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水墨画的教学点滴谈艺术论文
第1篇:幼儿水墨画的教学点滴谈艺术论文
幼儿水墨画的教学点滴谈艺术论文
摘 要:我们注重用新课程、新理念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幼儿对水墨的情趣,培养一定的能力,同时做到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参与的快乐、创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孩子绘画欲望
只有让孩子对活动感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参与。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常用观察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来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如在画《小金鱼》这一活动课时,首先设置了观赏小金鱼,让孩子说说小金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再带领孩子们学学小金鱼游水嬉戏动态,然后讨论怎样用画水墨画的方法画小金鱼。这时的孩子个个兴奋不已,情绪高昂地大声讨论如何画金鱼。有的说:我要画红红的金鱼;有的说:它的尾巴应该用大毛笔侧锋画;有的说眼睛应该用中锋;有的说小金鱼喜欢吐泡泡,我们可以给它画上大泡泡,还要画上水草……热烈的讨论使孩子们完全沉浸入绘画之中,这时根据孩子们说的各种不同动态的金鱼,我选择了身体游动幅度大、不易表现的金鱼动态,示范给孩子们看,通过观看范画,孩子们不仅掌握画金鱼的动态,同时也解决了画金鱼的难度,孩子们画出的金鱼动态各异,孩子们的思维力得到扩展,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从“基础”入手,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能
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色,水墨画的技能比较苛刻,如它的握笔、坐姿、用笔、调色、掭笔等基本方法要求很高,对5-6岁的幼儿学习水墨画不能一味的灌输,作为传授者更需要认真对待,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终身,于是我们要由浅入深的逐步开展活动。
首先,设置学习环境,在教室的周围和走廊里布置了许多水墨画的作品,使教室充满勃勃生机,无声地感染孩子学习的兴趣。然后在游戏区域设置水墨画区,可让孩子随意地去画一画,练一练。初学水墨画时,我让孩子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增强幼儿对毛笔的控制力。在体验浓淡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常采用探索法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如中班一节课 《认识浓淡墨》,课上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盒水、一盒淡墨、一盒浓墨,开始时老师请幼儿分别用水、淡、浓墨任意画画,等到纸稍微干些后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就发现浓淡区分。接着老师又让孩子将三种色(水-淡墨-浓墨)交融在一起后在宣纸上作画,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孩子们通过尝试发现墨的浓淡层次明显,效果盛佳。孩子们通过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尝试不知不觉地掌握水、墨调色的方法。在用笔上方法上,我们采用比较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中锋、侧锋、顺锋、逆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体验线条的变化,如画一些点、线、面、枝条等,领会用笔的变化之美。在掭笔上我们采用师生共同用色,让孩子发现老师的画颜色不会流下来,而自己的画颜色流的到处都是,是什么原因所在,通过让孩子反思,再有老师示范,孩子就更容易掌握掭笔技能。
三、从“设计”入手,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1.讲解演示法: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应避免照葫芦画瓢式的全步骤演示方法,把重难点放在用笔及用色上,讲解时尽量用形象述语表达其意。如月牙形、半圆形、手掌形等,便于孩子更能接受。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2.故事、儿歌助记法:
由于孩子的年龄偏小,无意记忆占主动,有意记忆还处在发展时期,所以对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于是我们采用孩子喜欢的有情趣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他们记忆,如在教“坐姿”及“握笔”姿势时我们采用儿歌:坐姿:小腿并并拢,小腰挺挺直,右手握笔要垂直,左手放在胸口摆摆平。握笔:故事:如从前有五个兄弟很齐心,老大老二抱住一根很大的柱子,可是抱不稳,于是老三、老四、老五赶紧来帮忙,在它们齐心协力下紧紧地抱稳了这个柱子,五个兄弟开心地画起了画。儿歌:大拇指食指捏住,中指勾住,无名指小指抵住,笔尖垂直向下。我在教握笔时先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再用儿歌辅助法,帮助孩子掌握技能。再如画小蜜蜂:小小蜜蜂椭圆头,白云笔儿侧锋勾。再用毛笔换颜色,两笔画身向里收。扁扁毛笔淡墨溶,中锋画翅四笔够。小笔蘸上浓墨色,添上眼睛小腿勾。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掌握技能。
3.师幼合作法:有的孩子在作画中常常不小心会将整个画面错,遇到这一问题孩子往往就不敢画,这时老师在他们画错的地方加上几笔,借题发挥一下,使之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反而更加激励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提高孩子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榜样鞭策法:《纲要》指出:“珍视每一次相互作用的机会”。其中提出:“幼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作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提取和利用……”。也就是说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经验与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或帮助能力弱点的孩子。这样既提高了能力强的孩子的技能,对其他幼儿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其次还组织他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来提高自己绘画能力,也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能力。
四、从“选材”入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是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人说:“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我们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物体。
第2篇: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
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
长期从事青少年校外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实践感觉到,在国画教学中如果在教会学生绘画技法技能的同时,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会对学生的性情、精神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寄情山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大气磅礴、气象宏大,刚健清新的审美特征。国画作品中经常以皖南、黄山、太行山、长城、三峡等地风景作为内容,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景,让学生领悟画家在国画作品中表现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艺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善于观察,懂得“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的道理。
二、托物言志,引导学生继承优良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韵体现了中国儒道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因此中国画创作常常在作品中融入自我精神,并用技法笔墨语言进行表现。画家经常运用一些景物托物言志,表达高尚、积极向上的风格品格。例如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通过兰花特有的叶、花、香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优美形象,表达高洁、清雅的精神等,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记得有一次我上公开课,画的是荷花。当时我让学生欣赏了各种荷花的图片之后,同学们非常激动,纷纷说出与荷花有关的色彩、结构、作用、品种等特点,非常感兴趣。我便趁热打铁,更深入的引导学生,来感悟荷花高洁傲岸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体会笔墨的韵味,而且让学生领略到艺术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三、国画与其它传统文化内容的相互融合,如将古诗、书法、音乐与国画相互融合
唐人曾经说过:“书画异名而同体”。中国传统历来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古诗的优美不仅在于它的文字,还在于它的意境,与同样讲究意境的中国画诗画相通,让孩子用绘画来表现古诗的画面,将两者结合,互相促进,对提升国画学习效果有十分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花卉和昆虫后,让学生用画面表现《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等,并指导孩子在画上用书法提上诗句,从另一个角度又促进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国画、古诗、书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课堂讲解后,学生在绘画联系创作时配以节奏舒缓的民族传统音乐,更能让孩子们进入国画的意境。
四、大胆创作,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国画不仅讲究通过笔墨浓淡干湿对比变化来表现绘画对象,在构图上,更讲求经营,经常打破空间或时间的局限,以灵活的方式,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这种特征和变化,特别符合青少年好奇、大胆的心理特点,所以国画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比如我要引导学生画出不同感觉的荷花,我先让学生欣赏朱耷的荷花作品,同时把朱耷的身世,与之带来的画家在荷花表达方面的.特别感受讲给同学们听,我是这样描述的:朱耷也叫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后裔,他的人生经历独特,但艺术修养很高,一生充满亡国之痛, 对明朝的反抗情绪非他人可比。他画的荷花, 线条盘错, 翻转自如,简洁精到 。 画面的意境萧索孤寒。
五、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儿童水墨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以传统的单墨进行。在选择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时,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照镜子”、“窗前”、 “卧室的一角”、“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兴致,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之外,课上我还经常讲一些名家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比如齐白石由一个放牛娃、乡下木匠,经过自己的勤奋拼搏,终成一代艺术宗师。还有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王羲之“临池学书”和王献之七缸水的故事也让学生学到很多道理。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我深深感受到,要善于从各方面发掘孩子们的潜能,让学生在游戏笔墨间怡情养性,才能培养出创新型艺术人才。
第3篇:幼儿水墨画教学设计
幼儿水墨画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沉淀的民族艺术精彩绝伦,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其所体现出的自然、古朴、悠远、博大、鲜活、热烈的民族精神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水墨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处于“书法之乡”,因此,笔者引导幼儿利用水墨画的绘画语言表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取得了一定成效。
游戏教学,培养绘画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学好水墨画,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兴趣,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所以,教师在笔墨教学时,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游戏中,掌握枯燥的笔墨知识。
例如:在线条教学时,可以把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用毛笔画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来进行钓鱼比赛,或进行用毛笔画线条走迷宫,幼儿兴趣非常高,以后用线条画画会逐渐得心应手。再如:可以让幼儿一起做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
第4篇:谈京剧艺术论文
浅谈京剧艺术
摘 要:在文化快速流通和变更的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近几十年来,戏曲艺术逐渐从市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趋向边缘化。京剧也同样如此,但是当今京剧艺术的发展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通过从京剧艺术表现手法、京剧伴奏乐器、京剧行当、京剧中的优秀人才等多方面多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国粹京剧,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特提出我国京剧改革发展的思路,希望国粹京剧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京剧;表现手法;重要作用;发展道路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
第5篇:谈小学水墨画教学实践
谈小学水墨画教学实践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民族艺术瑰宝,对人的品格、良好心性的形成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小学水墨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水墨画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形成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根基。本文主要就如何推进小学水墨画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水墨画教学;实践
水墨画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瑰宝,不仅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还能够产生极大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引导和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良好心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形成巨大的影响。小学水墨画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水墨画,进而培养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最终不仅能够传承我国的民族艺术,还能够形成完善的思维、高尚的情操、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品格心性。
一、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水墨画的敲门砖,还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学习水墨画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样化的教
第6篇:古诗教学点滴谈
古诗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点滴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推卸的使命。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存在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的情况。“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如何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古诗文,深刻领会古诗文的精髓呢?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而要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以及观摩一些古诗文优质课,我认为古诗文课堂可以从激趣入手,诵读诗文,明确诗意,引领入境这几方面进行教学。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兴趣是主动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文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对学生学习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