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2022-11-28 08:33:4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1-22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较少。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中还有多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吨有多重。本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断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四、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有克与千克的知识作基础上,利用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来开展教学。

五、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六、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一吨有多重。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动物的图片、20千克的矿泉水。

2、学生准备:测量自己的体重。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索

1、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猜一猜老师有多重吗?(引出之前学过的单位:千克)

2、复习1千克=1000克。

3、出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适合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重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引出课题:一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课本上的画面。

(1)小组内看图互相说一说,一吨有多重。(师深入小组,对读图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算一算。通过小组计算(记录员记录数据),让学生交流多少千克是1吨。

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个人约重1000千克。(3)在生活中实践,建立吨的概念。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在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25千克),根据这个推算一下:4个这样的同学重多少千克?40个呢?从而明确40个这样的同学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4)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示范举生活中的例子:一大桶矿泉水重20千克,几桶水重1吨?一头骆驼重350千克,几头骆驼约重1吨?再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寻找这样的例子,小组交流。

其次,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大约重1吨?认为什么样的物体用吨来作单位?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升

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2)填一填

4千克=()克

3吨=()千克

5000克=()千克

()t=2000kg

18t=()kg

()kg=6t

(3)

第2篇: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47、4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质量单位 “吨”,掌握 1 吨 =1000 千克这一单位换算公式。

能力目标:能用 “吨” 表述物体的质量,能进行吨与其它质量单位的换算。

创新目标:提高学生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 感知探究 —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激趣:

在美丽的森林里,动物医生要给动物们体检,大象第一个到,请你猜猜它的体重是多少?(课件演示测体重的过程。)小熊、小牛、小马和小鹿四个好朋友也从河对岸赶来体检,可到了小桥边,它们却停下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到了桥边,小马准备和大家同时过桥,可小熊指着桥边的提示牌说:“限重一吨”。于是它们犹豫了。同学们,你给出个主意吧!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

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3、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帮助它们过桥好吗?

二、感知探究 课件出示情境图:

1、猜一猜:一头水牛、1 袋面粉、1 桶油的质量和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的体重各是多少?

2、用称称一称,验证猜想。(课件演示)3、试一试:

(1)让学生背一背体重25千克的同学。(2)提一提质量50千克的油桶。

4、看一看,算一算。利用课件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课件出示:桶油质量是 100 千克,这样的10 桶油正好重1吨 1 袋面粉质量是 50 千克,()袋面粉约重1吨

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人大约重 1 吨

一头水牛重 350kg,()头水牛约重1吨

三、课堂总结:

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通常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1 吨 =1000 千克; 1t=1000kg(板书)

教师强调: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四、课堂延伸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 1 吨大约有多重,哪位同学来说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做单位。(强化认识)

第3篇:《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吨有多重》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47页。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本节课我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多层次地反复感知1吨有多重。我认为,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学情分析 :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范文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范文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认识吨(1吨有多重)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上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千克、克两个质量单位,那同学们能告诉我你对这两个质量单位有哪些了解呢?我们还知道了自己 的体重,动物园的小象贝贝想让大家猜猜它的体重,同学们能猜出来吗?

二、新授。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我们以前学过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2、感知吨。

(1)请一位体重为25千克的学生,再请一位学生背一背这位学生,感知25千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2篇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1

篇一:三年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同学一定要认真看,看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微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大象)对是大象。你们知道象的体重吗?机灵狗也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小象的体重,它准备了一个千克的称,瞧,小象刚站上去发生了什么?(课件展示情景)。

师:没错,这小象把这称给称爆了。可见用kg的称能不能称小象的体重怎么办?(课件展示机灵狗换称)师:换了个称总算把小象的体重给称出来了。仔细观察一下小象有多重?(1吨),可见用来计量表较重的事物要用吨做单位。

师:一吨有多重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大象)对是大象。你们知道象的体重吗?机灵狗也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小象的体重,它准备了一个千克的称,瞧,小象刚站上去发生了什么?(课件展示情景)。

师:没错,这小象把这称给称爆了。可见用kg的称能不能称小象的体重怎么办?(课件展示机灵狗换称)师:换了个称总算把小象的体重给称出来了。仔细观察一下小象有多重?(1吨),可见用来计量表较重的事物要用吨做单位。

师:一吨有多重呢

未完,继续阅读 >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