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案
第1篇:《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
课题:十几减9 设计者:荆凯艳
主题:介绍 “破十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课标要求: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2.初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学习难点:脱离食物计算“十几减9”。教学准备:主题图、小黑板、小棒。评价方案:
1.通过例题达成目标1。2.通过练习检查达成目标2。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
9十()=13
9十()=14
9十()=15 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5—9=
第2篇: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早上听到小喜鹊告诉我,森林王国有人生日。(出示森林王国图)
师:那大家猜猜看今天会是谁生日生日?(学生可以根据图片猜测,5人左右)
师:想不想知道啊?调皮的小寿星躲在了大树后面,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只有答对题目了才能见到他哦。(ppt:复习铺垫,题目掩盖图片)师:谁来答题(5个,齐答 3个)
师:是谁啊?(小猴)小猴非常热情好客,一大清早,就摘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ppt猴子摘桃图)数数看,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学生回答时,板书13)(ppt:小猴为难图,先拿9个桃子招待客人,我自己还剩几个?)
师:小猴碰到什么难题了?(学生重复问题)小朋友能帮忙解决吗?请你说一说(有直接说出答案的,重点在说式子)
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13和9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说的很好,谁能说的更大声)为什么用减法?(少了、解决还剩多少)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小猴现在还剩几个桃啊?(4个),这个4,小朋友是用干什么好方法相处来的呢? 师:先想一想,在和同桌之间讨论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巡查,多表扬和提点)师;;讨论完了吗?谁来说一说(说一种,板书一种)(多引导: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想出这么多好方法,蔬菜们也给小猴出了主意,我们一起来看看(4钟方法,主要是对方法总结,对于没想到的-答案正确吗,刚才我们没想到这种方法,现在想到了没有)
师:你最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什么原因/?容易算,简单。。。)师:那就用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道题。(板书:13-9)(2人单答,其他小朋友的答案了?)
师:做的真快,还想做吗?(板书16-9)(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师;这三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出:都是减9)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十几减9(粘贴课题)
师:哪像这样减9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ppt:10-19减9)(先单说,再齐答)师:为什么说的这么快?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答案,减数,被减数等规律)(主要是总结出十几减9等于被减数的个位加1)师:这个发现很棒,他能有什么用?
三、巩固练习
师:小猴的生日会进行了这么久,但是还有一个好朋友没来,不知道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难题?你能帮帮她吗?(三人单,一个齐)
师;剩下的题目都会了吗?用你认为最好办法,把答案写出来?(做完了吗?一起报答案)师;客人们终于到齐了,他们一起蹦啊跳啊好开心,那我们也一起玩个游戏(卡片游戏)(抢答,齐答)
师:生日会终于结束了,我们一起看看,小猴家还剩多少水果吧?(做一做第2题)
四、总结
师:小猴的生日会,我们不仅玩了,还学习了新知识(学生回答:十几减9)同学们记得要把我们的新朋友带到生活中去哦!
第3篇: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学设计
陈赵庄小学一年级教室孙宏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破十法”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究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3 9+7 9+4 9+6 9+8 9+2 9+9 9+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 9+()=18 9+()=17 9+()=13 9+()=16 9+()=14
二、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挂图显示情景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
第4篇: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推荐17篇)由网友 “utanyan”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十几减9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十几减9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九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学生边说边拍)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同学们干得真棒。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最快。
17可以分成10和几? 18可以分成10和几?
12可以10和几? 15可
第5篇:十几减9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十几减9教案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林丰珍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学科:数学 2,课时:1 教材分析:
《十几减9》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已经具备了采用“做减想加”和“破十减”、“连减法”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能力基础,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点数的办法来计算更不会产生什么困难。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方法的思考,同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9,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
第6篇: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想加法算减法,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在学生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后面学习十几减8、十几减7……等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切实地运用到计算中去,是本小节的难点.只有在这一小节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例1通过两幅插图、两个算式(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的对比来教学11减9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对比中领会加、减法的关系,并初步学会利用这种关系,用加法来计算减法.后面的例2、例3、例4都不再出现加法算式,而是通过给出
第7篇:十几减9
《十几减9》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4.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5.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7.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
第8篇:十几减9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理解同桌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