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2025-01-08 07:12:2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西村小学 四年级 王剑霞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给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轻松愉悦地学习:

1、激趣导入,有兴趣的谈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了 “动物比赛竞走”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上课时学生的情绪也非常高涨,给本节课打下了好的基础.2、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贯穿本课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愤,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适当评价。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陡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的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不仅对发言学生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励和鞭策:我也要努力,争取把我的方法、想法展示出来。

4、教育技术。这类看似只有一个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的课,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激发兴趣注意力集中。

不过,在课后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学中一些环节处理的过于着急,比如速度定义的出示,可以在学生试着说一说速度的定义之后,多举一些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让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

总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第2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陈仓区西秦小学

李公平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2页的内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数乘二位数笔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内容是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而我觉得后一块内容只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太单薄!既然在这里正式学习行程问题的相关内容,就应该把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者之间关系理清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理解单位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体育老师要选拔参加100米比赛的运动员,你有什么好办法选出跑得快的运动员?(让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一次,就可以知道。)出示运动员的成绩:赵龙25秒跑100米,余园1分钟跑300米,程彤15秒跑60米。这是前三名的成绩,你认为谁跑得最快? 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在时间和路程都不 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情境揭示速度的含义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师展示交通工具与一些动物的速度,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后,让学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点,概括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通过例题和补充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拓展与巩固:判断、生活应用、开放题三类题型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与升华。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在很多方面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1、情境的创设:前三名的成绩,你认为谁跑得最快?我只预设到了让学生从速度上进行比较,但学生的思维很开阔,他们还想到跑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应该说这也是很好的方法。但如何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让学生比较在相同时间内比路程,也就是比速度,在课堂上突发的这个问题是考验教师教育智慧的时刻。遗憾的是我的内在修为不够,没能在这里留下精彩的一笔,而是草草的将学生生拉硬拽拉到速度上了。

2、本课的重点是什么?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一般的老师都认为应该把重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放在重点。事实上,教材的速度含义的理 解应该作为本课重点,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而我对速度的处理得比较肤浅。

课后这2个问题围绕着我,始终得不到解决。直到前几天和外地的同行聊着这个话题,他的设计如下:

1、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现两个同学上学去的时间,比较谁走得快?让学生讨论争辩后得出:必须得知道路程才能比,从而出现各自家离学校的路程,再让学生比较。那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观点与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引出学习速度的必要性。

2、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告诉学生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速度,速度的写法和读法也是先问一问学生有没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我就直接告诉学生。

3、边感知边巩固速度的写法与读法。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并且在感知中结合身边教室与操场的长度进行实际地感悟,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

4、通过“速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一问引出“路程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再推导出另外两个关系。从而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这三者关系解决蜗牛的两个问题。最后在综合应用这一环节中,设计北京到上海火车行驶的问题,从估计1968年火车的行驶时间,到计算2012年火车的速度。既使学生理解路程不变,速度越快,时间就越短,感知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又使学生感受了祖国的发展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相比之下,别人比我理解教材更深刻,思路更开阔。看来钻研教材、读懂教

第3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反思一: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一是理解速度的含义,并能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二是使学生从实际的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在速度这个概念教学上,由于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此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和走过的路程。教学时,先出示几个不同单位时间行的路程,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对速度的理解。通过学生互相补充,然后总结出速度不但可以代表1小时走多远,还可以代表1分钟、1秒钟、1天、1个月、一年等走到路程。然后自己看书知道速度的另一种简单写法。

下面的教学非常顺利。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做,找找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是那个数量。求什么,怎么求。你发现了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得出了:速度×时间=路程。再让学生改编例题,转化成就速度和时间的应用题,并解答。绝大多数学生会做改编后的题目,并能得出: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整堂课的教学感觉不错。

反思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上课的过程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速度时间与路程》教学反思

《速度时间与路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4页的内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数乘二位数笔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内容是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而我觉得后一块内容只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理解单位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通过学生介绍,本单元前面的主题图中相关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及教师的补充介绍刘翔跑步速度大约是每秒8.5米、猎豹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300米,蜗牛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8米。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也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1、设计巧妙联系生活,充满情趣

本节课选取现实生活中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也充满了情趣。另外,“行程问题”源于现实生活,又要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中除安排解决“他会超速吗”问题外,还安排学生感受各种速度,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数学中的生活,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2、留有足够的空间,体验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范文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范文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也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1、设计巧妙联系生活,充满情趣

本节课选取现实生活中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也充满了情趣。另外,“行程问题”源于现实生活,又要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中除安排解决“他会超速吗”问题外,还安排学生感受各种速度,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数学中的生活,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2、留有足够的空间,体验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总结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总结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注重创设情境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成绩排行榜,使学生知道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2、合作学习。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大卡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公共汽车3小时行了210千米。比一比谁跑得快?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对于这个问题,我放手让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独立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接着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而这1时行驶的路程,正

未完,继续阅读 >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