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英语教学设计

2022-10-22 08:05:4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第五单元英语教学设计范本

第五单元英语教学设计范本

【课题】Unit 5 Lesson 25

【重点】

第三人称做主语,拼写他人名字,询问与他人有关的问题。

根据音标词能够正确拼写出单词。

【难点】

its 和 it’s 的辨析。

询问与他人有关的问题。

【过程】

一、热身/ 复习(warm-up / revision)

日常口语会话。

游戏:猜猜他是谁。教师叙述,学生猜,如果学生程度较高,也可以由学生来叙述。

eg: There is a boy. He has short hair, small nose… Who is he?

学生用He is … 或 His name is…回答。

说说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复习第四单元内容,同时为新课做准备。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展示图片 ( 小猫和小鸟 )

教师问:Who is she? Who is he? What are their names?

Do you know how to spell their names?

教师播放腾图教育资源中的配套课件。

回答刚才教师的提问。

模仿课文对话。教师播放声音,学生跟读。

两人一小组,练习对话。

请几组到前面来表演。

学习单词:教师读词,由学生试着拼字母。

教师带读单词。

学生做拼读练习。

游戏:看看哪组写的快:发给每组一张小纸条,从排头开始写:Can you spell your name?这句话,然后向后传,看哪组写得快,哪组写得好。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给课件配音:教师播放课件,但关掉声音,由学生来配音。

自编小对话:学生自愿结合,编写小对话。

请几组到前面来表演。

师生共同给予评价。

看图练习:教师或学生做示范:I have a bird. Its name is [′pCli ]. [ ka:l] [′mimi] [rEUz] [sAm] [keit] Can you spell its name?

让几个同学模仿。( 第51页练习)

待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后,学生在小组中练习。

拼读音标词,拼出相应的字母。

替换操练。

小组竟赛:每组出一位同学,为下一组点一幅图,点一位同学。如果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就为组里加一分,否则不加分。最后看哪组分高,哪组胜。

its 和 it’s 的辨析。教师提问:你们知道“its”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it’s”呢?

这两个词一样吗? (同时板书这两个单词)

学生可以讨论。

请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请同学试着用这两个词造句,检查一下学生是否理解了。

四、扩展活动(add-activities)

介绍我的好朋友:学生根据平时的'了解,和热身时同学的自我介绍,来描述自己的好朋友,但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请同学猜一猜他是谁?

拼一拼,写一写:根据音标词写出下列单词:教师给出下面单词的音标,请同学来写词:

can spell we wash hurry sorry weather water sun read do pass give very much big clock today Monday day week many fourteen

五、板书设计: Lesson 25 Mimi and Polly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It’s itsa dog name is Panpan.

第2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谚语,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谚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谚语,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重点 会认10个生字。会熟练读出俗语 教学难点 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自己读谚语,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教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

4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5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布置家作: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会写8个字,并能运用 教学重点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写字指导。(1)仔细观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2)写正确。“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板书设计:

识字5 刺、猬、板、凳、糙、但、傍、奇、瞧、留

18课

称赞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难点: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读通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会写8个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认读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2、我能记: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

(二)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

(三)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

(四)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五)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六)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出示课件,想想再说。

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

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板书设计:

18称赞

小刺猬 小獾 互相夸奖 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了解按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难点:初感知课文按发展顺序叙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实物、生字卡片。教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实物识字:铅笔 笔盒 课桌 美术 课本

2、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 绿铅笔 惹人爱 吞吞吐吐 桌子 盒子 注意 皱眉头 风景

四、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们知道对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了吗? 2、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吗?

五、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李丽和林园园,你有什么话对她们说吗?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教学重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生字、词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

1、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一个问句,用上“吗”

3、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铅笔

舍不得

画了蓝树叶

不由得脸红了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难点: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难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学汇报: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3、汇报接读课文。

4、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

1、师动情讲故事

看图①: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有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看图②:松鼠聪聪折的纸船漂到了可可的家门口,看可可多开心呀!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这幅图的内容?

2、快来读读第4自然吧?指导读“快乐”的语气。

3、小熊会想些什么?读读5、6自然段。

4、师述: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可是(出示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5、这是为什么呀?

6、是呀?老师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难过,小熊和小松鼠呢?你是从哪知道的?

7、读9-12段,你知道了什么?

8、出示最后一段:(1)指名读

(2)小熊和小松鼠想些什么?

(3)指导读。

四、扩展升华: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如果你是小熊,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3、可可会在风筝上谢谢什么呢?

4、再你准备的风筝或纸船上对你的好朋友协商一些话吧!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贴,说说难记的字、易错的字、发现特点。

2、指导写字:

(1)写正确:

①幸:区别“幸”“辛”的字形。“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②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③祝、福:左偏旁是“礻”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学生练习,师指导。

三、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心意。从现在开始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借插图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按时间顺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尊严别人的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难点:初步感受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仔细听,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 ? 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我会读:出示读句子识字,指名学生读句子。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轮、之、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任)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惯、式)

(4)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眯、郑)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子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娃娃。

六、拓展学习

结合自己实际,用“从现在开始”说一句话。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3、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重点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

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大王宣布了一个什么消息?

学生接读狮子说的话。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板书:猫头鹰、叫苦连天。

(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图。

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

板书:袋鼠、直摇头

(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图。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

板书:小猴子、欢呼

5、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 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3、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板书设计 21 从现在开始

“万兽之王”

动物们

猫头鹰

叫苦连天

袋 鼠

直 摇 头

√小猴子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教学重点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教学难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能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

第1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学习从偏旁认字 2 学习形声字

教学重点 学习从偏旁认字 教学难点 学习形声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个学过的字:

轮 路 期

2、读一读,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3、再出几个未学的字。

铁 裙 疼

4、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5、今天我们就根据偏旁来学习新字。

二、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出示:

1、钢 铜 铁 钉

(1)找它们的特点。

(2)再写几个“”字旁的字。

(3)读、认、组词。

2、再出示:被裙裤袄

(1)读一读,讲讲特点。

(2)再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

(3)读、认、组词。

3、再出示:病疼痛疯

(1)读一读,讲讲特点。

(2)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

(3)读、认、组词。

三、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1、拓展认其它偏旁的字。

2、小结。

四、作业:

读熟生字。

第2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读背儿歌。

2、通过认、读、记、说、做完成学习。

3、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样实物

2、填空:

一()蛋糕

一()扫把

一(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填上恰当的词。

二、出示“我会填”的内容

一只()

一个()

一把()

一块()

一条()

一盘())红领巾

三、要求填空

(小鸟)

(人)

()

一只(小鸡)

一个(故事)

一把()

(狐狸)

(书包)

()

()

()

()

一块()

一条()

一盘()

()

()

()

四、拓展练习

()

()

()

一枝()

一粒()

一位()

()

()

()

()

()

()

一座()

一排()

一棵()

()

()

()

五、出示“我会读”的内容

1、读词。

2、认词。

3、讲讲大致意思。

六、学习“读读背背”的内容

1、自由读儿歌。

2、个别读、集体读。

3、讲讲诗中故事

七、作业

熟读“我会认”的词语。

第3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讲清合作的过程

2、学会倾听

3、表达清楚 教学重点

1、讲清合作的过程

2、学会倾听 教学难点 学会倾听 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合作”是什么意思?

2、现在听一个故事,听听讲讲他们是怎样合作的。

3、听故事。

二、口语交际

1、个别讲故事内容。

2、教师归纳。

3、组成小组讲讲自己与别人合作的事。

4、推选一个人上台讲。

5、评比。

三、小结

合作会让你的的力量增加一倍,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合作。

四、作业

与人合作做一件事和物。

第4课时 第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展示积累的词语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说说他们积累词语的方法。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才艺表演,看看谁展示的词语丰富。

二、展示台

1、展示词语。

(1)出示卡片:有关团结的词语。

(2)要求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

(3)汇报。

(4)评比。

2、展示谚语。

(1)出示卡片:收集谚语。

(2)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

(3)展示。

(4)评比。

三、小结

多积累词语会让我们出口成章,令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大家积累词语。

四、作业

读一读今天上课讲的词语。

第3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买蕊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3.23

囫囵吞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位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由于不思考、不分析主人的话而盲目作出决定,让别人笑话的事,告诉我们“囫囵吞枣”的原意,就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结果毫无收获。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那就是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囫囵吞枣”的原意,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课后搜集一则成语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

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重难点分析:

1、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 ,亦可称之为表现“理想”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文章或描叙了理想的社会模式 ,传达一种憧憬;或吟咏理想的人格 ,抒写一种追求。文章凝练而又隽永 ,读来颊齿生香。学习本单元 ,要养成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 ,感受文章的韵味 ,领悟其间的情感;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之源 ,教学中要善于拓展 ,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背诵名篇名段 ,使之成为学生终身的修养。本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莲文化的魅力” ,要引导学生感知探究 ,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神奇美妙 ,继而能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如茶文化、竹文化、四合院文化等等 ,从而有思想境界的提升、文化素养的积淀。

二、单元要点

《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一个理想的世界,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超脱现实社会的思想。《短文两篇》作者托物言志,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情操。《核舟记》表现古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大道之行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属于识字单元,共安排了4课识字,分为三种形式:(1)看图读韵文识字;(2)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7”属于这种类型,本课安排两组形近易混的偏旁,每组分三栏;(3)特殊偏旁的认识。“识字8”属于这种类型,本课安排了两组偏旁。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识字,目的都是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理念:

本单元属于识字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造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形体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规律。通过学习,可激发学生挖掘我国汉字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绳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新偏旁。

2、朗读背诵韵文,激发学生对艺体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词义,并能用词语说话。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区分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1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想古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就义诗》,默写《夏日绝句》。重难点分析:

本课生词虽不多,但个别字“鬼”“雄”的书写上要重点指导结构和笔顺。•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册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首诗?它们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思乡之情和珍惜友情)其实,诗歌除了可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之外,还可以用来抒发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今天我们就学习两首新诗,来体会一下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壮志豪情。课件出示《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研究。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自由读诗(教师适时指导):

(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

(二)指名读诗。

(三)齐读这首诗。

三、深入理解、品悟诗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第五单元学案设计

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

单元写作 学会说点儿道理

学习目标

1.紧扣描写和叙述,恰当地发表议论。2.分步训练,培养叙议结合作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在描写和叙述之后,自然而然地说出道理

1.阅读下面描写冬雪中蜡梅的文段,给它补写一个说理性的结尾。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蜡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由此我想到

2.为下文补写议论性结尾。

玫瑰与木炭

小胖放学以后,气冲冲地跑回家,进了院门就跺脚,对父亲说:“我今天非常生气,大虾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到倒霉的事情。”

父亲看了小胖一眼,从院子的一角拎过一袋木炭,说:“来,咱们现在玩一个游戏。你把绳子上的那件衣服当作大虾,把袋里的木炭当作想象中的倒霉事,你用木炭去砸衣服,每砸中一次就表示大虾倒霉一次,怎么样?”

小胖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拿起木炭就往衣服上砸。可是衣服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一袋木炭都扔完了,也没有几块砸在衣服上。

父亲问小胖:“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小胖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五单元英语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五单元英语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