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教学设计
第1篇:《守信》教学设计
《守信》教学设计
《守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志同道合、投缘、郑重、拜见、美酒佳肴、风尘仆仆。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感悟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讲信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古人守信的故事。
媒体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谁能说说“守信”什么意思?(讲究诚信;诚实守信用)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4、交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范式 张劭
5、媒体出示课文第1、2节,学生齐读。
理解词语:
(1)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2)投缘:情意相合。
6、用简要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4到6小节,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范式是个守信的.人?
2、学习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重点指导:
★范式郑重地对张劭说:“我们约好,两年以后的今天,我到你家去,拜见你的父母双亲以后,我们一起再回京城继续求学。”
(1)指名读正确。
(2)理解:郑重(严肃认真)
指导朗读。
(3)重点理解:拜见
练习:句中划线的词语可以换成“参见、探望、看望”等词吗?为什么?
拜见——拜会;通常指看望老师、长辈等。
参见——文中指以一定的礼节进见,多指见师长等。
探望——多指远道看望。
看望——到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等。
(4)有感情地朗读。
★张劭十分肯定地说:“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练习:比较句子,哪句好,为什么?
张劭十分肯定地说:“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张劭说:“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不会失约的。”
指导朗读。
★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行人正在急急赶路。
练习说话: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行人正在急急赶路,他想:()。
4、张劭和范式见了面后,他们会说些什么?想像一下,说一说并演一演。
(结合理解“美酒佳肴”)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范式这孩子,真是个讲究诚信的好少年啊!(理解“感慨”:赞叹,有所感触而慨叹)
四、小结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总结:不光范式守信,张劭也是个守信的人。范式和张邵重承诺、讲信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3、欣赏守信名言。
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读一读。
媒体出示:
轻诺必寡信。——老子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五、拓展作业
拓展:(二选一)
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守信”。
2、小练笔:写一写身边同学守信的小故事。
作业:
1、抄写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进行造句。
志同道合、投缘、郑重、拜见、美酒佳肴、风尘仆仆、重逢、欢畅、感慨、诚信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张劭等候好朋友。
张劭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张劭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我们迎接爷爷。
我们_________________迎接爷爷。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迎接爷爷。
附板书设计:
范式
8 守信
张劭
第2篇:守信 教学设计
守信 教学设计
守信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 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 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 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 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 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 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 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 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 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 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第3篇:《守信》教学设计
《 守信》学设计
广西凌云县实验小学
吴彩花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体会“守信”的含义,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设计理念】
《守信》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诚实守信”。《守信》一文讲述的是宋庆龄答应了教小珍折纸花篮,而第二天全家准备到伯伯家去,虽然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宋庆龄还是留在了家里等待小珍,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本设计紧扣第二学段目标要求,力求体现文本特点。
1.品词析句,坚守语文教学本色。
针对文本特点,突出语言文字的教学。整体把握各板块间的联系,通过朗读赏析、比较品味、入境体味、文本补白等方法引导学生品词酌句,习得语言,酿出原汁原味的本色语文课堂。
2.紧扣
第4篇: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2.1 诚实守信
教学目标:
1、懂得诚实的含义、意义,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培养和提高做诚信的人、过诚实生活的能力。
2、认识诚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意识,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诚实的意义和要求。
难点:拒谎言、重承诺,诚实做人。
【课堂导入】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这就是商鞅言而有信的故事。
故事续写:如果壮汉将柱子扛到北门后,商鞅不给黄金会发生什么事?(学生情景表演)【课堂教学】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探究点1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的含义(说反话游戏)诚实守信的意义
只有
第5篇:守信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志同道合、投缘、郑重、拜见、风尘仆仆、感慨”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诚实、讲信用。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古人说:“与朋友结交,言而有信。”就是说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人没有信用,纵有天大的才能和学问,却得不到人们的信任,终将无用武之地。2.板书:守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检查,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回答问题。
三、研读课文,感悟守信
1、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范式和张劭是个守信的人?
2、交流,研读有关句子。
(1)出示句子:范式郑重地对张劭说„„
读句子,体会语气;句中的“拜见”可以换成“参见、探望、看望”吗?为什么?
(2)出示句子:张劭十分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