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国的侠文化
第1篇:周易与中国的侠文化
周易与中国的侠文化
《周易》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思想深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的深邃之处,在于它由一阴一阳排列组合,包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包含宇宙的真理。同时它对中国的侠文化影响至深,本文将探讨周易对中国侠文化的影响。
一、侠文化的思想核心――厚生爱民,仁德,天人合一
侠文化中的厚生爱民意识,与《周易》如出一辙。金庸大师借郭靖之口道出了侠的思想道德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易・系辞下》说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这种厚生爱民的意识,使这些侠士们的形象光辉灿烂。周易六十四卦第二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非常强调德的重要性。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而侠文化,没有这样的精神内核是无法发扬光大的。
天人合一是《周易》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中国侠文化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和物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另外侠文化中所强调的“道”,也是集道德、道义、中庸之道、天地之道的统一体。这些在周易中都有论述。
二、孔子与《周易》
《周易》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孔子即是三圣之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对周易做了极其深入的研究,并作了《易传》。他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入了《周易》,丰富了它的意义。孔子提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这九个卦加以解说。履,是道德的基础;谦,是讲谦虚;复,是讲及时回复到正道上来。恒,就是讲坚持操守,不能二三其德;损,是说减损个人身上的缺点私欲;益,是道德上的增进;困,是道德好坏的分辨;井,是道德的立足之地,利人而不搬迁;巽,是道德的制宜,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道德就成了教条主义。这些就是孔子认为《周易》所表达的人生的道德标准。这对中国的侠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遵守这些标准的`侠士我们称之为儒侠。《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他在《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矗立起真正的大侠形象,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宝贵的儒家精神,这种忧虑的精神,也即《周易》所强调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三、侠文化与《周易》
为了更好地探讨侠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文侠文化和武侠文化。文侠文化同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儒教,使得侠士们天下为公,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同样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文侠们的人生哲学,是儒。儒,在中国,是哲学,同样也是宗教。文侠们当有苦闷,便写诗作画,抒发惆怅。文人墨客们喜诗书,好丹青,晓金石,通音律,他们是中国璀璨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同时,为了体现自身的人生哲学,他们撷取了诸多元素,赋予其哲学内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愈加生动。
说到武侠文化,不得不提到这些侠士们的武功。首先武功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太极。《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他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而太极更发展为张三丰独创的一个武功门派。那么,《周易》中是怎样论述太极的呢?太极,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无穷。太极原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理气等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可以不断一分为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上达于天命而复归于宇宙的太极。
侠文化中的布阵之法与武功套路,无不与周易息息相关。 “易”这个字本身表现的就是变化,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太史公自序》中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系辞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布阵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各种因素都配以五行、干支,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生、克、冲、合关系。之后又变化莫测,可以说将变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诚如古诗所讲:“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至于武功路数,我们所熟悉的“降龙十八掌”就来自于周易的乾卦,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等。《周易》中的很多爻辞,成为了武功招式的名称。
《周易》的阴阳,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当阴阳与中医结合,便成了一种方法论。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五行,即金、水、木、火、土,它们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相配合。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就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成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说医易同源。因此,我们看到那些侠士们会诊脉、会调理内吸,为自己运功疗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所熟悉的气功,一是要吸收大自然中的天地之气补充自己,二是要强调保持体内的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被历代奉为“万世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就是根据《周易》写出的练功书。
四、结语
《周易》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单单只是启发了侠文化,它的历史功用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去探索。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种种坎坷与考验,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周易》蕴含的哲学思想,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形成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同时,我们也应保有一种侠的精神,成为常变常新的人。
第2篇:周易与中国管理文化
周易参考书目:
《周易译注》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评注》唐明邦
《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唐明邦
《周易参同契研究》箫汉明
《阴阳大化与人生》箫汉明
《周易概论》刘大钧
《纳甲筮法》刘大钧
《易学哲学史》1-4册朱伯昆
《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余敦康
易经知识整理:
五经《易》为之原----班固
三易: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坤卦为首;周易:乾坤为首
不易:天地永恒,大道不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变易:变者,阴阳消长,自强不息,乾道生也
简易:简者,阴阳错隔,厚德载物,坤道化也
两派:
象数易学:用数学、数字、卦、挂图来学习和运用易学。
义理易学:义理作为易学两大要素之一,是易学的经义名理、哲学思想,是易学的文字系统。与象数一样,义理也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含义因时、因人而异。但其基本特征可限定为阐释(易)的文义和道理。也就是说,义理是表示事物属性、功能、品德的抽象意义和表达事物本质规律的道理。
阴爻与阳爻
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尚秉和
经卦、重卦(8个经卦排列组成64卦)
文王八卦:后天八卦;伏羲八卦:先天八卦
河图、洛书、九宫图、太极图
占卦三大要素:易学精深,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读卦的方法
上下内外:下卦位主体,上卦位客体
天地人位:天位,事情告一段落,转折关头
九六七八:
乘承比应:比,相近比也;应:三与七应,二与五应,初与四应
错综复杂:
时位当中: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正
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不正
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得中
五行论,五行生胜图
天干地支
第3篇:中国侠文化
中国侠文化第一周教案:侠、侠文化、侠文学
一、侠
(一)韩非子对“侠”的三处描述
《八说》:“弃官宠交谓之有侠„„有侠者,官职旷也„„匹夫之私誉,人主之大败也。” 《八说》:“人臣肆意陈欲曰侠„„下以受誉,上以得非。”
《五蠹》:“侠以武犯禁„„群侠以私剑养„„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而犯五官之禁。” 由此推导出来的侠的特征是: 基本立场——私义 基本性质——私剑
五点具体行为——行义、武勇、任誉、聚徒、犯禁
(二)《说文解字》里的侠 侠,俜也。
段注:“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甹也。’按: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经传多假‘侠’为‘夹’,凡‘夹’皆用‘侠’。”
俜,使也。
段注:“《丂部》: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然则俜甹音义皆同。” ——侠:强横者——仗义行侠 ——俜:轻财者——仗义疏财
(三)社会学意义上的汉代四类游侠人群
侠士——体制之外的武士,以及身在体制而悖逆体制的士,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