园区,成为镇区综合中心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开发建设南区的产业园区。
3、供水、排水
(1)供水:水源来源
一是利用现有西南水库供水厂供水管道引入镇区供居民生活用水。
二是利用地下水开发的现有几个水井抽水工产业园区工业用水、仓库用水及消防用水。
供水布局:开发建设基础道路工程同时埋设供水管道,布设倒各居民区。
(2)排水:
雨水:利用芝阳镇地势西高东低的现状,雨水排到东边,设埋主管道,排至桥头沟水库或寿司沟。
污水:西部、北部污水向东排放,由主管道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一是抽水灌溉农田;二是绿化区浇灌,道路洒水用;三是排至寿司沟。
4、供电
电源引自芝阳110KV变电站。
电力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两旁,与电信分侧布置,电力线路统一安排在道路东侧和南侧,宜采用绝缘线,地下电缆。
5、电信
芝阳镇现有电信本地网汇接一处——电信芝阳分公司,市话有线网通信枢纽交换中心,管路电缆为主干线,辅以架空电缆为多局制电话交换网,线路统一安排在道路西侧和北侧。
6、邮政
维持芝阳邮政支局开展工作。
7、供热
芝阳镇居民生活供热采用液化石油气。
居民采暖:开发建设集中供热点,煤烧锅炉供热;同时在小城镇建设期间将天然气引入芝阳镇区,解决好单位、工厂、居民生活和采暖。
四、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和设想
(一)、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近期规划和设想
1、打通现有商贸街向北至桥头沟边,约500多米,道路加宽,两侧建设设施齐全,标准化的街房和住宅。逐步开发建成韩城市南部最大的大红袍花椒贸易一条街。
(1)设想拆除中学西边危平房,打通道路,道路宽度由15m扩大为26m,主车道宽为18m,两侧人行道各为3.5m,道牙外栽行道树,绿化美化街道。
(2)在打通开发建设商贸街适中地处建设一座设施齐全、标准化较高的芝阳宾馆和芝阳餐馆,满足广来芝阳镇商贸交易的区内外椒农和商客的生活方便。
(3)在商贸街适当地处建设公共厕所和停车场,满足广大交易人员生活卫生方便,车辆有处停放。
(4)改造、扩建芝阳中学,新建文明、卫生的学生食堂和操场,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食宿条件和体育锻炼的场所。
2、裁弯取直北街,这是中心街北边东西向通向商贸街,农贸市场,北边住宅区的主要道路,起名为北街,路面设计20m宽,主车道14m,两侧人行道各3m,道牙以外载行道树。
3、北街与西二路交叉西南边,街房西边布设一个较大的农贸交易市场,这样可在集会期间将中心街、西二路街道上摆摊设点的商贩整迁于此,疏通了交通,方便人流和车辆的通行。
4、北街以北,西二路西侧建设4~5层居民住宅,为外来商客和区内外椒农提供生活住宿的方便。
5、在中心街以南,车站路西侧开发建设以大红袍花椒系列产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干鲜果冷藏库房和加工业,以此为先导,形成韩城市南部大红袍花椒产业园。
(二)、芝阳镇小城镇建设远期规划设想
1、乘西侯铁路芝阳火车站提高扩建为编排站之东风,回填桥头沟,形成一条10m宽的道路,过沟向北和通向巍东的道路连接,从而吸引巍东的大红袍花椒和苹果运至芝阳商贸一条街和农贸市场进行交易,既促进了巍东的农副产品的商贸业发展,又增强了芝阳镇农贸市场和贸易街建设的发展。
2、开发建设花椒一条街(规划为西二路)向南延伸,路面设计26m宽,道路两侧建设街房和3~5层住宅楼。
3、在新兴街(镇政府西边南北向街道)以西,中心街南北两侧现有行政管理机关、医疗机构、文化教育、工商、税务、金融、邮电、通信等单位的基础上,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行扩建和新建。
(1)新建芝阳第二小学,建设2个设施齐全、质量较高的幼儿园。
(2)改扩建芝阳卫生院,提高和改善医院的设施和环境条件。
第3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科学合理指导镇小城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省、市、县、相关的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形成此规划实施方案。
二、成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成立了镇城乡规划领导小组。
政委:
组长:
副政委: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
三、分析发展条件
镇现有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8.2万人,辖4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667个自然组。
(一)有利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镇位于县与城区、区、乡县交界处,是西站进入的南大门,特别是紧邻的城区乔口镇,是全国乡村旅游节的发源地和国家级湘江渔都的打造者,我镇受镇的辐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镇作为与外市交界的少数几个乡镇之一,在小城镇建设中更有市委市政府特别扶持,更加开放的政策支援,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
3、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81300亩,养殖水面5725亩,年产粮食594133吨,各类水产品3078吨,是我县主要的粮鱼产区。
(二)不利条件
1、镇级财政实力弱,缺少能真正独立支撑大局的
第4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中心乡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加快与AA市区的互融对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中心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和原则
以省市构建SS都市经济圈和建设SS新区为契机,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落实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五大任务,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产业集群、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物流主导型小城镇。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立足实际,突出乡情特色,提高规划的实际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2、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发展公共事业,完善公用设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依靠群众,项目带动。动员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小城镇建设,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实施项目
第5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桐府通[2012]50号
桐木坪侗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桐木坪乡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加强我乡小城镇建设工作进度,提高乡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具有侗乡特色的小城镇布局。《桐木坪乡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经乡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通知抄送:区委办,政府办,区财政局,区住建局。桐木坪乡综合办2012年5月25日印发共印15份
桐木坪乡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市场化融资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小城镇“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基本原则
第6篇: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实施好“三百”示范工程,改善我县城乡面貌,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州“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在对项目实施乡进行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示范统筹城乡发展为切入点,以全面改善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城乡面貌为突破口,以突出乡镇功能完善和特色风貌改造提升重点,有效整合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通过集中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特色特色小城镇,使我县农牧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明显进步,农牧民收入增加,推动我县农村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州“三百”示范工程建设总体要求,我县特色特色小城镇实施范围为××镇、麦尔玛乡、查理乡、安斗乡4个乡镇。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机制、整体推进的原则。在2010年9月30日前,使示范村庄形象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