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第1篇:电影院/练习课(一)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3 教时 三(14)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学习
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铺垫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三、课堂活动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2页“练一练”的1-4题)
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虚伪上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
五、作业设计
1、 小黑板。
2、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学生活动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12×1432×21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结果。
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课本第31页的“试一试”。
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笔算,26×21=546
教学反思
利用前面学习的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迁移,学习新知,重点解决进位的情况,非常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题 4 教时 三(15)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理、计算方法。
2、能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
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理、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二、专项练习
1、出示计算题:54×36
2、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5、6题。
第5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之间互相检查、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1) 第6题:这是一道探究的数字模式规律的探索题。先
3、利用所发现的规律,这算一算。
12×25和16×25
4、总结谈话。
着重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程序,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小黑板的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学生活动
1、口算。(1)20×1030×2040×30400×30(2)13×2015×1018×30120×40
2、计算。
(1)32×2326×42
(2)245246
×13×31×22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检查;
提问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
先独立计算,再从中发现规律。解决步骤:
先独立计算第(1)小题中的8个计算题。
观察每一组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
12×25=3001200÷4=300
16×25=4001600÷4=400
接着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6题的第(2)题。
板书设计
计算。
(1)32×2326×42
(2)245246
×13×31×22
教学反思
学生对自己当小老师出题考大家兴趣很浓,而且在出题的过程中,分清楚了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由于给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学生解答38*25的方法很多。
课题:练习课(二) 课时:三(16)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熟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 会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就知,提高能力。
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刚刚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练习课(二)
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提示,帮助学生回忆,整理。
1、 完成教材33页第1题,熟悉口算。
2、 完成教材33页第2题。选数填空,结合具体情境,培养策略意识。
3、 完成教材33页第3题,搞清楚隐含的条件:1分钟,注意时与分的单位换算。
4、 完成教材33页第4、5题。
5、 讲故事引出:哪把钥匙能开万宝箱?教材33页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题。
步骤:
(1) 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
(2) 独立解决。
问: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快找到钥匙。
两种策略:
A 可以计算
B 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开万宝箱。
C 看哪个算式的各位数相乘是2。
6、 教材34页第7题:看清题意,不用计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判断对错?
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列综合算式。 明确学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类型:
!、乘法是整十数的。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
3、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进位的。
竖式计算方法:
从乘法的个位起,用乘法的个位数依次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和进位。
1、 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想,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
3、每组一个代表板书,其他人练习本完成,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思路,独立完成。
自由发言,归纳小结。
用两种方法,学生任选一种进行解题,鼓励比较两种方法的便捷程度。
独立思考,分析、归纳。
1、 估算法。54*24=450(错)(把54看作60,24看作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小于1800。)
2、 估算法判断此题:37*84=318(错)
原因:37看作40,84看作80,37*84≈3200,所以可以判断出这道题计算错误。
教学反思:
在练习课上,没有满足学生只把题解答出来,而是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解题的策略意识,能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老师没有从头到尾讲。请学生当老师给同学讲自己的思路,学生非常喜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2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景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计算、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进一步掌握两位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电影院”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仔细观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适时引导并板书:“电影院”。
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思考后提出如:
生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 生3:还剩多少个空位?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并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1、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上节课学过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20×25=500(个)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生:估算 26×20=520(个)520>500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2、解决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提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列出算式。师巡回帮助个别学生。板书:26×21= 这是某某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让该生在大家的赞成声中体验一次成功)
(1)不通过计算估算找计算结果的范围。
生交流。
生:结果大于500。
生:结果大于520。
学生反思估算过程,有助于发现计算的策略。
师: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行计算。
让学生独立找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然后用喜欢的算法算出来。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说算理(代表小组)生1: 26×20=520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26×1=26 520+26=546
生2:展示 26×21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
=26×3×7 =78×7 =546
生3:展示 2 6 生说算理:与生1的算理相同
× 2 1 6
2 注意进位4 6
师板书答这一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师:哪种算法和你算得相同?哪种算法是你没有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并交流。
学生比较三种算法,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生
1、生2的两种横式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策略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乘法或加法;生3竖式计算与生1算法算理相同,仅是用不同的形式描述算法过程。
三、巩固应用1、31页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说出计算方法和过程。
2、32页练一练
(1)第1、2题,注意进位问题。
(2)实际应用第3、4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
(3)第5题,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去算。
(4)第6题,探索题,先独立计算从中发现规律(放课下让学生探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样帮助教师和同学解决问题的?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还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电影院
(1)26×20=520(2)2 6×2 1
(3)2 6×2 1
26×1=26
=26×3×7 6
520+26=546
=78×7
× 2 1
=546 6 ……26×1=26 2
……26×20=520 4 6 ……26+520=54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第3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城关小学
李 华
电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电影院》。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
第4篇:练习课/森林旅游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5. 教时 一1(5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二、专项练习
2、列竖式计算。
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
2、课本第7页的第4题。
三、巩固练习
五、作业设计
学生活动
0.5+0.10.2+0.31.1+1.5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派代表回答结果。
(1)首先,读懂题意。
(2)解决问题。
1、计算。
(1)10.2+1.3(2)5.4+2(
2、解决问题:魔方一个3.20元;小皮球一个2.10元;足球一个35.50元。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皮球共多少元?
板书设计口算
0.5+0.10.2+0.31.1+1.54.5+1.4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课题 教时 二1(5)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
第5篇:练习课/吃西瓜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练习课 课时 五(30)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 体会分数也能用于估测图形面积。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 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前巩固知识
1、 什么样的数是分数?举例说明。
2、 读出下列分数,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1/23/41/72/44/5
3、 写出下列分数:四分之一、七分之三、四分之三、五分之二、三分之二、九分之八。
一、 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师引导,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应该怎么做?
集体订正,读一读分数,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以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先尝试完成第一幅图,结合3/4,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其余的几个分数。
三教材58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读题,问问学生是怎样理解的。强调“按分数涂色”,分子是几就涂几份。(结合图形说分数意义)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四、教材第58
第6篇:找规律练习课/整理书/电影院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1、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12+3630×23+8670×90-150
800-22×21(37+13)×2612×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400()×()=1200
()×()=400()×()=1200
()×()=400()×()=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10=220(元) 萝卜:18×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10+18×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
第7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电影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电影院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关于知识目标: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关于能力目标: 一是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二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列式后,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在练习中,要
第8篇:北师大基础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基础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29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