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优秀教案设计
第1篇:五彩池优秀教案设计
五彩池优秀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水有颜色吗?媒体显示:五彩池的画面师述:在我国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而且还非常奇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板书:五彩池)
(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师: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四)、协作学习,深入探究。学习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
(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五)、欣赏品味,体悟情感。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六)、动手实践,拓展延伸。师述:同学们,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在,请同学打开写一写,点击回复进行发挥。交流广告词。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在《五彩池》中不断朗读可以理清课文思路,更能体会作者感情。
对《五彩地》这样描写细致、语句优美、句法整齐的佳作,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一步是细读课文,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认真朗读,口诵心惟,读思结合,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神奇的五彩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初步感知“人间五彩池”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
第二步是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指导学生朗读就要引导学生“入境”,入境才能动情。读前让学生思考酝酿:当你面对向往已久的神奇美景时,是怎样的心情。学生一旦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意境中,对五彩池的景色、对文中抒发的情感便会有一种亲切感,就会主动地去品味:小时候对瑶池的神往。初见五彩池的惊喜、细看池水时的惊奇、了解成因后的恍然大悟、观后的由衷赞美。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
第2篇:《五彩池》优秀教案设计
《五彩池》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和其发生的原因,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课题:11、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考虑: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板书:池
水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板书: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摘录描写五彩池颜色的词语)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板书:2、五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池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3、“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和其发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3、师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不只池美,而且水也美,怪不得游客们一到那儿,就被那奇异的景象——(生)迷住了。同时,不由从心底里深深地赞叹——(生)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
齐读最后一节。
五、安排作业
1、誊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 11、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第3篇:五彩池教案设计(优秀20篇)
教案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工具,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是一份范例教案,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彩池教案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作业本、排座位。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同学们,昨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五彩池,先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水池池水池底)。
2、那五彩池到底在哪儿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原句念给大家听。(给你提个要求:)。
3、听清楚了吗?五彩池在哪儿?同样还是这句话,你们听老师读,看你还能听出什么?
(同样一句话,你却能听出不同的意思,真了不起!)。
(二)研读课文。
(1)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归来不看水”,可能最美的真要数五彩池的池水了,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写池水的这一部分,然后交流一下感受,好吗?出示:
读完这段,我的感受就是五彩
第4篇:《五彩池》教案设计范本
《五彩池》教案设计范本
《五彩池》教案设计范本
《五彩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齐读课题。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1、(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完了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板贴:美丽、神奇)
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引言: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句子,反复地,有滋有味的读读,拿起笔划划,看看五彩池美在哪里,神奇在哪里。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画出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把你选择的最喜欢的一句话,好好读读,把你所
第5篇:《五彩池》优质教案设计
《五彩池》优质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简析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为什么呈现出各种色彩;第五自然段即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再一次
第6篇:五彩池教案设计(精选16篇)
教案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书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是一些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五彩池教案设计篇一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6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昆仑山、腾云驾雾、藏龙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辉、一亩、一丈、凝成、镰刀、画、普通、石笋、丘陵、折射”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描写水池形状、色彩的句子。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能想象五彩池的句子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4.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观及池水显出不同色彩的原因。
1、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挂图(网络图片下载)或录像资料片断。
2、准备一幅中国地图,以备了解松潘、昆仑山的位置(或做在课件中)。
3、准备包括一二类生字在内的与教学需要相配合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一、导入 新课前熟读生字词比赛。
1、教师激趣。
今天在学《五彩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